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8/20 18:40:55瀏覽3697|回應8|推薦23 | |
扁珍密帳與弊案燒熾著台灣,如今波及全球觀眾眼前! 在我所處國度的午後tea time,金髮碧眼的雜誌總編輯,一邊用他的中年肚子啃著餅乾,一邊問我這檔家醜外揚事兒。 「He must be freezing in this summer!」這名老澳聽我說完,忍不住評論說。 醜聞,經常讓人更有名,情節也讓觀眾更愛看。 在台灣電視媒體「政治評論」節目的收視數字上,已經清楚顯現。 這回罵阿扁的,比護阿扁的,多得多! 每一位反對阿扁的名嘴,尤其TVBS等「藍」骨頭的,如同吃了興奮劑。這些天包括重播時段,堪稱日以繼夜的「痛批」貪腐。 已經好久沒能大大的「痛批時政」!特別是在馬英九上任之後的冷調政治氛圍。 評論節目暌違許久的熱力四射,真多虧了阿扁;如今連帶可以罵的,還包括「調查局」吃案的葉盛茂、「二次金融改革」的台新銀行,還有太多太多題材與對象。 媒體像一群發現綠洲草原的飢餓羊群,從電視到報章,阿扁的弊案帶來「及時雨」滋養枯萎的收視草地。台灣媒體政評如雷雨,怎能可以少了包括熟悉的罵聲隆隆,以及噴洩四方的口水呢? 阿扁的家,相形之下正在經歷嚴冬吧! 我不知道多少人看到報章標題「檢調搜索,吳淑珍陳幸妤母女相擁而泣」時,會跟我一樣;先楞了下,心軟了些,然後再吸口氣嚴正的皺眉讀下去。 此刻說「同情」,如同這個家庭自稱「無辜」,一樣的讓人沈重難堪。 但世間人情冷暖的過度,確實向來是一場嚴酷的真理。 從阿扁日前因為「拉法葉誹謗案」到法院出庭時的神情來看,此刻的焦煩攻心,既是因為大量來自外界的攻擊,相信同樣也是來自陳家內的哭泣。 改不了老婆對帳戶款項的說法,堵不了女兒對媒體指責的發飆,讓案情更加焚燒。此刻對於人世間人情冷暖的深切感受,阿扁著實「才下眉頭、又上心頭」吧! 我當然一點都不同情陳水扁。 但對於他所正在經歷的「冷暖人間」,畢竟見識了各方多番起伏的生涯所歷,於此卻是令我同樣感受著某種「朔風凜冽」的滋味。 中國人的政治一如過去的山寨,至今向來是一場朋黨聚集、分配資源的境況。 一旦權失人弱,淒涼的何止是車馬稀呢! 我不知道,現在每天還有多少人、或哪些人會「打電話」給阿扁? 蔡英文?謝長廷、蘇貞昌嗎?或者子弟兵馬永成、羅文嘉、林錦昌?或者所謂「扁系」的立委柯建銘或高志鵬? 在這個總歸多少會被監聽清查通訊的此刻,還誰敢打來呢? 甚至,誰還敢「上門」呢? 慰問嗎?商討案情、串供抵禦?運籌帷幄、佈局對抗批評嗎? 特別是那些阿扁曾發派在公營事業機構,坐領高薪酬庸、當過基金會帳房總管的林文淵、龔照勝等人,此刻還護主嗎? 政壇的冷暖在心,向來最熱的,是外界反對的批評攻擊,最冷的,是黨內同志在關鍵時刻的淡漠走避吧! 那個官商各界、絡繹不絕於官邸的歲月,車馬前塵也不過才平掀未久,如今卻是陳家一家人在新購的宅第「新亭對泣」著。 還有那對流落在美國,蹤跡難辨的陳致中夫妻;想必阿扁阿珍多少還是會擔心他們的安危吧! 在這個空氣微悶的午後,薄雨敲窗,一個政治領導人物境況的淒涼稀索,如同我眼前辦公室的落地窗,一片茫然。 人,在權勢中,當初如此呼風喚雨,是因為人本身,還是因為「角色」的差異? 無論阿扁或任何人,終究在那時空機緣的「角色」變動中,促成了一個足以「支配能量」的短暫聚焦位置。 在2000年選舉,因為國民黨連宋分裂,竄出取得政權;2004年因為兩顆子彈,再一次低空勝過。然而,即使維繫了八年的主宰權力的時光,時間一到,再大的權勢依舊如同煙雲瞬間星散。 阿扁還是阿扁啊!但他卻也再也不是那個阿扁了。 即使媒體還忍不住需要「鎖定角色,大作文章」,早先仍想繼續留給阿扁一個台灣政壇的舉足輕重「角色」;但事與願違,老天依舊讓這個虛無的權勢假象活生生的戳破,即使在瑞士方面的查帳公文被耽擱半年,甚至被壓箱搞丟。 阿扁所有能夠「護體」的「角色」都不在了! 當時的「總統」因為政權輪替而不再了!民進黨的「頭號天王」也因為退黨及「選舉經費餘款」爭議而不再了!市長、立委甚至出身的「律師」也因為「知法玩法」的不堪而不再了! 如今在人們心目中的角色,就只剩「陳水扁」這麼一個人,一個輪椅上的吳淑珍的丈夫,一個悲憤異常的陳幸妤以及一個行蹤不明陳致中的父親;還有,兩邊孫子們的外祖父與爺爺。 而一切的大轉換,幾乎就在今年八月八號的父親節過後,情勢開始正式逆轉,陳水扁這一生的「角色」開始大變遷。 其實,我特別想表達的是,台灣人經常是「同情弱者角色」的。 社會中就算那些最遊手好閒的,特別是那些無論任何原因而流落街頭的人,只要確實「境況淒涼」,外界的援助依舊不會間斷。 阿扁現在是「貪腐者」或「弱者」呢? 在藍軍陣營高奏著「反貪腐」的凱歌,政治名嘴們瘋狂於「打阿扁」的題材之際,其實也正加速的把阿扁從「貪腐者」推向一個「弱者」的角色。 除非有更多、更大、更直接的貪腐事證,來支撐這整個輿論全面攻擊的態勢;否則,這一切都只是加速讓阿扁到達「聲望崩潰」的十八層地獄之後,卻又讓他能以弱者的姿態提早投胎,重新回到一個人們眼中與目光的競逐。 如果,吳淑珍真的身體太差而猝逝呢? 如果,陳幸妤真的壓力過大而崩潰呢? 一旦,陳致中人身安全出問題呢? 我並沒有暗示阿扁會出這些「奧步、爛招」,但在這冷暖人間之中向來定律不滅的「翻轉法則」,任何一個「逼人太甚」的情感共鳴,確實足以讓社會觀瞻原有的「正義攻擊」為之一震! 莫忘了!台灣的社會輿情,一直都是因為「善良而健忘」。 民進黨的基層支持者的受傷與復原,也極可能在一念之間而已。 更重要的是,身繫所有金融帳戶洗錢疑雲的吳淑珍,一旦有何萬一,所有真相甚至連同帳戶密款,都將一併沈入深淵。 實在不能不有所防範! 阿扁依靠著權位頂峰的萬丈光芒,不顧台灣發展與社會景氣的冷縮,逕行一步步邁向貪腐,而造就此刻的卑劣慘澹。 然而此刻,輿論批評者若以為同樣誤以為可以仰賴民怨的熱氣可用,逕行的廝罵追殺甚至過度渲染,最終都只是「口對口」將清涼的能量,輸送給政治生涯即將斷氣的阿扁。 阿扁人還活著,媒體上完全是被鞭屍的對待。儘管貪腐的案情,一樣臭不可聞。 這個人世間無論人情冷暖,最終皆是當事者的個人感受。 重要的是「法律調查的結果,與最終的判決」,能夠給予一個超脫於感受之上的歷史真相,成為一種教訓與記憶,陪伴民主的路程繼續前進。 在這之前,對於阿扁,當今政壇自當「哀矜勿喜」。 尤其是國民黨,你們貪腐的胚子與基因,也不過才八年前的事,也同樣是因為黑金貪腐才下台的呢! 此刻國民黨與財團利益團體掛鉤的立委、在兩岸交流情勢中牟取家族事業投資特權的官員,難道不是點名也頗有一堆的嗎? 政治情勢與媒體話題,或許冷暖有差;但政壇貪腐可是「天下政客與烏鴉一般黑」的,並無二致。 政治人物的貪腐真相,沒有「事實或傳聞」,只有「被抓與沒被抓」。藍如王金平亦然,綠如柯建銘亦然。 特別是風雲詭譎、機緣多變的台灣政局,連貪腐的最終結果,也無法預測得失。 阿扁的弊案纏身,儘管傷透綠營基層民心,但「綠不投藍,藍自藍」。毫無疑問的,在民主本質終究擺盪難平的摸索與學習中,阿扁弊案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場,讓台灣政治畫下安寧句點的冷暖結局。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