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2/28 08:29:56瀏覽484|回應0|推薦1 | |
利用假日往北海岸一遊。這句話聽起來似乎毫無稀奇之處。但是,對於我的另一半而言,卻真是難得的機會。 在傳統產業工作的他,沒有週休二日,大概都是一日吧!每天晚上幾乎都加班。台灣的傳統產業,特別是製造業,應該快成為稀有動物,該移去大陸的,早都紛紛外移。留在台灣的,不是面臨轉型的陣痛,就是面臨龐大競爭,加上原有員工老化,如果不加油,淘汰關廠時,又是數百個家庭失去經濟來源。 我們這種中年上班族,有時想起來真是惶惑。不像年輕族群,說轉行轉業進修,似乎阻力比較小。也不像真正面臨退休年紀的資深上班族,不管領不領得到退休金,反正就是退休心態了。我們老不老小不小,打起精神說是「第二春」,或是一咬牙,做出「熟齡退休」打算。心裡其實還是不夠踏實篤定吧? 為什麼開始構思,找8個朋友來分地,把地依照九宮格分成九塊,當中留下井字中間可以作為大價一起規劃運用,所謂「新井田制度」的熟齡群居概念,不就是這樣來的嗎? 話說遠了。說到我們的北海岸一遊。好久好久了。這些也許近在眼前的地名,忙碌工作中,老覺得是遠在天邊,不管是三芝、石門,還是金山、萬里。真是陌生極了! 除了旅遊心情外,我還是帶著「新井田制度」的想法出遊。沿路在各地,都間或可以看到不少空地,或是廢耕農地。我想,若真是要找個地方,實現我的既近且遠,不會太過離群索居的「新井田制度」。應該不會不可能。台灣雖說人口密集,但是鄉野仍有很多,看似還可以利用的地方。 沿著北海岸,我們看到最多的,其實是「空屋或是廢屋」。當然,現在不是夏天,也許到夏天,海邊的一些空屋就會開張營業或是重新活絡起來,也許有人的生意,可以做一季吃一年。撇開那些不論,真正是廢棄傾圮的屋子,也是到處都有。有的是,年老失修,可能屋主凋零,後繼無人要使用。有的是投資或規劃失敗,成群的海邊度假屋,雜草蔓生,滿眼荒涼。 小時候在海邊長大的另一半,不免說起海邊的冬天如何冷的可怖。我雖然沒有天真到,把「新井田制度」的藍圖,畫到北風冷冽的海邊,但是卻開始思索,如果不是農地開發,有沒有可能用「廢屋翻新」,來作為基礎呢? 台灣有不少開發失敗,或是已經鮮少有人居住的老房子,有沒有重新翻新,然後創造另一番景況的可能呢?當然,我說的絕對不是建商或投資客,會想要重新投資,而是我們自己集資去撿來後,依照自己的想法,賦予老屋新生命。 啊!想想真不錯。我覺得應該,以有土地持分大的建物為佳,不要去買樓房式的集合住宅,那種重新翻新的機會就太少,而且資金也會太大。「廢屋翻新」,真是新井田制度的外一章呢!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