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李登輝加入國民黨,就像浮士德把靈魂賣給魔鬼,如果蔣經國沒死, 李登輝有辦法統治台灣嗎
2016/01/08 17:13:58瀏覽123|回應0|推薦0


歷史上老是重覆著

為了宗教而殺人

為了國家主義,發動戰爭

為了種族,互相仇恨

都是在吵意識型態的

沒人在乎改善眼前生活

李登輝尤其是這方面的高手

整天信仰掛在嘴上

開口閉口談浮士德,上帝, 憲法 , 尊嚴

那些東西能吃嗎

李登輝肚子餓,怎麼不拿浮士德來吃

李登輝,吃的,穿的,住的,都是人民出錢的

而且都用好的,住上億豪宅,老婆用名牌

孫女參加貴族派對, 經營高級傢俱

這些都是人民納稅的血汗錢

人民才是李登輝的上帝

 

民進黨整天談愛台灣

愛到台灣人都沒工作,沒飯吃

愛到窮人燒炭自殺

民進黨的愛台灣只是愛台灣的土地,

愛台灣的國家

不是愛台灣的人民

但政府是為人民而存在

如果一個國家,沒辦法給人民幸福

這個國家有存在的必要嗎

 

李登輝號稱民主先生

如果現在讓人民公投

有誰會投票反對讓人民有工作, 每個人有飯吃

既然大家都贊成,人人有工作,有飯吃

那為什麼政府的目標不是這個方向

而是把政府全部資源放在台獨

 

口口聲聲說台灣人民有自由

看看那些失業的人,那些窮人,

有吃飯的自由嗎

 

李登輝時代, 把大量的國有企業民營化

如果民營化的好, 像美國雷根, 英國柴契爾夫人一樣就算了

李登輝是把電信, 中石化, 油, 金融 釋放給大財團

遠傳, 台灣大富邦, 威京小沈 都是政商勾結在混水摸魚的

黑金帝國, 黑心帝國

民主有這樣搞的嗎, 立法院讓王金平和柯建銘密室分贓的目的不是台獨嗎

這個時候要把政治結合宗教的陳健仁和李登輝又在哪裡呢

打著愛台灣, 愛人民的口號, 做的卻是用台獨糟蹋人民的事

光和鹽, 就是黑和金

原來黑金, 就是黑心政教的光鹽

 

 

 

 

 

 

 

李坤儀品味師承虎媽張月雲 擁數億房產禁奢

 
 
張月雲昨開心嫁女兒,她以嚴格的身教、言教一手將寶貝拉拔長大。 陳賜哿攝

家教良好
【陳慧明╱台北報導】由母親張月雲一手帶大的李坤儀,雖然私下就跟一般女孩一樣愛漂亮、愛吃甜點、愛聊星座,不過只要出現在公開場合,她必定是以家教良好的大家閨秀形象現身,讓人對她客氣有禮的印象深刻。
李坤儀8個月大時喪父,父親李憲文當年罹癌病逝,出身台中清水望族的張月雲堅強地一肩扛起養育重任,但她不因為女兒沒有爸爸而溺寵她,反而以嚴格、嚴謹的教養方式教育獨生女,李坤儀過去受訪時曾說過「我媽媽是那種看到她會有想立正感覺的人」,透露出張月雲身兼嚴父、慈母的不易。

 

 

 

 

 

 

 

 

 

 生為台灣人的悲哀

修改文章

饒了台灣吧 !

這幾年, 我們被糟蹋的快承受不了了

我們的悲哀從炒作 "生為台灣的人悲哀" 開始的

一切的算計只為選舉, 不顧人的基本生存

在政客眼裡, 一個人只代表一張選票

他們在人身上, 看不到一個人裡面代表一個肝, 一個胃, 一對肺, 一組腎

所以下南部只為喬選票, 喬選舉, 喬利益分配,喬工程 喬農會

喬派系, 喬提名誰, 喬資源, 喬人事,喬銀行, 喬水利會  

結果我們的生活環境, 生存條件和第三世界國家一樣

他們關心家族領袖的健康, 就是學日本統治台灣那套

擒賊要先擒王, 先把幾個大頭搞定

那管一般平民的死活

所以水不能喝, 住不安全, 失業超高, 空氣污染... 這不都是基本條件嗎

我不知道巴黎, 倫敦, 米蘭, 瑞典, 維也納, 丹麥, 芬蘭

距離我們有多遠, 領先我們多少年

 

我看到的是李登輝叫台灣人要吃苦耐勞, 怎麼不叫法國人去吃苦耐勞

自己的孫子每天打扮漂漂亮亮, 在冷氣房吹冷氣

自己老是在吹噓少年時期掃厠所, 怎麼現在對榮華富貴忍不住了呢 ?

別人發財要忍, 自己當日本走狗時不忍. 別人住公寓 自己住豪宅. 我是[不是我]的我 ? 愛自己大於愛別人 ?

難道李金龍入籍日本 不是為利益 是想有一天日皇題名他為接班人可以宣佈台獨嗎 ?

不如現在叫林飛帆去大陸臥底,等到當成總書記再來達成理想

這是什麼邏輯, 什麼心態下 加入國民黨的行列 ? 他是有什麼第六感 還是什麼靈感

我們全心努力, 五年後都不一定能超越歐美

便何況不齊心呢 藍綠分裂 族群惡鬥 撕裂台灣

我們沒有歐洲先進的福利保障

我們沒有本錢把人搞到精神分裂

人人渴望的醫療健保,失業津貼, 弱勢救助 它們己經領先我們幾十年了

現在追都不一定追的上, 更何況不追

面對不快樂得不到安全的人民

我們先一個要問 是什麼原因造成你無法生存

第二個要問, 是什麼風氣價值觀 可以容許這種事存在

愛台灣, 愛台灣........................ 聽起來像蜜一樣的甜

用社會福利來愛, 用醫療資源來愛, 用經濟發展來愛, 用生存建設來愛 都好過用口頭來愛

如果生為台灣人是悲哀, 請李登輝把錢捐給悲哀的台灣人

這些愛台灣的人, 打造了什麼樣的風骨和氛圍

像李光耀愛新加坡 可以用法治和國宅, 不貪污來檢驗

我現在才知道, 說出"生為台灣人的悲哀" 這句話的心態

我們無法檢驗生為台灣人的事實

但我們懷疑的是炒作這件事是自己得利, 還是別人得利

目前看起來是自己受益, 別人受苦

不去解決我們現實生活遇到的種種難題

連學先進國家都不學, 整天洗腦我們台獨大於工作, 大於生存

當沒飯吃的時候, 我想起左拉那句話 "這個世界眼淚太多, 你不會懂的..... "

為了獨立, 為了國名, 為了日本支持

把國家置於人道之上

國名不會帶來幸福, 只有生活方式才會給人民帶來幸福

我很認真研究我同事, 他有一個優點 十個缺點

但除非我跳槽 他被裁掉 ( 這年頭連電視節目部門要擴編都很難 )

如果要共存, 我只能看他優點 忘記缺點

台灣跟大陸那麼近 不也一樣

除非想像以,巴兩個把學校和醫院轟個沒完

不論你相不相信來生, 死後可以上天堂或重新投胎

都沒有理由反對有生之年過的好一點, 現在叫什麼國沒那麼重要

我們把所有的資源花在台獨, 為什麼不拿來思考正視生死的智慧 ?

 

如果一個國家的建立, 要毀了全世界 不知道摩西會不會同意

要是迦南之地流著奶與蜜 周圍國家卻是蜂火連天

相信連平凡人也會於心不忍 ...

 

這麼愛台灣, 把錢捐給台灣人. 不為過吧 !

  

李登輝當初不要加入國民黨當官, 選擇革命 全民一呼百應

台灣早就不知獨立多少年了, 身為台灣人從此不悲哀了 

 

 

 

 

這是標準之上的生活

 

 

 

 這是標準之下的生活

 

 我們毀了這條標準的線呀!

 

 

 

 

 

 

Bent double, like old beggars under sacks,

Knock-kneed, coughing like hags, we cursed through sludge,

Till on the haunting flares we turned our backs

And towards our distant rest began to trudge.

Men marched asleep. Many had lost their boots

But limped on, blood-shod. All went lame; all blind;

Drunk with fatigue; deaf even to the hoots

Of tired, outstripped Five-Nines that dropped behind.

 

Gas! GAS! Quick, boys! An ecstasy of fumbling,

Fitting the clumsy helmets just in time;

But someone still was yelling out and stumbling,

And flound'ring like a man in fire or lime . . .

Dim, through the misty panes and thick green light,

As under a green sea, I saw him drowning.

 

In all my dreams, before my helpless sight,

He plunges at me, guttering, choking, drowning.

 

If in some smothering dreams you too could pace

Behind the wagon that we flung him in,

And watch the white eyes writhing in his face,

His hanging face, like a devil's sick of sin;

If you could hear, at every jolt, the blood

Come gargling from the froth-corrupted lungs,

Obscene as cancer, bitter as the cud

Of vile, incurable sores on innocent tongues –

My friend, you would not tell with such high zest

To children ardent for some desperate glory,

The old Lie: Dulce et decorum est

Pro patria mori.

 

 

 

  

 

 

 

 

 

 

 

 

 

 

 

  

 

  

 

 

 

 

 

  

  

 

 

 

 

 

 

  

 

 

  

 

 

 

 

 

 

 

 

 

 

 

 

 

  

 

  

 

 

 

 

 

 

 

  

 

 

 

 

 

 

 

 

 

 

 

( 時事評論政治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y3632004&aid=4259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