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5/03/15 04:47:18瀏覽370|回應0|推薦39 | |
唐朝、唐文宗李昂、大和年間,樊宗諒出任密州(註)刺史。當時密州境內有一夥強盜,拿著兵器堂而皇之的闖進了州內一戶姓殷的人的家中(註),不但掠奪了金錢財物,更是將殷家父子三人殺害之後揚長而去。刺史樊宗諒下令加緊追捕,但即便是衙門動員了許多人力搜捕追查,一個多月過去了,仍是沒能捉住強盜。
有一個鉅鹿郡(今河北省邢臺市)人魏南華,寄居在齊、魯交接之處,家中很是貧窮。樊宗諒到任後聽說此人雖窮但有些才能,就派人去請他來府衙擔任司法掾(輔佐長官掌理司法事務的副官)一職。
在殷家慘案發生一個月後的一個晚上,魏南華睡夢中見到幾個披頭散髮的人,齊齊站在魏南華面前,為首一人向魏南華申訴著說:
「我們姓殷,是父子三人,都是無罪而死,希望明公能昭雪我們的冤情。」
魏南華說:
「殺害你們的是誰?」
殷父說:
「在我家東面十里處,有一個姓姚的人,他就是盜賊的首領。」
魏南華向他們承諾一定會將兇手緝拿歸案後,就從夢中驚醒了。然而捉賊要見贓,這夢中之事畢竟沒有真憑實據,魏南華思考了幾日,還是向樊宗諒說了此事。樊宗諒說:
「強盜殺害了我轄內的百姓,如今已經過了一個月了,卻還是沒能追查出他們的蹤跡,難道是我衙門中的人都沒有盡心盡力嗎?既然有這麼一點可能的線索,你身為司法官,就該前往查驗看看才是。」
魏南華就領著衙役們趕往那殷家東十里處的姚家。就在即將抵達姚家前,忽然有一隻野狐從路旁的深草中跳了出來,在他們前方先一步闖入了姚家。就聽見從姚家中傳出喧鬧聲,就像是有上百人叫囂著在追逐那隻野狐的樣子。
魏南華趁機藉口進入姚家幫著捉野狐,那野狐似是有意的鑽入一個洞穴中,還沒待姚家人答應與否,魏南華就命衙役們抄起鐵鏟動手開挖,在洞中挖出了許多金錢財物,其中有一部分正是一個多月前強盜們從殷家殺人劫財的贓物。
魏南華當即叫來了姚某的兒子,訊問這些贓物的來歷。姚子眼光閃躲、回答得結結巴巴的,心虛得要命。魏南華見狀,當場下令收押了姚家父子,並將贓物都運回府衙,進一步偵訊後,姚某承認自己就是那一群殺害殷家父子三人的強盜的首領。之後魏南華按照姚某的供述將其他強盜一一捕獲,共有十人。
再說,當時那隻野狐鑽入姚家藏贓物的洞穴中躲藏,魏南華派衙役們挖洞取贓時,將洞內詳細的搜索了一遍,卻始終不見野狐的身影,洞內也無其他出口,莫非那是殷家的冤魂假借野狐的模樣來指引官兵嗎?
----- 偶素分隔線 之 備註 -----
註:唐朝時的密州轄境約今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馬站鎮關頂村穆陵關、莒南縣以東,青島市轄膠州市、濰坊市轄安丘市以南地區。
註:「氓」,本指外地來的百姓,亦泛指百姓。
改編自 《宣室志》
原文:
《宣室志》.卷五.樊宗諒
唐樊宗諒為密州刺史,時屬邑有群盜,提兵入邑氓殷氏家,掠奪金帛,殺其父子,死者三人。刺史捕之甚急,月餘不獲。 有鉅鹿魏南華者,寓居齊魯之間,家甚貧,宗諒命攝司法掾。一夕,南華夢數人,皆被髮,列訴於南華曰: 「姓殷氏,父子三人,俱無罪而死,願明公雪其冤。」 南華曰: 「殺汝者為誰?」 對曰: 「某所居東十里,有姓姚者,乃賊之魁也。」 南華許諾,驚寤。數日,宗諒謂南華曰: 「盜殺吾氓,且一月矣,莫窮其跡,豈非吏不奉職乎?爾為司法官,第往驗之。」 南華馳往。未至,忽見一狐起於路傍深草中,馳入里人姚氏所居,噪而逐者以數百數,其狐入一穴中,南華命以鍤發之,得金帛甚多,乃群盜劫殷氏財也。即召姚氏子,訊其所自,目動詞訥,即收劾之,果盜之魁也。自是盡擒其支黨,且十輩。其狐雖匿於穴中,窮之卒無所見也,豈非冤魂之所假歟? 時大和中也。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