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昭堂◎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
李登輝是台灣人的民族象徵代表人物,因為他有個人魅力,加上曾任總統的公信力,成就他超級政治明星的地位。他的儀表很貴族,使用的語言很平民,人生經歷變化極大,曾在國民黨內受過壓迫,後來又能站上高峰;他還帶給人民清楚的方向感,自然成為台獨的偶像。
台獨元帥──李登輝
通常只有受壓迫民族才需要偶像,民主時代不需要,但李登輝成為台獨精神偶像是有理由的,或許是過去台獨運動沒出過明星級的人,所以李登輝的偶像明星氣質,很容易吸引群眾注意力,自然成為「台獨教父」和「台獨元帥」。雖然很多人不鼓勵英雄崇拜,但也不反對提供舞台給偶像發揮,推動台獨。像同樣一句「我是台灣人」,我喊了四十年,沒多少人聽進去,但李登輝登高一呼,效果就是不一樣。
李登輝有強烈的本土意識,「兩國論」是他推動台灣本土化的最高峰,但未獲得政府部門高度認同,而使整個本土化運動腳步有些退後。李登輝交出黨主席位子前,身邊朋友勸他,認為他不該這麼早交棒給連戰,因為「中國國民黨」還沒變成「台灣國民黨」,但在包圍、逼宮事件之後,他對國民黨很失望,覺得離開後「諸法皆空,自由自在」,反而能做更多事。
長久以來,李登輝對台灣的存在和未來發展很不安,常想這些問題想到睡不著覺。有人批評他當中華民國總統這麼多年,怎麼說得出「中華民國不存在」這種話,但也正因為他做過十二年中華民國總統,所以知道中華民國走不出台灣,比誰都了解在國際上中華民國其實並不存在的道理。
李登輝不當總統後,政治影響力雖有削減,但台獨影響力卻日益上升,他拋出的議題常變成台灣的主流民意,引起民眾注意、政治人物跟進,在可預見的未來幾年,李登輝仍將是台灣重要的政治領導人,像五一一正名運動,李登輝就展現了卸任總統的影響力。嚴家淦也是卸任總統,但他卸任後在政壇幾乎沒有地位;李登輝則在任內低調做了十二年改革,但卸任時改革尚末完全成功,他反省自己過去沒做好的部分,卸任後更加全心全意投入。
也有人覺得李遠哲是另一種「台灣人的象徵」,他國際學術地位崇高,有諾貝爾化學獎光環罩頂,是很多台灣人的驕傲。但李遠哲還不到全民偶像的程度,偶像具有大眾性、普遍性,但李遠哲是學術的,嚴格來說只是知識份子的偶像。
阿扁是「極其平常的台灣人」
不過,近幾年大家「用」李遠哲「用」得太兇,什麼事都找他軋一角,教改、兩岸、九二一重建、SARS、選舉……,樣樣都在消耗李遠哲的能量,現在他就像雜菜麵一樣,很可憐。一般而言,學問上的偶像應該是「怪人」,因為天才通常很難相處,但李遠哲就是因為太入世、好相處、不夠怪,所以大家動不動就把他抬出來用。
陳水扁雖然以「台灣之子」延續李登輝的政治路線,歷次選舉也透過「偶像商品化」吸引不少扁迷追隨,但他是極其平常的台灣人,缺乏英雄崇拜要素,算不上是台灣人的民族象徵。
呂秀蓮則因立場鮮明、言辭很獨,被認為具台獨象徵意義。但其他人如果站在相同的位子上,可能做的比她更好,只是阿扁執政,考量各方反應,不能說獨也不敢做得太過,而呂秀蓮相對於阿扁,則因為她講得多,台獨舞台就變她的,看似具備獨派象徵意義,但這還不是台灣人的民族象徵。
連戰「難說是台灣人的代表」
連戰是天生的好命子,一生平順,不必為了生存到處拉關係、搞鬥爭。二千年總統大選,連戰沒有個人魅力,國民黨執政半世紀累積不少資源,當時也還有龐大的黨產,加上興票案爆發,李登輝賣老命輔選,但他只拿290萬票,其實差不多就是李登輝與國民黨的組織票,實在很難說他是「台灣人」的代表。
李登輝也有部分客家人血統,他所顯現的是道地的「台灣人民族象徵」,而且在李登輝之後,不需要、也找不到像這樣的「正港台灣人」了。
現在台灣多少政治人物都有女人、金錢……等糾紛,這些見不得光的坑坑洞洞,一個個被挖出來後,他們就無法成為偶像了,因為英雄崇拜要素中,偶像除了要有個人魅力,還需要一點神秘性,要有不為人知的一面。李登輝因緣際會,集所有適當條件於一身,而成為有民族正字標記的「台灣人」。
*本文由《財訊》記者林瑩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