孖橋本身並不是一個名稱,只是兩道並列的橋,但由於叫的人多了,孖穚便成為『孖橋』了。 |
|
星期天『孖橋』集合! 熱愛單車運動的朋友們都是這麼約定的。『孖橋』橋面寛闊,橫跨城門河道出口處,位置正中分明,是理想的集散地。站在橋面上,遠望沙田和馬鞍山兩地,中間絕無阻隔,兩岸遼闊,風景宜人。 |
|
由於『孖橋』地點適中,因此不論是從沙田/馬鞍山往大埔,或是從大埔返回沙田/馬鞍山,騎單車的朋友們都喜歡在『孖橋』歇一歇、飲飲水及等候騎得較慢的同伴前來滙合。 |
|
每逢假日,『孖橋』總是熱哄哄的,老的嫩的濟濟一堂:幾歲的、十幾歲的、二十幾歲的、三十幾歲的、四十幾歲的、五十幾歲的、六十幾的與及七十幾歲的『單車友』都有。 |
|
幾歲大的小人兒左搖右擺地騎着腳踏車緊隨父母親長征,向着大埔及大尾督邁進,相信他(她)長大後必會為今天的壯舉而感到自豪。 |
|
十多廿歲的年輕人只要一穿上鮮艷奪目的單車服,頭戴水売帽,把持着輕巧的專業型單車,頓時變得英姿勃勃,信心十足,仿佛自己已變成專業的單車手,心中的滿足不能言喻,只有他們心中才感受得到。他們單憑年輕、力壯和衝勁,已可在單車道上閃電般飛行,盡顯他們的青春和活力,他們的臉上不禁浮現出絲絲的傲氣,仿佛整個單車世界都是他們的。 |
|
三十至五十多歲的在職人仕忙裏偷閒,把臂同遊,不亦樂乎;一時訴説家常,一時談論社會及政經大事,不亦樂乎;繼而談論到剛才與偶遇的一羣年輕單車手從大埔往『孖橋』途中的一場激鬥,以尋回年輕時的影子,為平日死板的生活帶來了不少動力。 |
|
已退休的年長車手們所追求的不是登上頂峰,因為他們於壯年時已到過頂峰,現在他們所追求的是悠閒安逸。閒時與三、五知己騎着腳踏車四處走,穿梭於鹿頸、船灣淡水湖的大壩、吐露港與及企嶺下海之間:細看白鷺飛翔、濕地裏小螃蟹的忙出忙入、大壩上小燕子的你追我逐、吐露港風帆出海、城門河道划艇健兒整裝待發,到處都充滿生機和活力,不期然燃起了心中的熱火和活力。 |
|
他們一時無言無語,躺臥在大壩上、呆坐在大埔海濱公園的長椅子上,為的是靜靜地感受一下微風、和暖的太陽和心中的平靜安穏;有時他們又會漫不經意地道出昔日一口氣騎腳踏車攀登九龍坑山山頂的豪情壯舉,語調和眼神中閃出一絲絲的光芒,享受着往日辛勤的成果。 |
|
平日他們也會偶爾帶備釣具騎着腳踏車往『孖橋』垂釣:一面享受夏日涼風,一面觀賞夕陽西下萬片紅霞,迎接夜幕降臨。夜幕已深,橋面靜寂,只餘下三兩個人,可是他們並不覺得孤寂,也不覺得害怕,因為人生應走的路已經走過了,心裏覺得充實,現時只顧享受當前的寧靜。 |
|
小伙子們,明天一早『孖橋』見! 僅記帶備腳踏車和好好裝備自己,浩浩蕩蕩開展你們人生的奇妙旅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