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海浪與思想:丘特切夫詩選──外國文學珍品系列005
2011/10/12 11:07:17瀏覽467|回應0|推薦2

出版:人間出版社
作者:﹝俄﹞丘特切夫
譯者:查良錚
出版日期:2011.10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長泰街59巷7號
電話:02-2337-0039
傳真:02-2337-0867
PChome人間出版社:http://www.pcstore.com.tw/renjian/M09571438.htm


◎屠格涅夫說:「他(丘特切夫)的每篇詩都發自一個思想,但這個思想好像是一個星火,在深摯的情感或強烈印象的影響下燃燒起來。」又說:「誰若欣賞不了他,那就欣賞不了詩。」
 
◎陀斯妥也夫斯基:「第一個哲理詩人,除了普希金之外,沒有人能和他並列。」
 

作者簡介:丘特切夫,俄羅斯詩人,1803─1873年,和普希金(1799─1837)、萊蒙托夫(1814─1841)並稱的俄國浪漫主義時期三大詩人,不過,丘特切夫大半的作品寫於1850年以後,在世時名聲不大,1890年代象徵派對他大為推崇,確立了大詩人的地位,此後一直備受俄羅斯人喜愛。
 
 
譯者簡介:查良錚,筆名穆旦,1918─1977年,大陸最受人矚目的現代派詩人和著名的翻譯家,譯過普希金、拜倫、雪萊、濟慈、艾略特、奧登等名詩人的作品。
 
 
序:並非偶然──查良錚選擇了丘特切夫◎呂正惠

  這本書排好版,經過三校,只等我的序文,就可以出版了,但我卻遲遲無法動筆。我猶豫再三,不知道用哪種方式來寫較為恰當。這是因為,本書的作者,俄羅斯詩人丘特切夫(1803-1873)恐怕台灣沒有幾個人知道;而本書的譯者查良錚(筆名穆旦,1918-1977)雖然在大陸已成為最受人矚目的現代派詩人和著名的翻譯家,在台灣目前仍然很少人談論,這讓我不知如何下手才好。

  這麼說好了:如果要在中國(包括台灣、香港地區)學習西方現代主義詩歌的許許多多現代詩人中,選出一個我最欣賞的,那麼,這個人就非穆旦莫屬了。如果要我選出十位最有成就的中國現代詩人,我也一定會把穆旦列入。中國現代詩人為了探索新詩的創作道路,常常兼任翻譯家,把無數的外國名作介紹到中國來。這些詩人在翻譯上貢獻最大的,可能要數戴望舒、卞之琳和穆旦三人,其中,我還是最喜歡穆旦。穆旦譯過普希金、拜倫、雪萊、濟慈、艾略特、奧登等等,凡是別人也曾翻譯的,我大半偏愛穆旦的譯作。(按照習慣,穆旦的翻譯署本名查良錚,詩創作署筆名穆旦,以下行文一律用查良錚。)

  查良錚譯拜倫的長詩《唐璜》,初稿花了三年時間,最後一次修訂用了一年多,出版後受到一致肯定,《唐璜》的譯本就足以使查良錚不朽。查良錚本人的詩風偏於乾硬、喜愛嘲諷,也可以抒情,這種特質,譯拜倫是不二人選。他晚年修訂、增補的《拜倫詩選》,我也認為難以超越。此外,我最喜歡的是他的《丘特切夫詩選》。我曾和谷羽先生(他也是俄羅斯詩歌的翻譯名家)聊天,他也認為,穆旦譯丘特切夫,是中國現代翻譯的「奇緣」,值得大書特書。

  丘特切夫是和普希金(1799-1837)、萊蒙托夫(1814-1841)並稱的俄國浪漫主義時期三大詩人,不過,丘特切夫大半的作品寫於1850 年以後,在世時名聲不大,1890 年代象徵派對他大為推崇,確立了大詩人的地位,此後一直備受俄羅斯人喜愛。

  自清朝末年開始譯介外國文學以來,中國從來就沒有遺漏過俄羅斯文學。如果從整體的歷史累積來看,俄羅斯文學的翻譯,不論質、量,不論文學史的覆蓋面,在外國文學中可能是首屈一指的(當然,這也因為俄羅斯文學史較西歐諸大國要短得多)。這些翻譯,主要以小說為主,詩歌相對來講要少得多。不過,像普希金、萊蒙托夫這兩個深具革命激情的詩人,其譯作量之大,實在令人嘆為觀止。譬如,我買到的萊蒙托夫詩歌全集的譯本就有五種,普希金的代表作《葉夫蓋尼.奧金》我知道至少有七種以上的譯本。

  相對來講,丘特切夫可以說完全受到冷落。除了像《俄國詩選》這類選集偶然可以讀到他的詩外,好像沒有任何一個俄國文學翻譯家特別關注過他。當我看到1985年外國文學出版社的《丘特切夫詩選》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一看譯者是查良錚時,只能說好像看到了奇蹟。1990年代我辛辛苦苦買到了當時所有重印或新印的查良錚譯作,其中以偶然發現的《丘特切夫詩選》最為難忘。

  關於這本譯詩集的出版,查良錚的兒女們曾有生動的回憶:

  1985年金秋,即父親離世8 年後,我們突然收到出版社的一封通知,說《丘特切夫詩選》已經出版,讓我們去領取稿酬。這個突然的通知使全家人迷惑不解,母親也不記得父親曾譯過這樣一部書。結果大家都認為是出版社弄錯了,母親馬上去信,請出版社再核對一下是否搞錯。幾天後出版社回信說,譯者無誤。是父親在20的多年前即1963年寄給出版社的,但那時他的譯著不能出版。多虧出版社的妥善保護,使這部「凍結」20餘年的譯著,在今天能夠與讀者見面。(見本書附錄四,206頁)

  這樣看來,查良錚譯《丘特切夫詩選》時,好像是一個孤獨者獨自面對這個以沈思見長的俄羅斯詩人,他好像要藉由這些耐人咀嚼而又引人回顧過去的詩歌來澄清自己無法言傳的苦悶。這一本詩集對當時的我來講,具有特殊的意義。我也有一種無法言說的痛苦,某些詩作對我產生強烈的衝擊,於是我就猜測,是否也因為類似的心境,查良錚才會去譯這個在中國還幾乎是默默無名的詩人。由此我想到了徐志摩《偶然》的第二節: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查良錚的一生和丘特切夫截然不同,然而,他們畢竟在1963年面對面「交會」了,這不是「偶然」,而是查良錚主動的選擇。這是我在1890年代讀這本譯詩集的感受,而且,我還揣測了他們「交會時互放的光亮」。當然,我必須承認,這只是一種揣測,可能離事實很遠,也許還大謬不然。然而我至今喜歡這種揣測,這讓這本詩集對我而言具有一種無可取代的意義。

  下面我想用一種取巧的方式,吸引大家閱讀這本詩集。

  1850年,丘特切夫認識了斯莫爾學院院長的姪女葉連娜.杰尼西耶娃,丘特切夫的兩個女兒就在這所學院就讀。這一年,丘特切夫47歲,杰尼西耶娃才24歲,只比丘特切夫的大女兒大幾歲。沒想到兩人竟然一見鍾情,終於不顧輿論,覓地同居。這種「不法」的愛情引起俄國貴族社會的不滿,所有的污蔑和毀謗全落在杰尼西耶娃身上。這是絕望的愛情,帶給兩人無限的痛苦。杰尼西耶娃為丘特切夫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於1864 年因肺病去世。丘特切夫為此痛徹心肺,愧悔不已。丘特切夫為杰尼西耶娃寫了許多詩作,一般習稱「杰尼西耶娃組詩」,這是他後期詩作中最為感人的作品。下面介紹其中四首:

  你不止一次聽我承認:
  「我不配承受你的愛情。」
  即使她已變成了我的,
  但我比她是多麼貧窮……

  面對你的豐富的愛情
  我痛楚地想到自己──
  我默默地站著,只有
  一面崇拜,一面祝福你……

  正像有時你如此情深,
  充滿著信心和祝願,
  不自覺地屈下一膝
  對著那珍貴的搖籃;

  那兒睡著你親生的
  她,你的無名的天使,──
  對著你的摯愛的心靈,
  請看我也正是如此。(本書94頁)

  情人對著愛情的結晶「屈下一膝」,充滿了深情,而丘特切夫卻對自己不配享有這愛情深感慚愧,他知道情人承受了多少恥辱,不覺也對情人「屈下一膝」。你「不自覺的屈下一膝」和「我也正是如此」,這兩者的對比,形成了一種抒情式的悲劇張力。

  一整天她昏迷無知地躺著,
  夜的暗影已把她整個隱蔽。
  夏日溫暖的雨下個不停,
  雨打樹葉的聲音是那麼歡愉。

  以後她在床上緩緩地醒來,
  開始聽著淅淅瀝瀝的雨聲,
  她凝神聽著,聽了很久,
  似已浸沈在清醒的思索中……

  好像她在和自己談話,
  不自覺地脫口說了出來:
  (我伴著她,雖僵木,但清醒)
  「啊,這一切我多麼喜愛!」

  …………

  你在愛著,像你這種愛啊,
  不,還沒有人能愛得這麼深!
  天哪……受過這一切,而還活著……
  這顆心怎麼還沒有碎成粉……(129頁)

  這首詩描寫杰尼西耶娃臨終前的情景。經過長久的昏迷,經過長達十四年的折磨,她最後一句話是,「這一切我多麼喜愛」。這個柔弱女人的愛情蘊藏了多麼大的力量啊,「受過這一切」,「這顆心怎麼還沒碎成粉」。能夠這樣感受女人命運的丘特切夫,就人格來講,我覺得比寫《安娜.卡列尼娜》的托爾斯泰更勝一籌。就像查良錚在〈譯後記〉所說的,「杰尼西耶娃組詩」表現的是深具社會內涵的愛情悲劇,合起來就像讀了一部托爾斯泰式的小說。

  在湼瓦河的輕波間
  夜晚的星又把自己投落,
  愛情又把它神秘的小舟
  寄托給任性的浪波。

  在夜星和波浪之間
  它漂流著,像在夢中,
  載著兩個影子,朝向
  縹渺的遠方開始航程。

  這可是兩個安逸之子
  在這兒享受夜的悠閑?
  還是兩個天國的靈魂
  從此要永遠離開人間?

  湼瓦河啊,你的波濤
  廣闊無垠,柔和而美麗,
  請以你的自由的空間
  蔭護這小舟的秘密!(在湼瓦河上,87頁)

  這是這部小說的序曲。愛情的小舟只能把自己托付給任性的波浪,詩人不得不祈求瓦河「蔭護這小舟的秘密」。不久,你就會看到,「我們的愛情是多麼毀人」,「兩顆心的雙雙比翼」,就和「致命的決鬥差不多」,它讓我羞愧,讓我絕望,最後一切結束了,我「好像一隻殘破的小船,被波浪拋到了荒蕪的、無名的岸沿」,它「消失了─就像你賴以生活、賴以呼吸的東西,整個隱沒。」最後,

  我又站在湼瓦河上了,
  而且又像多年前那樣,
  還像活著似的,凝視著
  河水的夢寐般的蕩漾。

  藍天上沒有一星火花,
  城市在朦朧中倍增嫵媚;
  一切靜悄悄,只有在水上
  才能看到月光的流輝。

  我是否在做夢?還是真的
  看見了這月下的景色?
  啊,在這月下,我們豈不曾
  一起活著眺望這水波?(140頁)

  把前一首和這一首加以對比,就可以發現前者是序曲,這一首是尾聲。「又像多年前那樣,還像活著似的,凝視著……」,說明現在的詩人是「心如死灰」了,而「心死」的人卻彷彿望見了從前「一起活著眺望這水波」的「我們」,這確實可以視為一首安魂曲。

  當然,丘特切夫絕對不只是一個描寫絕望的愛情的詩人,這一點,請大家務必記住。

  附記:根據朱憲生譯《丘特切夫詩全集》(漓江出版社,1998)的譯注(258頁),「杰尼西耶娃組詩」共有22首(據《丘特切夫選集》,莫斯科1986 年版)。這只是選集編注者的一種推測,因為丘特切夫本人並沒有將此一一標出。也許因為這種緣故,查良錚在譯本中也並未將每一首「杰尼西耶娃組詩」都標注出來。為了讀者的方便,現將各首按本書順序標列如下:〈儘管炎熱的正午〉(90頁)、〈你不止一次聽我承認〉(94頁)、〈我們的愛情是多麼毀人〉(99頁)、〈命數〉(101頁)、〈別再讓我羞愧吧〉(102頁)、〈你懷著愛情向它祈禱〉(103頁)、〈我見過一雙眼睛〉(104頁)、〈孿生子〉(105頁)、〈哦,我的大海的波浪呀〉(106頁)、〈午日當空〉(108頁)、〈最後的愛情〉(110 頁)、〈北風息了〉(127 頁)、〈哦,尼斯〉(128頁)、〈一整天她昏迷無知地躺著〉(129頁)、〈在我的痛若淤積的歲月中〉(132頁)、〈在那潮濕的蔚藍的天穹〉(136頁)、〈我的心沒有一天不痛苦〉(138頁)、〈我又站在瓦河上了〉(140 頁)─查良錚只譯了其中的18 首,4 首未譯。

  朱憲生的譯注和查良錚的〈譯後記〉都說,〈儘管炎熱的正午〉是組詩的第一首,但我很懷疑在此之前的〈在瓦河上〉(87頁)也應該列入,我在本文的第二節末尾已加以指出。我不懂俄文,無法參考更多的資料,只能提出這種揣測,供大家參考。

  又,查良錚的〈譯後記〉,是一篇非常傑出的評論文章,請大家務必參考,才能了解丘特切夫詩藝的全貌。

2011 年9 月18 日

  補記:1953年,查良錚不顧朋友的勸導,毅然決然的與太太周與良從美國回到新中國。從1953到1958,他夜以繼日的工作,翻譯了普希金、拜倫、雪萊、濟慈、布萊克等人的詩,又翻譯了季摩菲耶夫和別林斯基的文學理論著作,數量之大,令人難以想像,他急切地想以翻譯工作參與新中國的建設。然而,1958年,他卻被天津人民法院判為「歷史反革命」,「接受機關管制」三年,逐出講堂,到南開大學圖書館監督勞動。此後,一直到1977年59歲時猝死,很少有舒心的時候。即使在這樣的日子裡,他仍然把握極為零碎的時間,翻譯《丘特切夫詩選》和拜倫的《唐璜》,又修訂了普希金的《抒情詩選》、《歐根.奧金》和《拜倫詩選》,還新譯了《英國現代詩選》。在生活上,他自奉甚儉,但朋友有難,卻又慷慨解囊。他的一生,既讓人感到無奈與嘆息,卻又令人肅然起敬。為了讓讀者了解他的生平,我們在書後附了四篇文章,供讀者參考。

  人民文學出版社於2005-06年出版《穆旦譯文集》8冊、《穆旦詩文集》2冊,是目前搜集穆旦創作與譯作最完整的版本。


目錄
並非偶然─查良錚選擇了丘特切夫/呂正惠---1
淚---1
黃昏---3
日午---4
春雷---5
夏晚---6
快樂的白天還在沸騰---7
不眠夜---9
天鵝---11
山中的清晨---12
雪山---13
好似海洋環繞著地面---14
海駒---15
在這兒,只有死寂的蒼天---16
恬靜---17
漂泊者---18
瘋狂---19
我驅車馳過利旺尼亞的平原---20
鬆軟的沙子深可沒膝……---22
秋天的黃昏---23
樹葉---24
阿爾卑斯---26
對於我,這難忘的一天---27
病毒的空氣---28
西塞羅---29
好似把一卷稿紙---30
春水---31
沉默吧!---32
在人類這株高大的樹上---33
給──---34
從山頂滾下的石頭呆在山坳---35
行吟詩人的豎琴---36
啊,我記得那黃金的時刻---37
海上的夢---39
不,大地母親啊---40
被藍色夜晚的恬靜所籠罩---41
在鬱悶空氣的寂靜中---42
楊柳啊,為什麼你如此痴心---44
是幽深的夜---45
灰藍色的影子溶和了---46
啊,多麼荒涼的山林峭壁---47
從林中草地---48
紫色的葡萄垂滿山坡---49
河流迂緩了---50
午夜的大風啊---51
我的心願意做一顆星---52
我的心是一群幽靈的樂土---53
我獨自默坐---54
冬天這房客已經到期---56
噴泉---57
山谷裡的雪燦爛耀目---58
大地還是滿目淒涼---59
我的朋友,我愛看你的眼睛---60
昨夜,在醉人的夢幻裡---61
一八三七年一月二十九日---63
一八三七年十二月一日---65
曾幾何時,啊,幸福的南方---66
春---68
日與夜---70
少女啊,別相信---71
我站在涅瓦河上---72
我還被思念的痛苦所折磨---73
給一個俄羅斯女人---74
莊嚴的夜從地平線上升起---75
太陽怯懦地望了一望---76
靜靜的夜晚---77
在戕人的憂思中---78
在深藍的海水的平原上---79
我又看到了你的眼睛---80
世人的眼淚---82
詩---83
羅馬夜色---84
宴會終了---85
請看那在夏日流火的天空下---86
在涅瓦河上---87
陰霾的天空吹起了風---88
凋殘的樹林淒清、悒鬱---89
儘管炎熱的正午---90
兩個聲音---91
看哪,在廣闊的河面上---92
新綠---93
你不只一次聽我承認---94
波浪和思想---95
七月的夜毫無涼意---96
黃昏冉冉而來---97
夏天的風暴是多麼快活---98
我們的愛情是多麼毀人---99
命數---101
別再讓我羞愧吧---102
你懷著愛情向它祈禱---103
我見過一雙眼睛---104
孿生子---105
哦,我的大海的波浪呀---106
午日當空---108
樹林被冬天這女巫---109
最後的愛情---110
一八五四年的夏天---111
這一條電線的鐵絲---112
窮困的鄉村---113
在生活中有一些瞬息---114
初秋有一段奇異的時節---115
炙熱的陽光溢滿樹叢---116
她坐在地板上---117
皇村花園的暮秋景色---118
歸途---119
臘月的破曉---121
儘管我在山谷中營著巢---122
我認識她時---123
嬉笑吧,趁這時在你頭上---124
好似在夏日---125
北風息了---127
哦,尼斯---128
一整天她昏迷無知地躺著---129
夜晚的海洋啊---130
不管她怎樣愛著---131
在我的痛苦淤積的歲月中---132
在海浪的咆哮裡---134
東方在遲疑---135
在那潮濕的蔚藍的天穹---136
夜晚的天空是這麼陰沉---137
我的心沒有一天不痛苦---138
金碧輝煌的樓閣---139
我又站在涅瓦河上了---140
白雲在天際慢慢消融---141
無論別離怎樣折磨著心---142
給T.---143
我們遵從統帥的旨意---145
在這兒,生活曾經如何沸騰---146
失眠夜---147
譯後記---149
附錄
穆旦小傳---175
懷念良錚/周與良---179
永恆的思念/周與良---185
憶父親/英明瑗平---199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njianpublic&aid=5729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