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無心
2010/01/13 16:01:44瀏覽572|回應1|推薦13

無心

       語言(聲音)與文字(線條)是為了傳達某些意思,讀文章時最怕讀到某些專有名詞,因為寫的人到底是表達哪種意思常沒一併說清楚,因此先對名詞加以界定是必要的。

        在佛學名詞中,末學最怕看到有人用「放下」、「空心」、「無心」。因為這個名詞有時令人誤會大啦,就容易走向「偏無」。

       《了凡四訓》了凡居士初號學海,在慈雲寺,遇一孔姓老者,修髯偉貌,飄飄若仙,為他起數,縣考童生,當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學考第九名。明年赴考,三處名數皆合。復為卜終身休咎,言:某年考第幾名,某年當補廩,某年當貢,貢後某年,當選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歸。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丑時,當終於正寢,惜無子。了凡居士備錄而謹記之。而歷經十日驗證果然正確無誤,了凡居士益信進退有命,遲速有時,澹然無求矣。

        後訪雲谷會禪師於棲霞山中,對坐一室,凡三晝夜不瞑目。雲谷問曰:凡人所以不得作聖者,只為妄念相纏耳。汝坐三日,不見起一妄念,何也?

        了凡居士曰:吾為孔先生算定,榮辱生死,皆有定數,即要妄想,亦無可妄想。

        雲谷笑曰:我待汝是豪傑,原來只是凡夫。

        讀到這裡,各位發現了嗎!了凡居士前段的不起妄念,不是真的「無心」!

        到了雲谷禪師為他方便解說立命之學,要他以功過格行三千善。了凡居士是日改學海為了凡,蓋悟立命之說,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從此而後,終日兢兢,便覺與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戰兢惕厲景象,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遇人憎我毀我,自能恬然容受。

        了凡居士這裡說得好:「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戰兢惕厲景象」 從前是百物不思的「無記空」,那不是「無心」。現在的「戰兢惕厲」常檢討自己「行義未純,檢身多誤;或見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或身勉為善,而口有過言;或醒時操持,而醉後放逸;以過折功,日常虛度。自己巳歲發願,直至己卯歲,歷十餘年,而三千善行始完。」

        這個戰兢惕厲常自見己過而能「無所住而生心」方是真「無心」,真無心時,心可是不停的運作。

       《六祖壇經》六祖惠能如是說「無心」,「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六祖也用「無住」、「無相」、「無念」來描述「無心」。因此當如是了解「無心」時,就能體會永嘉的那句偈「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請延伸閱讀:放下知識便是智慧的開始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rvant&aid=3683659

 回應文章

甜蜜花仙子(願世界平安)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如流水般
2010/01/17 14:31

心沒有一念可抓

內心接受一切   如水暢通

你道上很有體悟 用心分享

水天(servant) 於 2010-01-20 15:28 回覆:
感恩共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