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抄錄民意論壇名家縱論/「蔡總統的國慶願望」
2021/10/30 13:28:39瀏覽308|回應0|推薦5
民意論壇
名家縱論/蔡總統的國慶願望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5838894

2021-10-24 聯合報 / 蘇永欽

蔡總統的國慶致詞,受到最大注意的還是四個堅持,很多人認為這就是兩國論,我倒覺得還好,從北京和華府的反應看來,似乎也認為只是老調。有些人敏感的讀到五度使用七十二年的數字,說有讓中華民國「折壽」之嫌,但演講一開始明明就說今天要慶祝我們國家一一○歲的生日,顯然冤枉了誠心祝壽的蔡總統。

不過迴避辛亥革命、對日抗戰,固然是民進黨籍總統的慣例,七十二年的提法確實比較突兀,因為透露了一位中華民國總統的新史觀,也就是她怎麼為「這個國家」斷代,作為元首儀式性談話的敘事架構(德國人稱之為「國家自我表述」),當然還是具有憲政意義的。七十二年怎麼算,說得最清楚的是第三節第一句:「從一九四九年中華民國立足台灣以來,已經經歷七十二年」,所謂立足,當然不會指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政日,而應該是當年十二月中央政府播遷台北的時點。

令人好奇的是,如果是從台灣本體論出發的斷代,為什麼不以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撤離,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為起算點?如果把重點放在憲法的變遷,則又應以一九九一年終止動員戡亂,以增修條文建立中華民國主權(固有疆域)與統治權(自由地區)分離的新國家結構為起算點,法律上的所謂「互不隸屬」也只從這個時點起算才說得通。所以我看七十二年,問題不在折壽,反而想起了石之瑜教授一個月前提出的、造族或者造史者先得「把祖先生下來」的犀利評論,顯然這個「叫中華民國的台灣國」還沒順利分娩。

道理很簡單,不論把「這個國家」的出現再往前推到日治時期的結束,或者從中華民國事實上完全立足於台灣起算,只要造成「互不隸屬」法律狀態的原因仍然只能是一九九一年「動員戡亂時期」的宣告終止,這個中華民國就因為還沒有完全去中國化而不成其為台灣國,像謝志偉代表這樣有政治潔癖的外交官就還得繼續吐血。只要看憲法增修條文對國家狀態的調整到統治權為止,領土主權仍然依其固有疆域,國民主權仍然依國籍法,中華民國便只處於「統治權」分裂的狀態(互不隸屬)。這是依循大法官第二六一號解釋法理做的正確決定:憲法的民主原則不容許我們再對沒能參與選舉的大陸地區人民行使任何統治權(包括戡亂),但依全體中國人意志決定的中華民國「主權」範圍,也不容許台灣一方單獨改變,此一源於卡爾司密特的制憲力理論雖未見於憲法,但大法官在後來的第四九九號解釋即據此無中生有的認定國大修憲違憲,連德國憲法學者都大為驚豔。

我一再提醒,這個新國家結構先後歷經三次國民黨單獨修憲,三次國、民兩黨合作修憲和全民(自由地區)凖公投修憲都沒有做任何改變,其民主正當性可說不容置疑。更重要的是,連大陸二○○五年制定的反分裂國家法也充分認知此一改變,才會以兩岸處於「分裂但尚未分裂出去」來定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現時國家狀態,與我們憲法增修條文引言所稱的「國家統一前」,可說恰相呼應,兩岸和戰恐怕全繫於此。

所以蔡總統的講話真正值得注意卻鮮受注意的,應該是最後一節有關修憲的部分。去年五二○就職演說沒頭沒尾的提到要在立法院成立修憲委員會,我就聞到有人準備「生祖先」的氣味,並且預測如果要綁二○二二年的全國性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最遲得在二○二一年底以前提出修憲案(須公告半年)。我也看到不論「國家統一前」、領土主權及一國兩區的變更,都得面對席次超過四分之一在野黨的杯葛,因此策略上一定要避開這些爭點,只談所謂「國家治理問題」,並為此懇請大家一起降低「過高」的四分之三門檻,只要降到三分之二足以避免一黨修憲即可,果然立刻獲得了民眾黨和時力黨的正面回應。這兩天又讀到民進黨憲改小組六項共識的新聞,降低修憲門檻果然放在最後一項,下星期就要在立法院啟動。

我記得曾為此在本專欄說過一個火中取栗的寓言,現在火烤栗子的香味又撲鼻而來,就看國民黨的新領導班子,要不要當貪食貓吧。(作者為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cotttso2003&aid=17001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