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預先準備度過60至69歲的疾病危險期; 一定要先活到七十歲過了七十柳暗花明又一村
所以說《人活這麼久做什麼呢?》
這一句話有兩個解讀:
現代人的壽命是越來越長了,問題是,在多活了的這麼久的時間裡,你計畫要做什麼呢?
現代人的生活(或許這衹是以我個人在美國這二十幾年的感受吧),可以說是比古人多了許許多多另人煩心的事。那多活這麼久,真的值得嗎?早一點走,又有什麼放心不下呢?又有什麼捨不得呢?這個世界沒有了我,地球就會停止轉動嗎?
如果說有一個快死的人被冷水一潑, 又活過來了, 我覺得如果他活過來以後覺得活著真好, 那這冷水就潑得好.
我也不是來攪局的, 但我切入的點和奕華有點不一樣, 其實人習慣於 懶惰思考, 這乃是人性, 當需要做選擇時, 人本來就容易選擇簡單的路, 這不關乎是非對錯, 但卻影響你做選擇時的判斷力 ( 請別讀成奕華也習慣於 懶惰思考 ). 先舉個例子 - 賺很多錢有沒有不好? 錢多怎會不好, 我們可以好好利用, 捐很多錢等. 然而賺很多錢的同時, 你需要付出很多, 健康, 時間就是最大的付出, 值得嗎? 如人飲水, 我只是說明需要想到這層面才是明智之舉. 我們都已經在職場或家管為家人和自己付出, 努力了二, 三十年, 現今, 尤其是負責職場打拼的你, 一定有一個思考的空間, 生活一定都有可以調整的彈性, 就看你有沒有感覺了.
話說正題, 我覺得我們應該好好的過每一個今天, 若真的活得很好或很不好, 再來思考活那麼久幹嘛, 若活得不錯, 大概也不會有活那麼久幹嘛的想法. 這都是我個人的感覺, 與大家聊天而已, 我生活上還沒有什麼讓我想活很久的理由, 但面對周遭親友的離去, 我對人們面對死亡的恐懼也研究過, 大體上對我的影響來自於我對親人的牽掛. 有位作家曾說為了 責任(?) 或 生命中的最愛(?) 而 忍住不死. 我們家弟弟現在小五, 為了他我就會忍住不死, 其他的以後再說了.
就昨天才來的email, 曹興誠那篇 - " 生命若不是現在, 那是何時? ", " 能隨心所欲的過生活, 那才是人生! " - 隨心所欲, 談何容易, 然而他有此體悟應該也是過了50歲以後的事, 咱們也已經走到了這個關卡, 同樣的話可以體悟到深一層的意思, 無論如何, 好好珍惜眼前的一切, 把今天過好, 其他的再說吧.
不是要跟大家潑冷水,
可是重要的是,
人活那麼久做什麼呢?
其實,更重要的是,
死亡眞的那麼可怕嗎?
這是人生必走的一段路,
好好地去面對,
也是我們該做的是。
想一想?
以如此下降率來演算一個例子:
如果,有100個同為50歲的同學,約定每五年元旦開一次同學會,全體同學都要參加,
每五年的參加人數將如下:
50歲時的元旦同學會來了100個同學,
55歲時的元旦同學會來了91個同學,9個人不見了,
60歲時的元旦同學會來了74個同學,又17個人不見了,
65歲時的元旦同學會來了44個同學,又30個人不見了,
50歲的元旦同學會至65歲的元旦同學會,
經過15年之間,100個同學只剩下44個,折損率是56%
而最大的關卡是61歲到65歲之間,折損率高達40%。
這個數值是不是在暗示65歲是人生的一個大關?政府以年滿65歲以上者稱為長者,而以年滿65歲以上長者視為老人是否以此為準?
很顯然60至64歲是人體急劇衰老期,為什麼?
血液循環對人體健康有重大影響,因為身體的器官組織均需要充裕的養分與足夠的氧才能正常運作,血液循環正是扮演輸送的角色,一旦血液循環差,器官組織得不到適當的補給,自然會功能下降。
根據研究,人體的血液循環,尤其是微循環系統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功能減緩。
通常50歲以上的人,容易感覺體力大不如前,容易勞累。如果50至59歲還自認寶刀未老,未能及時調整工作或生活、飲食方式,到60至69歲所有病號就紛紛出籠。
據臨床統計,60至69歲是各種疾病發病的高峰期,如: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冠心病、白內障、慢性支氣管炎及癌症等疾病,最容易在這個年齡層發生,大部分的人在45歲前都是非常健康的。
換句話說,如果50至59歲能善加保養,降低身體機能老化程度,有助避開60至69歲的疾病危險期。
那麼,50至59歲的人如何做健康準備?
醫師與保健專家建議:
50至59歲的人要先建立防衰老的準備,減少不必要的應酬,避開容易影響健康的刺激行為,飲食求清淡規律,不過度勞累,不加重生理與心理的負擔。
如果能渡過65歲的這個關,以後身體狀況便會保持平穩:
人體在70歲之後,身體又將趨於正常,衰老現象趨於平緩。
70歲的元旦同學會來了39個同學,只少了5個人,彷彿想起唐代詩人杜甫說的:「人生七十古來稀」。
唐代人的平均壽命是40歲,杜甫活到58歲算是長命,但是,70歲對杜甫而言還是遙不可期的事。
人到了70歲之後,便可以真正健康有活力地享受『人生70才開始』的生活,且延年益壽,正如宋代詩人陸遊所說:「柳暗花明又一村」。
1961年,82歲的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對72歲的張群說:「人生七十方開始」,結果,張群活到一百歲。
人生七十才開始,八十不稀奇,世間九十滿滿是,一百笑嘻嘻。
六十還是老小弟,五十是嬰孩,四十睡在搖籃內,三十才出世。
看過這篇文章網路流傳盛行但是忽略了統計的方式
您的數據引用錯誤會讓人誤導60-69歲死亡率太高,其實2009年的總死亡率是每千人死亡6人
60-70歲的死亡率是多少會是40%嗎?哪有像您寫得如此誇張?
應該用2005年的55-59歲累計總人口數減去2010年60-64歲累計總人口數才是正確的折損率
注意健康是正確的觀念,但是不能拿假數據引用知道嗎?
有些人不明究理以訛傳訛,只會造成自己及社會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