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5/06 16:31:35瀏覽708|回應0|推薦0 | |
在我國古代傳說中的歷史人物中,有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叫倉頡。傳說中說,中國的文字是倉頡創造的。不少古籍,例如《韓非子》、《淮南子》、《說文解字》中,也都說文字是倉頡創造的。對倉頡這個人,有人說他是上古的帝王;有人說他是黃帝的史官;還有人說他長了四只眼,剛生下來就會寫字:并且每當倉頡造字的時候:便『天雨粟,鬼夜哭』,原因是他泄露了天地的機密。其實:中國的文字是在遠古時期,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生活與生產的實踐中,出於記載和傳播資訊、交流思想的需要,從圖畫中逐漸演變、創造出來的,它不會是由哪一個人所獨立發明的。可能是因為倉頡曾經對整理文字作出過重要貢獻,所以古人便把他說成是中國漢字的創造者,并神話般地流傳下來許多有關倉頡造字的傳說。
貔貅蹄印激發造字念頭
有一種傳說,說倉頡是黃帝的史官。黃帝統一華夏之後,感到當時采用的記事方法——結繩記事和契刻記事,遠遠滿足不了人們在生產、生活中記載一些事情、交流與傳播思想的需要,就把他的史官倉頡找來,讓倉頡想辦法造字。於是,倉頡便在當時洧水河南岸一個高臺上,搭起一間小屋住下來,專心致志地造起字來。倉頡在這間小屋內外苦思冥想,想了很長時間也沒有造出字來。正在為難的時候,猛然發現在不遠的空中,有一只鳳凰向他飛來,還影影綽綽看到這只鳳凰的嘴裏叼著一件東西。飛到近前,鳳凰把嘴裏街的東西丟下來,正好落在倉頡腳下。倉頡揀起來一看:上面有一個『蹄印』。托嬰倉頡左看右看,怎么也辨認不出是甚麼野獸的蹄印。說來也巧,就在這時:有一個獵人正好走到倉頡跟前。倉頡把蹄印拿給獵人辨認。獵人看了看說,『這是貔貅的蹄印,與別的野獸的蹄印不一樣。我是獵人,甚麼野獸的蹄印我都能辨認得出來。』聽了獵人的話,倉頡恍然大悟。他想,任何事物都有它自己的特徵,如果根據事物的特徵,畫成大家都能認識的圖畫,這不就是字嗎?從此,倉頡便注意仔細觀察各種事物的特徵,譬如日、月、星、云、山、河、湖、海,以及各種飛禽走獸、應用器物,并按它們各自的特徵,畫出圖形,造出許許多多的字來。
這樣日積月累,時間長了,倉頡造的字也就愈來愈多了。倉頡把這些似圖非圖、似字非字,被後人叫作『圖畫文字』的字獻給黃帝。黃帝看了非常高興,立刻召集九州酋長前來,讓倉頡把他創造的這些圖畫文字傳授給他們。從此,倉頡創造的這些文字便開始應用起來。為了紀念倉頡造字的功勞,後人把河南新鄭縣城南倉頡當年造字的地方,稱作『鳳凰街書臺』。宋朝還在這里建了一座廟,起名『鳳臺寺』。
象形文字的出現
還有一種說法,與上面的傳說大同小異。說在黃帝統一華夏之前,人們記載事情和作思想交流時,除『結繩、契刻』之外,已經采用了『畫圖』的方法,產生了『圖畫文字』。只是那時的圖畫文字數量很少,遠遠滿足不了日益繁多的政務、生產、生活記事和思想交流的需要。於是,黃帝便讓他的史官倉頡想辦法,在此基礎上多造出一些字來。倉頡是個很聰明的人,接受了黃帝交給他的任務後,便馬不停蹄地到全國各地走訪。一方面廣泛聽取民間有關造字的意見,一方面收集民間正在使用著的圖畫文字。
有一次,倉頡在南方走訪,他登上了一座高山,發現在一個山泉的水邊,有一只紅色的大龜,龜背上有許多黑色的花紋。由於他現在滿腦子裝的都是用甚麼辦法趕快造出字來,所以他馬上就聯想到『這不正是我要造的字嗎?』於是,他就萌生了創造一種用線條組合、與圖畫不同的文字的想法。從此,倉頡在每天照常走訪鄉民和認真研究收集得來的圖畫文字同時,便仔細觀察和分析各種事物的形狀和特徵。例如,他注意到太陽每天從升起到落下,都是圓圓的;可月亮卻有時圓,有時缺,而且當它彎彎的時候,又特別的美觀、悅目。於是,他便照著太陽和月亮的基本特徵,畫了兩個圖形。一個是圓形O,一個是月牙形。保母把這兩個圖形拿給鄉親們看,大家一看便說圓的是太陽,月牙形的是月亮。倉頡聽了高興極了。回去以後,他又用這種方法造出山、水、木、馬、魚、鳥等很多的字來。此時此刻,倉頡造的文字與他收集上來的圖畫文字有了不小的區別,主要是倉頡造的字已經是從圖畫中脫穎而出的『象形文字』了。
指事字 表達抽象事物
造出一些象形文字之後,倉頡覺得這些象形文字,只能表示平時能夠見到的簡單、具體的實物,還不能滿足表達那些比較復雜、抽象事物的需要。於是他又聯想到,人類生在天地之間,上面是天,下邊是地:這上和下又該如何表示呢?他苦思冥想了很長時間,突然聯想到前人使用的『契刻』上的符號,隨手寫出『上』和『下』兩個字來。這就叫『人在其上謂之上:人在其下謂之下』。後來人們把這種帶有『象徵意義』的文字叫作『指事字』。
會意字 會合人的意思
造出『指事字』以後,倉頡高興的同時,思路也寬廣了許多。有一天,他清晨醒來,天已大亮。他聯想到:每逢太陽、月亮出來,天就明亮;沒有了太陽和月亮,眼前一片漆黑。這明亮的『明』靠的是『日』和『月』的光亮,我把日月兩個象形字并在一起,不就是個『明』字嗎?隨後,倉頡用這種方法,把已有的象形字重新組合,又造出了很多新字。譬如把兩個『木』字平放在一起變成森林的『林』字;把兩個『火』字疊放起來變成炎熱『炎』字。後來人們把這種『會合人的意思』的字叫做『會意字』。
形聲字 形象與聲音的結合
造出『會意字』以後,倉頡又在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簡單的象形字組合成『會意字』這種方法的啟發下聯想到:有許多字是與『水』有關的:例如江、河、湖、海等。如果把『水』的象形字與另一個聲音相似的象形字拼合在一起,組合成另一個與水有關的新字,那么,把與『土』、『木』、『山』、『石』,『人』、『魚』、『蟲』、『鳥』等許許多多的類似的象形字,分別與聲音相近的象形字組合起來,不就造出更多的新字來了嗎?就這樣,大量的漢字被倉頡造了出來。後人把這種用形與聲兩部分組成的字叫『形聲字』。直到現在,我們使用的漢字中,絕大多數都是『形聲字』。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文化的發展,人們又在倉頡所造的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四種文字的基礎上,逐漸創造出『假借字』和『轉注字』,總體上滿足了人們在生產、生活記事與思想交流的需要。後來,人們把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轉注這六種創造文字的方法稱作『六書』。有了『六書』,中國的文字便逐漸成熟起來了。
上述這些雖然都是傳說,不足為據,但他的內涵卻不無道理。這就是文字由圖畫演變而來,最早出現的文字是圖畫文字。至於文字的產生,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問題,或者說,對中國文字的產生作現實、客觀的分析,不難看出,文字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上的必然產物,是原始人類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演變而來的,它不可能是由哪一個人所單獨創造的。或許倉頡在距今四、五千年之前曾經對朦朧中的圖畫文字做過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整理,或許他在這次整理中又創造了不少新的文字,也未可知。在這里,我們把倉頡作為中國創造文字的代表人物來看待,似乎更為合適。至於『倉頡作書』,也就是中國文字誕生的年代,歷史上眾說紛紜,難以定論。比較統一的說法是『倉頡是黃帝的史官』,倉頡造字的時間當在西元前二十六世紀——也就是距今近五千年前的黃帝時期。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說明,最遲在距今五千年之前,中國的文字——漢字,已經誕生并日趨成熟了。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