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消費指數增 儲蓄率?
2014/07/31 12:14:58瀏覽151|回應1|推薦10

引文自中時電子報    2013年12月31日
17226 點閱 8/10   ※消費指數增 家庭儲蓄率下降,政府在做什麼?※


  台灣過去最令人稱羨的就是擁有極高的家庭儲蓄,隨著民國54年美援停止後,家庭儲蓄提供了台灣經濟發展的資本,若是沒有這些儲蓄,當年企業與政府每項投資案恐怕都得向外國借錢,如此要脫離貧窮的惡性循環實非易事。所幸家庭儲蓄提供了不虞匱乏的資本,以致台灣得以在民國六、七十年代創造經濟奇蹟。

  然而,台灣今天儲蓄還和十年前、二十年前一樣嗎?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明確的給儲蓄下個定義。如果我們談的是國民儲蓄,是的,台灣的儲蓄還是扶搖之上,儲蓄率還是直逼三成;但如果談的是家庭儲蓄,那麼台灣的家庭儲蓄已是今非昔比、每況愈下,家庭儲蓄率近年甚至已有跌破兩成的紀錄。

  國民儲蓄與家庭儲蓄,從字面上雖看不出什麼差別,但在國民所得統計的定義裡,兩者的意義有天壤之別。國民儲蓄包括家庭儲蓄、企業儲蓄及政府儲蓄,換言之,家庭儲蓄僅是國民儲蓄的一部分而已。這裡要先給各類儲蓄下個定義:家庭儲蓄是指當年家庭可支配所得扣除各類消費支出後的餘款,而企業儲蓄是指該年企業未分配盈餘及財產淨所得,政府儲蓄是指政府經常門收支的賸餘。

  何以家庭儲蓄持續減少,而國民儲蓄還會持續升高?這自然不會是政府儲蓄的貢獻,因為我們的財政年年赤字,政府儲蓄長期皆呈負數。國民儲蓄持續升高是因為企業儲蓄快速成長所致,近五年企業儲蓄淨額(97~101年)依序是0.5兆元、0.7兆元、1.3兆元、1.1兆元及1.0兆元,企業儲蓄年年逾兆元,這是過去不曾有的現象。

  事實上過去十多年來,國民儲蓄淨額裡的家庭儲蓄與企業儲蓄已呈明顯消長。民國90年國民儲蓄淨額1.4兆元,其中家庭儲蓄1.3兆元,企業儲蓄0.4兆元,政府儲蓄-0.3兆元,但到99年企業儲蓄升至1.3兆元首度超越家庭儲蓄。此後連續兩年企業儲蓄皆逾兆元,而家庭儲蓄已大不如前。

  國人不是很有儲蓄美德?家庭儲蓄果真大不如前?這應該是許多人想問的問題。數月前公布的「家庭收支調查」結果約略可回答此一問題。這份調查指出,十年前平均每戶儲蓄尚有22~24萬元,近年已降至17~19萬元,家庭儲蓄率亦由十年前25%~31%降至近年19%~21%。換言之,不論從國民所得統計或家庭收支調查皆證明一件事,那就是台灣的家庭儲蓄確實已呈逐年減少。

  長期以來,由於經常聽到輿論談及台灣的儲蓄是如何如何之多,以致乍聽到家庭儲蓄大不如前會有些吃驚,其實只要稍加思考,就會發現家庭儲蓄的下滑一點也不意外。試想,十多年來隨著薪資停滯、物價上漲、房價狂飆,在消費、繳交房貸之餘,多數家庭還能有多少儲蓄?家庭儲蓄率跌破兩成,豈是偶然?

  所謂家庭儲蓄率跌破兩成,這只是個平均數,若依所得層級別來觀察,會得到令人更憂心的統計。國內八百萬戶家庭,除了前20%高所得家庭仍有35%的高儲蓄率,其餘八成的家庭儲蓄皆比民國八十年代明顯下滑,多數家庭能儲蓄的閒錢已經不多。其中後20%最窮的家庭甚至已連續六年呈負儲蓄,入不敷出的情況日趨嚴重,這也是十年前未有之景象。

  家庭儲蓄下滑,於家庭代表生活保障的降低,於總體經濟則代表可挹注經濟發展的資本變少了,不論對台灣社會或經濟而言,都是一項警訊。甫公布的「人力運用調查」已呈現此一危機,以往失業家庭維持生活所需,主要靠的是過去的儲蓄,但如今只有四成一的失業者還有儲蓄可以依靠。這個調查結果又再一次證明,國內還能擁有高儲蓄的家庭已不多,在歲末年終的此刻,這些家庭處境,令人憂心。

  國內失業者如今仍近50萬人,他們失業無法靠儲蓄過活,那麼可能得靠家人扶持,否則就得靠朋友幫忙、靠高貸息的現金卡,甚至靠地下錢莊,多少家庭悲劇由此而生。隨著家庭儲蓄進一步下滑,家庭經濟的壓力就愈高,家庭摩擦就愈大,其所衍生的經濟、社會問題,勢將一年比一年多,不容等閒視之。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裡寫道:「國無九年之儲,家無三年之蓄,家非其家,國非其國,故知立國立家皆資於儲蓄矣。」面對所得停滯,政府無能為力,面對房價飛漲,政府無計可施,是以家庭儲蓄的下滑本在意料之內。惟值得注意的是,今天家庭儲蓄率跌破兩成,預料只是問題的開始而已,未來幾年會下滑到什麼地步,殊值憂慮。若決策當局不能扭轉這一局面,家非其家、國非其國的日子,恐為期不遠矣。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87947&aid=15600630

 回應文章

多硯坊 (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8/01 09:40
問政府在做什麼之餘
人們也該問問
自己在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