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17 19:45:49瀏覽625|回應0|推薦0 | |
傻蛋前幾天做夢時夢到自己在當學生,上課.就是一個平凡無奇,有點無聊的夢而已,沒啥意義,也記不得夢裡到底發生啥.不過呢,就是有那種突然靈光一現的感覺,想到一個餿主意來,於是就醒了,把這個突然想到的想法先記在筆記本上,才回去繼續睡大頭覺.這個餿主意是這樣的,我們當學生時,總是有些課程是靠報告拿分數,而不是全用考試決定分數.有些課程,則是以小組方式報告,幾個人一個小組,找主題,收集材料,討論,然後一起交出這個小組的報告.打分數呢,大致上和小組整體表現一致,在台上表現較好的同學可能分數上會比其他組員理想些,但是也就大概如此而已,接近齊頭式的平等.重視分數的學生呢,一則會找容易拿好分數,口碑較好的課程選修,二則是會找出老師興趣上的喜好,在報告內容的取向上設法討得老師的歡心,以讓分數能夠更美妙一些.想想自己以前的經驗,這樣類型的課程,同學不是很混,就是很投入,只不過,那種投入往往也只是要討得老師的好評,抑或是自我膨脹性的滿足,架式十足,但毫無內容.許多人認為唸書是枯燥無趣的,傻蛋也是能體會這種感覺的,狗屁的課程,狗屁的老師,狗屁的報告,真是浪費生命. 就是分組報告,引起傻蛋靈光一現.小組報告,通常有的成員比較混,而有一兩個主力出力特別多,付出的心力往往不是很平衡,而和獲得的分數,並不是緊緊相關,只要遇到好組員,就能搭順風船拿高分混過去啦.傻蛋唸大學時是只求及格,覺得沒意義的課程不會為了多拿幾分而花時間去背書準備考試的傢伙,但是依傻蛋的觀察,重視分數的人是很多的,當然有的是避免被二一就好的那種重視分數,不過一般來說積極的好學生,大多很重視分數就是了.給分給得爽快的通識課程,就算所有人都認為毫無營養,選課時也是最搶手的,95分以上的分數對拉高總平均的效果可是不小哩.是的,其實大學的課程,學習效率往往很差,畢竟那是神聖的殿堂嘛,不可以去質疑它的偉大,所以,小組報告齊頭式平等的給分,又或是為了分數而扭曲學習動機,都是很平常,不會引起外界關注的.其實教育這回事,壓根就不是從學習的角度上開始的,重視的也不是學習上的效率,而只是照著傳統,進行那神聖的事業罷了,而引導學生思考,重視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甚至會考慮學生畢業後就業方面的需求,那是好老師出於良心會做的事,能遇到好老師要算你走運,不過,這些好老師未必會著厚臉皮給你漂亮的分數,學習認真,也學得扎實,或許有90分就是一種很高的肯定了,對腦袋裡頭只有分數的傢伙來說,大概只有分數這回事,學習又算什麼呢?如果說教育是為了啟迪學生,提升他們的程度,以提高他們的競爭力的話,那麼學習的效率,應該要是放在一個很優先的考量位置上才是,課程的設計,課程評鑑的方法,甚至學生的成績給定標準,都應該要符合教育的目標來做配合吧?現實上,不是這麼一回事的,所謂的學習,或許有很大的一個成分,只是一場遊戲,家長的虛榮,分數上的競爭的榮譽感,或許比學問本身還對學生構成誘因吧.廢話一堆,那麼又是現什麼靈光?就是現這堆廢話嗎?當然不是的.上頭是個引子而已,只是引子. 來,我們做一件事情,都要先把目標弄清楚,然後才能依循這個目標,不斷努力尋求改善之道,來做得更好.先假設一下,我們對教育的目標,是真正要把學生的整體水準有效率的給提升起來,而不是依循傳統那一套神聖方法,進行偉大的-遊戲而已.這個範圍很廣,我們就縮小一下,僅針對分組研究報告形式的作業給分這個議題,來構思其中可能存在的有效率作為吧. 首先,我們必須先認清事實,老師與學生都是有誘因,有動機的,他們很少會為了什麼神聖的使命,而去做違反他們自身利益,這種毫無誘因的行為.現實面來說,他們都是有欲望的.學生呢,有一群積極的學生,他們努力的目標似乎就是分數,而這個分數是零到一百分,不同科目的分數可以做加權平均,甚至有些研究所推薦甄試的入門標準,就是學業的平均分數.所以分數就是學生的誘因,想引導學生的行為,這或許是唯一一項有效的籌碼. 再來就是,分數的公平性,是否反映了學生學習的成效,而不僅是學生得老師歡心的程度.研究報告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事實上脫離基礎教育以外,大多數的學問都沒有什麼標準答案,自然科學也是不斷隨著時代在進展著,而社會科學更是自始至終都是模糊的學問.要學生思考,就不能排除研究報告型式的作業給分型態.現代社會講究分工合作,分工可以提高生產力,所以分組報告的型式,除了課業本身專業領域知識以外,還能訓練學生分工合作與溝通協調的能力,透過討論更可以發現彼此之間的盲點,是一種很好的學習型式.這只是一種理想化之下的狀態而已,在台灣的學術風氣上,熱衷分數比熱衷知識的多,愛玩的或許又比愛分數的還多,透過小組討論以激發學生的思想?這真是狗屁不通,通常就是去搜尋引擎上找個像樣的東西打包打包來交差就好了,而真正擅於考試拿分的人,則自然會培養出一種本能,觀察老師的喜好,做出會讓老師給高分的表現來,這同樣是不需要什麼深度思考的動物性行為,只是從背書考試換個型態罷了.當下學習效果與分數有多少正相關?若有心人想做這樣的研究,相信結果會是很難看的,如果真的把學習效果看待成提升學生競爭力上來看的話.這是一種制度下與文化風俗上產生的無效率,不能用一個學生或老師太混就給它一筆帶過,畢竟,愛分數的學生可是燃燒他們的生命在拼分數,而愛玩的學生也是極盡他們所能的在玩樂,人都是跟著對自己有效的誘因,無不豁盡全力的在努力求生存的.動能絕對是有的,只是投注的方向未必遵循教育的目標在走而已.有能下手的空間嗎?可以想想看吧? 就是這個問題讓傻蛋睡到一半跳起來.可能的答案太多了,只要不拘限於傳統習慣的話.傻蛋想到的是,把訂小組研究報告的分數的主導權,交給學生自己決定,分數要如何分成.是的,讓他們自行決定分數該怎麼分,如果一組有五個人,但有一個人擔綱挑大樑,他們可以自行達成協議,那個獨挑大樑的傢伙分數應該要拿比較多些,假設這組得分是滿分一百,或許另外四個人只得九十,而主將得分則是一百四十!當然,如果報告佔總分的成數是全部,那超過一百分也只能是一百分了,多出來的四十分是浪費,那麼,如果這個小組的得分是六十,結果就會是,其他四個成員的得分是五十四,而主將則是八十四分.重點在於,把主動權扔給學生.甚至,組員的選擇,傻蛋也很邪惡的認為,可以考慮用抽籤的方式隨機產生,接著呢,讓學生自行去決定如何分工與討價還價,只有所有組員都同意分成的比例,並書面寫下分工的方式與範圍並簽名以示負責,這個約定才成立.如果組員間無法達成協議,那就用齊頭式平等的比例配分,只不過,分工合作,溝通協調也是一項學習目標,無法達成共識表示這方面是不合格的,實際小組報告所得分數,會再打上七折,嗯,滿分的小組報告最後每人就只有七十分,這是懲罰性的扣分. 這個設計就像遊戲一樣,考驗人性的設計呢,首先,如果工作分配不平均,則勢必有些人的分成比例要低一點才行,於是,必須要進行談判,到底比例怎麼訂,才符合小組團員的整體利益.如果小組無法達成共識,整個小組最後八成會不及格,所以必須達成共識,所以,佔有優勢的一方,也必須適度的退讓,過度貪婪會玉石俱焚.再來,實際上分工,付出的較少的一方,如果要以相當平均的比例配分,則他必須要有覺悟,要多投入一些心力,才不會成為一個可恥的存在.最後則是,把協調後,最後分工的方式寫下來,議定的配分比例,讓眾人簽名確認.這代表,在這個小組合作上,每個人都是負有責任的,當然,也是有貢獻的.訂的是遊戲規則,怎麼回應則由學生自己做決策,分數掌握在學生自己手上的.不覺得這樣也挺好玩的嗎?而且,很少有學生會拿自己的成績開玩笑,除非遊戲規則有漏洞可鑽,否則只要老師有用點心,學生想混還不容易呢!如同企業的運作一般,分工的計畫訂下來,每兩週要記錄目前工作執行概況,以及每個人完成的進度,學生若想要敷衍作假,其實是非常容易看出來的,不是嗎?把企業運作的方式搬到學校裡頭,為了提升學生的競爭力,和溝通合作的能力,傻蛋如果是校長或是老師,肯定會這樣玩的,先從小地方實驗,沒有不良效果的話再擴大範圍,這是傻蛋認為依循提升學習效率的目標而採取的措施,這個還沒有精細的實驗過的想法未必然對,但不值得試試嗎? 作夢只是個起頭,其實傻蛋只是結合經濟學的市場效率的概念,試著設計一個能利用市場效率來達成特定目標的方案而已,這其實是一個很適合做經濟學研究的實驗題材,如果目前沒有人已經做過同樣的事,像這樣的題材做成的研究論文應該可以登上國際期刊,嚇嚇西方世界那些漿糊腦袋的學者吧?人類一切行為的源頭都是人性,能操作運用得好,很少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的,當然,前提是要能正視現實才行.只要立意良善,就算手段乍看起來好像有點邪惡,但是只要目標能夠達成,那結果就是好的啊!人的本性牽引人的動能,如何有效驅使這股力量在善的方面,創造多數人共同的幸福,而不是把力量都放在猜忌與掠奪上頭,這可就是人生的智慧了!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