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何謂守護六根又分不取行相、不取隨好(p.47)
2020/04/15 09:39:38瀏覽1972|回應0|推薦4

最易引發定()和慧()正因的四種資糧第一是密護根門、第二正知而行、第三飲食知量、第四是修習悎寤瑜伽於眠時應如何行(p.47)

第一是密護根門:()「遍護正念」()「於正念起常委行」

一以何防護者,以正念來防護

()「遍護正念」,一切時處牢記防護根門的方法,時時串習,不失正念

()「於正念起常委行」,對於正念的內涵,起常恆加行與委重加行。。

二、防護什麼?

護我們的六根。

 

三、從哪裡防護?

(1)可愛與不可愛境界: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四、如何防護?

可分為二項:

()守護根。正知覺察、正念防護,上對治面對境界,正知而行,密護根門另外一個名字叫做根律儀,律儀就是戒。

 

守護諸根是六根緣六塵已引生貪嗔時,無間以對治力而遮止,故是

()從六根防護,由因上止息。不非理作意,不取形相,以六根而防護是禁貪嗔於未生之前,故是對於初學者而言,首應重視後者,最初即善護根門,不令其接觸不清淨的境界。

 

當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緣到六境(六塵)時,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及意識)就跟著生起三毒(貪:可愛境、瞋:非可愛境、癡)

 

(1) 六境不取行相: 不隨內心轉斷除現起見當下想不該看已看不做意(想法)

(2) 六境不取隨好: 不隨他轉、斷除不現起見 事過仍想不論自己看過或沒看過,聽聞而來,都不做意。

 

五、防護的宗旨:使心安住在無覆無記性,避免雜染。沒被煩惱覆記、無十善與十惡。善行仍是有覆,有雜染。

第二正知而行(科判)

正知而行者有二

(一)何為所行事:

1.五行動業(1)身事業(2)眼事業a.略覩b.詳瞻(3)一切支節業(4)衣缽業(5)乞食業

2.五受用業(1)身事業a.行b.住c行(2)語事業(3)意事業(4)晝業(5)夜業

(二)於彼行正知。於此十事正知行者

於所行事行正知分二: 略說 廣說

    略說

1.先應住念2. 不放逸行

    廣說分三: 別別宣說 攝義 利益

   別別宣說分四: 正知依處 正知方所 正知時分 正知事業

      正知依處(事項)

正了知已,正知現前,行如是事。

      正知方所(處所)

不應去之五處,即殺生處、妓院、酒肆、王宮與屠戶,此外其他處可去,於至彼處時,當安住正知。

   正知時分()

如是知後,如是而行,安住正知。

   正知事業(行為)

對五行動業與五受用業,所有十種事業(行為),如何觀察,如是觀察。

攝義

憶念而不忘失,了知其中何者應作、何者不應作。在進止時,一切作與不作皆應安住於正知中,覺知自己現前正在如是作或不作。

利益

正知而行,其利益即是:今生之中不會染上罪業,死後亦不會墮落惡趣,道之證功德尚未獲得者,由此即安住於能得證德之正因資糧。此正知而行與密護根門二者,是按無著菩薩《瑜伽師地論》中引經之解釋而真實摘錄。若能努力修習此二者,則可增長一切善行,非是其他所能等同。特別而言,尤其能令戒律清淨,且能速疾引生止觀所攝無分別心勝三摩地,故應對此精勤修學。

    飲食知量分三:

. 正說

    正說分四: 非太少食 非太多食 相宜消化而食 非染汙心中量食

. 飲食愛著之對治並思惟過患分三:

   由受用因所生之過患

   由食消化所生之過患

   由追求飲食所引之過患

1.為成辦飲食所生之過患2.親友失壞之過患3.不知滿足之過患4.無自在之過患 5.從惡行產生之過患

三.善加行持之勝利與善思惟之內容

心中作意:以我受用飲食而饒益施主,以及對體內八萬四千蟲,現在以食攝受,將來應當以法攝持。又應思惟:我為成辦一切有情義利而受用飲食。

【補充資料】

1.     九住心﹕內住、續住、安住、近住、調伏、寂靜、極寂靜、專住一境、等持。

2.     三摩地:意譯為等持、正心行處、心一境性,佛教術語,意指專注於所緣境,而進入心不散亂的狀態,皆可稱為三摩地,因此又可被譯為「止」、「定」

第三飲食知量

第四是修習悎寤瑜伽,也就是在睡覺的時候應如何修。

Related reading:

1.刻判: https://www.lama.com.tw/content/meet/acto.aspx?id=1639

2.消文解釋: http://p2.i234.me/1599/20180123/159903.htm

3.12分教:「十二部經、十二分聖教」,分別是契經、祇夜、記別、諷頌、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法、論議等

3.守護根與六根防護:果與因上對治 http://www.sutra.org.tw/library/reads%20online/guanglun/bodhi-scripture1/e-scriptture2-3.htm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adingclub&aid=1325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