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2/23 19:40:38瀏覽8405|回應20|推薦23 | |
這將是一篇長的,閱讀起來頗為辛苦的評論文章。 但對於海峽兩岸的觀察者,確實都應該更為注意「CECA」這個名詞。 在兩岸的意識狀態中,CECA必然是那個逐漸看到「眾軍集結」的「赤壁」。 無論紅色北京當局,馬英九藍營政府,以及民進黨綠營勢力,都將注定在此投入心血,以免失去某種兩岸發展中的主導形式。 毫無疑問,馬英九將會是這場經貿赤壁之戰的「主述觀點」。 台灣經濟危機內外包夾,而由台灣方面主導提出的兩岸「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CECA)」,內容細節雖然還在調整,但作為一項深具政治指標意義的經貿協定,馬政府的壓力已經開始湧現。 首先我相信,CECA會讓馬英九確實驗證,兩岸當今推動的和平友好關係,「究竟是一個具體進度」,或者「只是一場抽象概念」。 其次,CECA也會讓馬英九見識到,自己的內閣團隊是否真有能力,面對國際及兩岸經貿情勢的挑戰。 最終,CECA也將會是民進黨綠營勢力,有機會重新取得本土「意識型態對抗」的一個槓桿點,重新站上兩岸之間與島內兩黨之間的一個戰略高度。馬英九有沒有足夠的智慧,提前化解腹背受敵的可能? 先看兩岸現況,在推動直航之後,即使是「觀光發展」,進度還是顯得緩慢。 彼此更深一步的的經貿往來,始終是「未見人影面、只聞樓梯響」,到如今,幾乎讓人認定「樓上應該只是兩岸老鼠在跑來跑去」的無奈地步了! 此刻無論是「兩會平台」、「國共平台」,乃至各種民間交流平台,說穿了都是一種暖身氣氛的價值。 檢視兩岸在和平友善的基礎上,直到能夠真正共同促進一些具體的政策進度,才能算有進展。 而台灣這次希望提出CECA,嚴格來說,對於兩岸當局都是一個具備高度「戰略」意義的作法。不是彼此對戰,而是如何共同應戰! 這個CECA戰略價值當中「微妙的不言可喻」,是在不涉及兩岸「政治主體爭議」的前提之下,確實可以建立出一個中立的、經濟概念的「大小、從屬」的經貿架構關係。 無涉統一也無涉獨立,在全球或亞洲經濟的實質上,「大陸為大、台灣為小」是完全無須進行意識論證的。 因此,北京方面確實有責任去實踐自己在兩岸關係上作為一個「經濟主體」的「大角色」。 至於馬英九,則是在選舉支票中,承諾在大舉推動「兩岸直航」之後,能進一步透過推動兩岸經貿的正常化,協助台灣在經濟發展上擺脫「綠色執政八年」的萎縮困頓。 CECA,成為一項重要且具體的作法與兌現支票。 因此「CECA」的意義與進度在此可以被認定,幾乎如同一份來自北京與馬英九,分別且共同對台灣民眾「實踐承諾」的「經貿美敦書」。 這個抽象的戰略意義,遠比CECA作為經貿協定內容本身的項目,更有其價值。 但也因為CECA的這個「可大可小」「可明可暗」的意義解讀,一如之前的直航談判爭議,必然也會掀起台灣內部許多意識型態的拉鋸! 可以想見未來「CECA」必然成為台灣政壇論辯,與媒體新聞節目爭執的新名詞。最後連市井小民對此都能如同「九二共識」般朗朗上口的狀態呢! 毫無疑問,「CECA」也將成為民進黨為主的綠營人士,好好借題發揮的所在。 這當中尤其在涉及「農產品」進出口等,可能涉及台灣中南部基層民眾生活與認知的項目上,必然會被好好利用來搞個動盪一番。 在被阿扁弊案裂解到瀕臨斷氣的此刻,民進黨及綠營外圍,除了從最根本的意識型態取得「續命仙丹」,幾乎很難再有躍上台面放手一爭的機會。 如今CECA仙丹現身江湖,而專長剛好就是熟悉「兩岸戰略與政策研擬」的主席蔡英文即使如今在野非在朝,對此仍有「白素貞盜仙丹」的基本功力,足以攻擊甚至主導整個對「CECA」的論辯思路。 從近日民進黨主辦的「國是會議」當中,已經可以看出這個「能量系統」正在成形。整個架構可以看出民進黨的聚焦脈絡: 1.「結合廣大民眾對於台灣經濟景氣現況的不滿」,從中獲取民意能量; 2.「明知馬政府對於經濟除了頻打『大陸招」之外,根本沒有別的招」,而對此痛加針砭、藉以彰顯內閣無能; 3. 進而可以完整「烘托蔡英文在兩岸政策中捍衛台灣利益」的獨特角色(國民黨及馬政府陣營中能與蔡英文論辯兩岸政策的好手屈指可數,這方面邱毅也沒有爆料空間),這讓小英的形象從溫和,足以順利轉為戰鬥; 4.最終,在CECA政策議題上,「直接催化重新演變成另一齣『愛台灣、賣台灣」的民進黨傳統訴求」,配合農產品進出口等政策細節的渲染操作,匯入接下來地方選舉的動員議題中。 對於民進黨與蔡英文來說,CECA確實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在當今已經很難再訴求一個政權希望、或者行動激烈的台獨主張之際,「拿兩岸、打兩岸」才是民進黨借力使力的政治高招。而這尤其讓蔡英文身為民進黨主席以來,以「知性形象」而與地方階層的一種銜接缺憾,獲得一種奇妙的「政治意義『進化』」;如同皮可丘,達到最大能量的發揮,或者如同穆桂英,有種女將現身的氣勢。 對此,目前整體看來,馬英九方面只有挨打的份兒!完全只能眼睜睜的看此情勢,如此對民進黨的有利之處自然演變! 當然,對此,馬英九之所以必然會挨打,也實在是因為國民黨內閣在「經濟表現」方面,如今看來除了可取的清廉,施政能力上同樣保守無能! 全世界的政府,如今同樣備顯無能,但台灣最大的問題是,在這場台灣身處國際金融海嘯之後的續命生存,並非馬英九過去經歷過的!但卻是他身為領導人無以推卸的責任!甚至不是當今台灣內閣部會,以學者、公務員為主的經貿幕僚,所真能看清楚的! 出台的政策被動且模糊,除了消費券,至今還沒有打在「點」上,讓人感覺酸痛酥麻的爽快政策! 而且至今,也沒聽說台灣政府認真聘請哪些國際專家,好好的來幫忙把脈就診! 整體而言,馬英九政府近日「終於開始比較認真,面對國際經情勢」的嚴峻,並思考對策。但與亞洲各國相比,坦白說,這已經是慢到應該槍斃的地步! 馬政府內閣如今的緊張,也是因為「後知後覺」,一直到接連這幾個月台灣出口表現衰退到達「嚇死人不償命」的地步,掐指一算,才內閣全面動員。 除此之外,從去年下半年初,失業問題開始萌生擴散而出的社會不滿,也開始讓台灣島內出現不滿與不安。然而,馬政府的內閣作為,原本以為只是「調整失業政策,加強補助輔導」,或者愚蠢的「呼籲企業不要裁員」即可。 殊不知,出口數字的可怕與GDP向下大幅修正的事實,才是國際景氣問題上演的第二幕而已!國際財經專家大多主張,目前衰退還沒到底部呢! 直到眼前真的直接衝擊「台灣經濟生存命脈」,馬政府內閣官員這才開始慎重當一回事呢! 在台灣內部,不滿與不安確實開始出現四處冒出,並廣為集結的態勢。 然而,馬英九外在面對的可怕問題,是當下此刻的國際市場嚴峻、景氣低迷;特別是「貿易保護主義」興起,以及「亞洲經濟結盟」趨勢。 而「CECA」這個必須由兩岸共同催生的「經貿小兒」,誕生背景卻是在金融海嘯後全球市場的「縮緊」,以及亞洲區域經濟逕行「收攏」的趨勢之中。 眼看著無論從「東協」的排定進程,到亞洲各國盛行交叉簽署各項經貿合作協議;台灣所處的「經貿地域」因此被自然而然的「排擠」,成為「大家圍爐換菜吃」,而台灣兀自手持空碗張望、沒能上桌的窘境。 台灣工商界十分擔心,台灣產業整個出口優勢喪失並且被「邊緣化」的問題,因此才會特別希望從兩岸CECA這個「門縫兒」,從大陸順利切往亞洲市場,這才有機會扳回注定的市場劣勢。 只是,「CECA」本身項目涉及繁複,這也讓馬政府的考題來了!簽或不簽?何時簽?項目中簽哪些,特別是不簽哪些?內容所需考量甚多,想到就讓人頭皮發麻! 兩岸過去的往來經驗中,經濟與政治問題之間,只是「東、西廂房」的距離。 馬英九要的只是「振興台灣經濟」,與北京要的「統一遠景推進」,雖稱不上相斥,其實說穿了眼前還是「同床異夢」。 透過兩岸的「CECA」來救台灣經濟?這究竟是一帖解決台灣經濟問題的特效藥,或者最終只是一帖單純為台商權益的保健茶,還有許多的角度要切割調整。 但就目前部分被批露的「CECA」內容中,嚴格來說並不是一個「雙方互惠」的經貿協定,而更多的是從保障台灣出口(台商)的利益著眼。 對於大陸方面倘若沒好處的貿易協定,怎麼逼人家簽哪? 其中尤其針對最容易引發台灣內部爭議的「農產品」進出口項目,此刻就可以預期,在兩岸的認知上,將有相當大的落差。 不過話說回來,究竟應該戴上眺望歷史大業的「政治眼鏡」,或者針對眼前利益的「財經眼鏡」,來看待兩岸討論並簽署「CECA」呢? 我想,北京方面與馬政府,恐怕都同樣需要準備一副兼顧「遠近多焦距」的多層膜鏡片,或者兩付眼鏡交相互換著看呢! 但重點是,兩岸談判人員,能夠同時兼顧這兩大議題象限(Dimensions)的素養嗎? 特別是北京方面,一定要能能夠理解這小小一紙「CECA」一旦處理不好,這好不容易在十多年後,台灣終於比較平緩的「台灣中南部基層民眾,對中國大陸的根本敵對意識」,可是會被有心人有計畫的重新挑起呢! 這對於兩岸長年的交流與雙方的努力而言,那就太可惜了! 之前提到CECA,就令人嘆氣,連對自己也實在不知如何說起。 多虧了吳宇森最近「赤壁之戰」的電影,讓很多對於複雜政治情勢的研判,有了能夠一語道破的比喻呢! 北京方面若能摒棄「曹魏」的莽撞,改採步步為營,才不致於因為接下來的「CECA」一役,而讓兩岸近年鋪陳的和平友好氣氛,前功盡棄。 至於從馬英九及其無能的內閣,蔡英文及其無力的民進黨,顯然這場戰役中沒有「劉備與孫權」,更別說雙方幕僚中能有「諸葛孔明與周瑜」的要角兒。 畢竟「小說」關注的是人物經歷的風雲起落。至於政治推演在真正的「歷史」之中,最多其實只能達到「預知衝突紀事」而已。 「CECA」猶待兩岸有心人共同催生,儘管今後在兩岸意識型態的衝突,與政策帶來的政經利益終究還是流向少數把持者的醜陋,現在就可以完全預期。 但從兩岸共同命運在歷史洪流中推進的角度而言,一如三國風雲璀璨於赤壁,「CECA」作為海峽兩岸關係另一項具體進程的價值與意義,我個人深深相信,將會在今後的歷史定位中,被充分驗證。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