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民主是要讓人民過好生活 ? 還是糟踏人民。林杰樑是什麼價值?
2018/02/01 15:16:39瀏覽65|回應0|推薦0

 

 

林濁水的台灣價值 是要幫助人民 ?

還是要糟踏人民 

台獨的動機就是 為了台灣國 不管你的死活

 

 

 

  

 

 

蔡英文要問柯文哲台灣價值 林濁水要小英先說自己的定義

5853
出版時間:2018/01/23 11:21
  
林濁水盼總統說說她的台灣價值是什麼。翻攝林濁水臉書

總統蔡英文昨接受三立iNEWS談話節目「鄭‧知道了」主持人鄭弘儀專訪,談到與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合作,蔡英文指出,柯必須對台灣價值做再一次確認,讓民進黨支持者感覺柯是可以一起作戰的人。民進黨大老林濁水今在臉書表示,台灣價值有很多定義,蔡總統不妨說說她的台灣價值和國家整體角度是什麼,大家好用來檢驗柯文哲。

林濁水說,他對柯文哲也意見多多,但總統在電視節目對柯說了半天,他卻摸不到頭緒。總統説柯文哲必須對「台灣價值」再一次的確認,那什麼是「台灣價值」?總統說有很多不同的定義。柯文哲是很聰明的人,應該知道怎麼做。

林濁水說,問題來了。既然有很多不同的定義,會不會民進黨、台聯、時力、社民、綠黨都有自已不同的定義,李、扁、蔡三總統都南轅北轍,甚至現在政府一些重要的首長間也有差距?總統不講的話,柯文哲再聰明,要依哪一黨哪一人的標準請求確認,大概都困難。何況甚至各黨之間彼此要確認起來,都可能天下大亂。總統又說柯文哲是以市長的角度看問題,跟以一個國家整體的角度看問題,會有落差。這問題恐怕也一樣。什麼是國家角度?川普、希拉蕊、班隆、習近平,保証人人不同,所以蔡總統不妨說說她的台灣價值和國家整體角度是什麼,大家好用來檢驗柯文哲。(陳郁仁/台北報導)

 

 

 

 

 

 

 

  

 

 

 

 

 

 

 

 

 

 

  

 

【仁醫心路】他做人家好幾輩子的事...「台灣良心」俠醫林杰樑

2017-06-24 14:00






「人生有如列車,每人有不同的終點,旅途中有人上車,有人下車。有人離座後就被遺忘,有人下車後仍受到同車者的懷念追想......」網友在PTT討論「最希望那個名人復活?」許多網友的答案是有「台灣良心」之稱的「俠醫」林杰樑!

6月30日是林杰樑醫師的冥誕,轉眼間林杰樑醫師已過世將近4年。出生於嘉義朴子的林杰樑,家裡是傳承五代的中醫世家。從小耳濡目染之下,使得他對醫學也漸漸產生興趣。

林杰樑以第一名成績從朴子國小畢業後,為了有更好的學習資源,國中時通車到嘉義市就讀,畢業後考取台北師大附中。「嘉義囝仔」初到繁華的台北城,林杰樑熱衷參與社團活動,特別是「集郵社」,因此成績並不理想,讓父親十分憂心,還特別從嘉義「北上訓話」。父親希望林杰樑能夠趕快收心、專心在課業上面,特別是高二升高三,很快就要準備考大學聯考了。

林杰樑沒有讓父親失望,大學聯考他考上台北醫學院。進入醫學院後,他總是坐在第一排聽課,被同學推派為「共筆組」組長,幫同學從老師講課中整理筆記重點。

「他舞會也不去,交友也不去,林杰樑醫師就是這樣子,他做他愛做的事情。」同窗七年的好友回憶道。

擇善固執的林杰樑滿懷熱血,積極參加「醫療服務團」,共同參與偏鄉義診以及汙染源調查。中醫世家出身的他,雖然念的是西醫,但是對中醫也有濃厚興趣,不只參加「針灸社」,還在北醫創立了「中醫社」,研究中醫。他同時也鍛鍊自己的體魄,跆拳道三段的他,曾任北醫「跆拳社」社長。

醫學系的最後一年就是進醫院實習(Internship),好不容易在醫學系念到七年級了,進了醫院後,卻是醫院最基層的菜鳥醫師。實習醫師的工作繁雜,工作、學習及熬夜值班,勞心又勞力,壓力及工作量非常大,常有人自嘲累得半死,根本是「intern dog」。

那年是1982年7月,約莫是35年前的今日,在醫院當實習醫生的林杰樑,有一晚寫病歷時突然趴在值班櫃檯上,護士以為林醫師太累、睡著了,就沒有把他搖醒。但是1個多小時過去,旁人發現林醫師都沒有動靜,試圖叫醒他,卻怎麼也叫不醒,趕緊將林杰樑送到急診,診斷是嚴重的急性腎炎。

緊急治療後,成功救回他的生命,但是這場重病卻造成林杰樑醫師必須「終生洗腎」。那時健保都還沒開辦,洗腎的費用每個月就要5萬以上,是一筆很龐大的開銷,熱愛運動、跆拳道三段的林杰樑,從一位健康陽光的準醫師,被宣判必須一輩子洗腎,他決定主動與交往的醫學系學妹分手,他不希望因為自己的健康狀況耽誤了人家。

「這給我很大的啟示,就是絕不放棄病人,即使他面臨的都已經毫無希望了,我們都會做我們最後的努力,因為有可能在最後峰迴路轉,有可能完全恢復,生命是有韌性的。」大病初癒的林杰樑,生了這場重病後得到啟示。

他決定鑽研腎臟醫學,並投入極為冷門的毒理學研究,能夠使其他人不要再受苦。林杰樑的認真和執著,讓在同一間醫院服務的譚敦慈護理師印象深刻並開始交往。當林杰樑到女方家提親時,卻遭到譚敦慈母親的反對,那時林杰樑已經洗腎五年了,母親不捨女兒、擔心林杰樑的身體狀況,會讓女兒之後很辛苦;然而,林杰樑熱心行醫、真誠敦厚的態度,讓譚敦慈的父親決定支持女兒嫁給林杰樑。


林杰樑與譚敦慈鶼鰈情深,也是工作上的好夥伴,林醫師過世後,林太太也成立林杰樑關懷協會,繼續服務社會。/郭文宏

有了妻子無怨無悔在背後的支持,林杰樑更無後顧之憂的投入醫學領域。1988年開始,他籌組「綠十字健康服務協會」,20多年來帶領有熱忱的醫學生及年輕醫師在台灣醫療資源缺乏的地區進行義務性質的醫療服務工作。

「綠十字」的創立宗旨,是要為人們盡一份心力。台灣醫療資源分布極度不均,「綠十字」希望將更多的愛心投入在真正需要的地方,每年寒暑假,由林杰樑醫師帶領「綠十字」出隊,到醫療資源最為匱乏的偏鄉,提供當地居民義診及衛教宣導。

林杰樑醫師一直這麼做,數十年如一日。參加的年輕學生回憶道:「綠十字每次出隊,林杰樑醫師都會親手頒發紀念錦旗給參與的醫學生,他總會在頒發時握著隊員的手,然後說:『謝謝你了,辛苦你了。』」


林杰樑醫師是學生最好的典範。(/翻攝自Joe Chang的臉書)


這是2002年夏天,林杰樑醫師帶隊到雲林台西義診。(/翻攝自Joe Chang的臉書)

其實,林醫師自己才是最辛苦的,他發自內心的善良,以身作則為年輕醫學生做了最好的正向典範(role model)。

有學生因此受到感召,每一回醫療服務隊出隊都要參加,每一次的出隊,林醫師都會和學生說說話,而每一次這段話總是重複的,林杰樑醫師說:

「我們關心的,遠比我們知道的少;我們知道的,遠比我們所愛的少;
我們所愛的,遠比我們能愛的少;我們所表現的,遠比真正的我們少......」


林杰樑醫師創立的綠十字醫療服務隊。(/翻攝自Joe Chang的臉書)

林杰樑醫師除了帶領綠十字醫療服務隊從事偏鄉義診,更進行汙染調查,包括高雄後勁中油石化汙染、高雄大寮鉛汙染到二仁溪廢五金汙染等,深具「俠客精神」的他毫無畏懼的站出來揭發公害汙染真相。

他也將多年對毒物和汙染的研究調查結果,發表世界最頂尖的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並將研究實際應用在臨床上面,如農藥巴拉刈中毒,本來無藥可救,林杰樑醫師不僅找到解毒的方法,更再三疾呼台灣禁用巴拉刈,如今終要實現。

「救人是醫師的天職,透過媒體,讓民眾知道怎麼保護自已,可以一次救更多人!」近年來,台灣屢傳食安風暴,讓民眾連吃都不安心。在每次風暴中,林杰樑醫師始終站在食安最前線,為全民健康把關,他是台灣最有公信力的毒物權威,卻也因此讓官方和許多廠商感到頭痛。

2013年,「台灣良心」林杰樑醫師病倒了,他被裝上葉克膜急救,大家共同幫林醫師集氣,希望林醫師能夠度過難關,為台灣做更多事;林醫師還是走了......

「不要因為走的太遠,而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林杰樑醫師曾這麼說,這也貼切地詮釋了他的一生的堅持。

林醫師說:「我這輩子做得最對的一件事,就是走上行醫這條路。」他走上行醫這條路之後,從未忘記學醫的初衷,是要救治更多人,他努力在醫療、研究和服務上面,以「解毒」做為職志,透過醫學幫助更多的人免於受苦。

雖然英年早逝,他卻做了人家好幾輩子的事。

 

  

 

 

 

 

 

 

 

 

 

 

 

 

 

 

 

 

 

 

 

 

 

 

 

 

 

 

 

 

 

 

 

 

 

 

 

 

 

 

 

 

 

 

 

 

 

 

 

 

 

 

 

 

 

 

 

 

 

 

 

 

 

( 時事評論政治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y3632004&aid=110097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