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睡不著 災民出現創傷症候群
2009/08/17 12:22:39瀏覽689|回應1|推薦2

更新日期:2009/08/16 02:05 林秀麗、李義、李翰、林宏聰/高雄報導

「醫生,我已經一個星期沒有上大號了!」「我躺著睡不著!」災民述說的症狀,讓前往災區進行醫療救援的高醫和義大醫院的醫護團隊聽了很不捨。除了看得見的身體外傷,更多的災民已出現心理創傷後遺症,要藉助安眠藥物才能入睡。

在第一時間進入高縣那瑪夏鄉救災的義大醫院醫護首發團,昨日夜幕低垂時換班返回,醫師蔡易廷指稱,進入民族村時,村內什麼都沒有了,村民處於隨時準備逃難的緊張恐懼狀態,安撫村民受創心理,比治療身體的創傷還重要,醫師做的也很有限,災民心理創痛不知何時才能撫平。

村民處於隨時要逃的心態

義大醫院於十一日上午,就派出兩組醫護隊投入那瑪夏鄉救災,一組由醫師蔡易廷帶隊搭直升機進入民族村,另一組由醫師陳文旭帶領抵民權村。

高醫醫師張鈺堂、許瑞峰與護理師賴珮君、蔡凱竹四名醫護人員,十四日清晨五時出發,搭乘直升機前進桃源鄉梅蘭村災區進行醫療救援工作,原本預計停留三天兩夜,卻因梅蘭村位在堰塞湖下方,且當地仍持續下著大雨,因擔心潰堤,醫療團隊隨村民一起撤離避難,昨天提前返回高醫崗位。

高醫先前派遣一團醫護團隊前進勤和村災區,卻遭遇恐怖的堰塞湖潰堤危難,醫護人員和村民死命奔逃兩個多小時逃難;第二批醫療團隨身僅配帶附有水壺、手電筒的逃生腰包,年輕的內科醫師許瑞峰甚至不帶任何身分證明證件,因為他覺得「萬一發生什麼不幸,證件也不需要了」。

安撫心靈比治療身體重要

許瑞峰醫師觀察到,不少災民出現心理創傷後遺症,多數災民向醫師述說「胸悶」、「睡不著」等症狀;一名卅多歲的婦女問醫生「發生雨災後,已經一個星期都沒上大號了,怎麼辦?」

還有一名七十多歲的老伯說,他住在山上七十年來,從來沒看過這種道路中斷、走山的恐怖景象,而且溪流的轟隆聲音聽起來和以前不一樣,現在他躺著睡不著覺;村民告訴醫師「老伯可以站著睡覺」是因為不敢躺下來,準備隨時要逃命。

-----------------------------------

看了真的很不捨,心靈上的創傷不容易痊癒,很希望有民間團體或政府,

能成立創傷後的輔導,讓災民們在心靈上得到有效的幫助。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uby1017&aid=3232588

 回應文章

隨心所欲
關於心靈創傷的補充
2011/04/06 15:47

 

你好,關於心靈創傷,有一些不錯的補充,提供給你參考,資料來源出於鄭醫師的部落格

最近兩週,打開電視,每天電視新聞幾乎都有大篇幅報導日本震災、海嘯及核電廠的輻射外洩,對一般人來說,多少心情會有點起伏,但對過去曾有重大災難經歷或者被診斷有焦慮症或者憂鬱症等困擾的人來說,又是更大的煎熬及考驗。上週,我曾建議大家隔離媒體的負面宣傳來暫時讓自己冷卻一下,但是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討,如果新的災害新聞能讓曾經重大震災的人,再次發生類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狀況,那麼我們要問原本的創傷,是否仍然還在?

每逢一個大的天災,經歷的災民總有一些人的生命就此停止,我指的是他們的生命罷那個災難來發生的時刻嚇到了,從此注意力一直卡在那個時刻,這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最典型的症狀,也就是經常會回想到災難發生的時刻的畫面。很遺憾地,有人為了這些持續焦慮、擔心、害怕、失眠甚至心情低落的狀況而到精神科求診,儘管服藥,但仍然無法根本解決問題,因此變成長期必須服藥的慢性精神科患者。

熟悉功能性醫學的專業人員,會把這些天災的巨大衝擊視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遮些患者原本敏感的體質,原本就存在一些功能性失衡導致他們大腦功能相對來說也比較不穩定一些。因此要真正改善,身體功能的失衡最好能一併處理。

但對心靈的創傷來說,我們是否有機會可以處理,而且是根本的處理?我建議大家不妨參考一項有效的心靈技術的理論及方法來解決,這個技術的名稱叫戴尼提,由知名的美國學者羅恩‧賀伯特先生於五十多年前所研發,裡面清楚的說明人類的心靈分為分析式心靈與反應式心靈。分析式心靈能夠思考、判斷,反應式心靈只遵從刺激--反應的指令,無法思考。反應式心靈原本是為了保護當事人的生命而存在的,像是很多人見蛇就會害怕,這是原始的恐懼,提醒當事人應遠離可能會讓他喪命的東西。反應式心靈的產生是在當事人昏迷或者半昏迷時,心靈記錄下來的訊息,這方面的訊息提醒當事人是危險的訊號。反應式心靈太多時,則會對當事人造成困擾,甚至大大降低其生存之品質。也就是過去的身體疼痛及痛苦情緒的存在,原本是身體為了保護當事人所建立的反射機制(不需思考,只需反應),然而當這樣的狀況太多時,當事人往往無法理性思考,很容易像驚弓之鳥般,充滿恐懼及無法控制的反應。

我曾幫一位年輕的學生,以戴尼提聽析方式來解決她的恐懼症。她的狀況是這樣的,她只要在人擠人的場合,就會覺得緊張、恐慌,難以呼吸等等。經過聽析之後,復返到她出生的時刻,她發現根源是來自於幫她接生的婦產科醫師的話語:怎麼都擠在一起了,這與她出生時的難過(寶寶出生時,身體是很難過的)作連結,以致於只要人多擠在一起,她便開始覺得胸口悶,難以呼吸。這個程序當時前後加起來不會超過四個小時,而困擾她已久的問題便迎刃而解且不再發生,對於任何想幫助他人解決心理困擾或者本身有類似困擾的人,我認為是值得學習及應用的有效的心靈處理技術,相關原理及技術的瞭解及學習亦不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