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巴伐利亞公約, 是進步 還是落後?
2016/05/25 16:35:37瀏覽563|回應0|推薦0

來源 維基百科

西發里亞和約德語:Westfälischer Friede英語:Peace of Westphalia)是指於1648年10月24日分別在神聖羅馬帝國明斯特市奧斯納布呂克市西發里亞區)簽定的一系列和約,標誌著三十年戰爭的結束。簽約方包括統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三世西班牙王國法蘭西王國瑞典帝國荷蘭共和國神聖羅馬帝國諸侯帝國自由城市。和約由《明斯特和約》(簽約雙方為神聖羅馬帝國和法蘭西王國以及各自盟友)和《奧斯納布魯克條約》(簽約雙方為神聖羅馬帝國和瑞典帝國以及各自盟友)。象徵三十年戰爭八十年戰爭結束,政治學者一般將該條約的簽訂視為「民族國家的開始」。

一般史學家會視1635年的《布拉格和約》和1659年的《庇里牛斯條約》為西發里亞和約系列之一。

內容

此和約導致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失去大量領地,也削弱了王朝對神聖羅馬帝國境內各邦國的控制,使王朝陷入中衰,也使德國陷入封建分裂的時代。

另外,此和約導致法國,荷蘭和瑞典這三大歐洲新霸主的崛起。

聖座對和約感到大為不滿,教宗英諾森十世發布訓令稱:「在法律本身上,不論過去、現在和未來,它永遠地整個兒是等於零的、無效的、無用的、無力的、不公平的、不正義的、應受貶抑的、應予譴責的、沒有約束力和缺乏效果的。」[2]

 

 

 

 

 

 

 

 

 

 

 

 

 

 

 

 

 

 

 

 

 

 

 

 

 

 

 

 

( 時事評論政治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y3632004&aid=58606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