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收藏分享 -[不離世間覺!]
2022/12/21 18:41:54瀏覽124|回應0|推薦0

「六十歲或者七十歲出家是否可行?」
文章來源:
二十五步入社會,三十歲打拚,四十歲安逸,五十歲送老,六十歲出家,
這種做法可以么?(用大半輩子來忙生活;最後用小半輩子思考以前,或者說是回顧,那種安寧的心境)
ps不用具體細節談,什麼出家啊丟下老伴一個人啊的!
(鑒於有人修改了問題,對此表示感謝關注此題,但是請修改題目的同時不要曲解題意,問題的本意是:如果六十歲或者七十歲出家?這種做法的可行性,若變成"如何六十歲或者七十歲出家?則變成了方法論。謝謝)

張潮在《幽夢影》里曾說:「二十三十為才子;四十五十為名臣;六十為神仙,可謂全人矣。 」我的人生規劃在此基礎上略作一點修改,將後半句改為「六十為高僧,可謂全人矣」。

和題主一樣,我也打算退休之後出家為僧。然則竊思六十歲出家,二十歲就該抓緊修行了。修行不同於出家,是永遠不嫌早的;現在吾人就當切實地去勇猛修行,不暇小怠;等到快六十的時候,修行到家了,出家也就成水到渠成之事了。

私以為:沒喝過世事滾燙的肉湯,沒愁過柴米油鹽醬醋茶,沒嘗過名利色權誘惑,沒直面過紛擾複雜的人性博弈,僅是一味去尋思打坐禪修,燒香拜佛,終歸是緣木求魚。在這一點上,我十分贊同陽明先生「知行合一」和「事上磨練」的主張;我計劃給自己四十年「事上磨練」的時間,等把自己磨成一把好刀,也就可以封刃入鞘,歸隱山林了。


據《明儒學案》記載,陽明先生曾多次批評佛教,說「佛氏著在無善無惡上,便一切都不管,不可以治天下」;又說「釋氏要盡絕事物……與世間若無些子交涉,所以不可治天下」,其實陽明先生對佛教還是不夠了解,方得出以上錯論;其實,若是陽明先生深入佛法,便會知道自己所一直批評的都只是些聲聞乘和緣覺乘的做法,而非究竟解脫的菩薩乘。

在我看來,任何立志入菩薩乘的修行人都將是且必須是積極入世的。試問,不入世如何知眾生煩惱?不入世如何知眾生需要?不入世又如何應眾生天性,普渡眾生?

陽明先生曾有這樣一個有趣的觀點:「佛怕父子累,卻逃了父子;怕君臣累,卻逃了君臣;怕夫婦累,卻逃了夫婦。都是為了個君臣、父子、夫婦著了相,便須逃避。如吾儒有個父子,還他以仁;有個君臣,還他以義;有個夫婦,還他以別。何曾著父子、君臣、夫婦的相?」

陽明先生這段話里的「吾儒」兩字完完全全可以換成「菩薩乘」:如菩薩乘有個父子,還他以仁;有個君臣,還他以義;有個夫婦,還他以別。放到我們現在每一個人身上,也是這樣的功用。舉個例子,你若打飛機,就當還打飛機以爽。在道家裡這叫「任運自然」,在心學裡這叫「誠意」,又叫「如好好色,如惡惡臭」。

最怕的是那些每次打飛機都打得滿心不爽的少年,打的時候百般負罪,打完之後百般懺悔,以致這種對色慾懼怕的執念過了很長時間還纏在腦海揮之不去。唉,這樣的人啊,既辜負了佛祖,又辜負了自己!

然則必須承認的是,「打飛機也打到不著相」的禪學功夫是很難練就的,想從寺廟裡練就更是尤為困難。年級輕輕就一直躲在寺廟裡,沒摸過最風騷的胸,沒碰過最豐滿的臀,沒試過最緊緻的深淺,還想練到對女色不著相?門你都摸不到啊,少年!

在古代,少年僧人大多曾被祖師轟出山門,開始他們的「行腳」生涯。這些少年托一個缽,穿一雙草鞋,漂泊於滾滾紅塵,由此磨礪自己的智慧,一步步證悟菩提。等到瓜熟蒂落開悟之日,這些僧人們才明白祖師們要他們做「行腳」入世的苦心。記得朱熹對佛門的這種教法很是讚許,曾說:「要學僧家行腳,交結四方賢士,觀察山川形勢,考測古今治亂之跡,經風霜雨露之苦,於學問必能得益。」

前半生入世修行,後半生出家弘法。我對人生的期許大致如是。
關於60歲出家,佛教禪宗有一個傳說可以幫題主參考一下。

禪宗第五祖弘忍有一段膾炙人口的轉世因緣,弘忍前生是破頭山下的栽松老者,仰慕四祖道信,請求披剃出家,道信嫌他年紀老大,不能廣化十方,只好安慰他說:


「如果你去投胎再來,我或許可以住世等你幾年。」老人拜別四祖,走到溪邊,看到一位浣紗的姑娘,就請求說: 「姑娘!我能不能借你家一住?」

「我上有父兄,不能作主,你可以去請求他們。」

「必需你承諾答應,我才敢前去。」這位姑娘一看暮色蒼茫,一位老人求宿,於是點頭答應。

說也奇怪,這位沒有出嫁的姑娘回了家,竟然懷孕起來,父母認為敗壞門楣,就把她趕出了家門,作佣里中。後來生下一個白白胖胖的男嬰,這位不幸的母親想把這個不祥的孩子丟棄河中,小孩子竟然逆流而上,只好求乞家人撫養他成人。由於不知父親來歷,因此里中的人都叫他做「無姓兒」。無姓兒六、七歲的時候,長得聰明伶俐,活潑可愛。有一天道信禪師弘化到此地,無姓兒看到道信禪師,親熱地拉住禪師法衣不放,要求道信度他出家;禪師一看,一個稚齡的小孩,就摸摸他的頭說:

「你年紀太小了,怎麼能出家呢?」

「師父!過去你嫌我太老,現在又嫌我太小,究竟何時才肯度我出家?」無姓兒宛如大人口氣地質問禪師。

道信一聽,忽有感悟,趕忙問他: 「小孩童,你姓什麼,叫什麼?家住那裡?」

「我叫無姓兒,家住十里巷。」

「人人都有姓氏,你怎麼打妄語說自己無姓呢?你究竟姓什麼?」


「我以佛性為姓,所以無姓。」道信聽了非常歡喜,小小年紀,口氣如此之大,實為三寶龍象,佛門法器,後來把衣缽傳授給他,成為禪宗的第五祖,門下弟子輩出,南宗北宗都非常興盛,特別是南宗的六祖慧能徹底讓印度佛教轉換為中國佛教。

這個故事也可以說明,高齡出家如果精進佛法有所得也沒太多時間可以廣化十方,而廣化十方是大乘佛法修行中重要的部分。
「二十五步入社會,三十歲打拚,四十歲安逸,五十歲送老,六十歲出家」

世俗的熱鬧一點都不想拉下,臨老了才想起出家。


投老依僧,是要便宜佔盡的意思嗎?

摺疊吧。
之前有個朋友打趣的跟我說他打算六十歲出家,當時我的第一反應是幹嘛要等到六十歲,要出家現在就可以了,之後還回應了點東西,不過到現在忘說了甚麼。
說真的,你要去出家也好,幹嘛也好,除非你設計好了時間,打算在兩三年完成,或五,十年內完成,否則說太多也沒有,我也不知道我那朋友換了想法沒。

難道題主你以為那些出家之人都是耳順之年,從心之年才出家的?
出家這事不僅自度,度人,最重要的是你的心態,你現在有這個想法,是代表你開始想要脫俗了嗎?是僅對於社會的厭倦?還是追求心靈上的解脫?
你說"用大半輩子來忙生活;最後用小半輩子思考以前"這個平常時間已經可以思考的了,甚至不必出家啊。例如,每一天抽出半小時,一個月抽出兩三天,一年時間抽出一個月兩個月,甚至十年抽出半年來,靜修,朝聖,反思。在《賈伯斯傳》裡就有說到過Steve Job曾經在十八九歲的年紀獨自到印度去修行,在古老的村落住了個把月,題主你也可以這樣,真的不用等到六十七十歲,人生無須度過慢長的人生才回想過去,反思過去。如果你僅想度己,出家就更無必要了。


根據維基的說法,出家還分兩種
身出家:表示雖然在佛門中的形式皈依、剃度、穿僧衣、受三壇大戒、於佛教僧團寺廟之中居住,表面上看起來是出家人的模樣,這就是所謂的身出家。若是身出家,但是因為心中仍然想著在家人的生活,甚至過著在家人生活的本質,這就是所謂的「身出家而心未出家」。
心出家:表示強調佛門中出家的本質,而非只有穿僧衣、住寺院的表相。因為出家的發心,就是要求得解脫世間的煩惱結縛,所以真正的出家是不為了獲取任何的世間法來出家,而是為了出世間法來出家
題主,你想的又是哪一種?

。。。還有我那個朋友你想的又是哪一種?想法變了嗎?。。。
出家要趁早,以佛法入世。
這個早,也要看慧根,天時、地利、人和。
現在也有專門的佛學院,專業對口,跟大學畢業生一樣,輸入正規的寺廟。
這種修行跟電視上演的是很不一樣的(電視上的比較虛),實際上真正的出家人還是要擔負一定的責任的,是接地氣的。這是一件嚴肅的事情。這不是養老。

以上是我認識的一個出家人的意思,我大概轉述下。
基本不可以,年紀大了是僧團的累贅,一般僧團是不收的

當然可行,只要樓主能活到那個歲數,100歲出家也可行。前提是樓主出家的目的是僅僅是回顧過去,獲得內心的安寧而已。若是為了真修行,了悟生死,甚或更進一步普濟群生,則有待商榷....

取決於出發點吧,就是你為什麼想出家。
按題主的思路,在各個不同年齡段都規劃好了大致的人生路,那走起來跟走流程一樣,自然失去了禪的本意。
如果是想體驗,那就不必糾結於什麼時候出家了,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只要你準備好了放下一切就可以走了。放不下,一輩子都放不下。這不是借口。
如果是夢想或是崇拜之類的情愫,那就得好好準備了。不是準備錢財啊之類的,是準備你的心。我信奉萬物之間皆有影響,你心中沒有痴迷沒有嚮往,那還玩個蛋啊。
總之呢,與其問六七十是否差不多可以出家,還不如問問自己,為什麼要出家,自己準備好了么。
那不就變成養老院了么

不是說到了什麼時間想出家就出家,按佛法的觀點來講,人的一生是為了受報還願而來,重要的是自己的心,而不是時間問題吧。
挺好的 從外形年齡上來說贏在起跑線上了
內心的平和,在心不在行
永遠不晚,當年釋迦世尊涅槃之前收的最後一位弟子就是一位一百多歲的老人,老人虔誠皈依三寶三業相應,最主要要鬧明白出家的目的是為了了脫生死脫離輪迴還是只為了內心的清凈,如果是後者建議修道或者直接找個風景秀美的地方頤養天年。
我覺得你應該去學道,而不是學佛。你的理念跟我們道家相近。
出家和還俗似乎在這個年代已經不能等同於出世和入世的問題,前一段時間曝光對於各種寺廟管理轉讓之類的問題讓這一類事物變得世俗又腐朽,出與不出在於個人心境的問題,一心向善便為大德,用年齡附以條框很難不讓人理解為自視清高而又急於賣弄之舉,實則人間喜劇。
60歲 正要享受天倫之樂 有決心拋下自己的家人嗎?

出家求的是一個心靜,若有顧慮,心有牽掛,只不過是身出家,心未出家罷了。
首先你得想清楚自己能不能活到六七十歲。莫道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

管你愛聽不聽,佛教觀念就是生死無常,弄不好明天就是最後一天了。我有一同事26歲事業有成並迎娶嬌妻,如今墳頭草三尺高了,死因是車禍。

再有一般寺廟不收六十歲以上的人,當道場是白吃白喝的養老院嗎?

最後補一句,知乎百分之九十答案純屬扯淡。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mmyk168898&aid=177849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