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小小說 – 河內崔守
2025/02/13 02:26:22瀏覽389|回應0|推薦35


唐朝時有ㄧ個姓的人,在唐德宗李适李適貞元年間擔任河內郡(今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的太守。某是個貪心又苛刻的傢伙,河內郡的百姓對於遇上這麼個貪官都是苦不堪言。

 

某曾在當地的ㄧ座佛寺中「借」了香油錢黃金數鎰,卻ㄧ直沒有還錢的意思,寺僧又因為對方是太守也不敢主動開口要求某還錢。不久之後,某就在任內死了。某死的當天,佛寺中有一頭牛生下了一頭小牛,小牛的頭上有幾縷白毛,這幾縷白毛形成了數個文字的圖案,有人辨認出這圖案似乎就是某的姓名。消息傳出,寺中僧人紛紛前往查看,看過之後都感嘆的說:

 

「那太守曾借了本寺中的香油錢,到他死前都不曾歸還。今日此事,難道就是太守轉世投胎變成了牛要來還前世債嗎?」

 

某的家人聽說後,馬上用其他牛交換了這頭小牛。小牛被帶回家後,家主就命僕人將那些白毛文字剪掉,但沒過多久白毛又生長出來形成同樣的文字圖案。並且小牛到了家後,家人用草料粟米餵養小牛,小牛卻始終不肯吃一口。家的人都感到很驚訝,也都覺得或許還前世債之事可能是真的,最後還是決定將小牛還給佛寺了。

 

----- 偶素分隔線 之 備註 -----

 

:「佛像金」,原意待查。按前後文義應該就是「香油錢」。

 

:古代計算重量的單位。 以二十兩或二十四兩為「一 」。

 

改編自 《宣室志》

 

原文:

 

《宣室志》.卷二.河內崔守

 

有崔君者,貞元中為河內守。崔君貪而刻。河內人苦之。常於佛寺中假佛像金凡數鎰,而競不酬直。僧以太守竟不敢言。未幾,崔君卒於郡。是日,寺有牛產一犢。其犢頂上有白毛若縷,出文字曰崔某者。寺僧相與觀之,且嘆曰:

「崔君常假此寺中佛像金,而竟不還。今日事,果何如哉?」

崔君家聞之,即以他牛易其犢。既至,命剪去文字。已而便生。及至其家,雖豢以芻粟,卒不食。崔氏且以為異,竟歸其寺焉。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dhorse&aid=181387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