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25 01:20:00瀏覽371|回應0|推薦0 | |
最近還蠻熱門的文創產業促進計劃,一切還是進行式,傻蛋這只是依據目前看到聽到的做一下目前形勢的分析,或許還有我不清楚的環節,所以閱讀者請把本篇評論當成是參考參考就好,是非對錯還請自行判斷唷。既然這麼說了,下文會講得比較直接一點,如果您所站的角度是死忠支持現在的政府且無法容忍任何對現有政府不是那麼有利評論,建議看到這裡為止,否則只是浪費時間唷! 文創產業,就傻蛋的認知可分為兩個不同的領域,一個是教育學習方面,另一個是視聽娛樂方面,傻蛋認為台灣尚大有可為的是前者,而政府著眼對象則集中在後者。就來看看後者吧。 現在政府的執行能力,給傻蛋的感覺就像是在打三國志策略遊戲的玩家一般,用很輕鬆且帶著妄想的態度在做內政開發。策略遊戲的內政開發大抵就是,執行的內政擔當人員,使用一定的資金,然後依據投入人員的政治能力以及資金多寡,決定執行的效果。超簡單的,只要挑政治力高的擔當人員執行,那就沒問題了。咱們那群政治官僚與文官系統大概還認為自己的政治力就算沒有八十,也有個六十吧,只要花錢下去,大概的照一般習慣的看法做好樣子,就會有效果了,如果沒有效果,那是大環境的錯,或是人民的錯,自己是很優秀的,不會有責任的。嗯,如果是這種心態,那以電玩遊戲的角度來評量這些個人物的政治力的話,正確的數值應該是在二十以下,是那種花大錢效果不彰,花小錢全無成效的垃圾文官。這樣批評會太過苛刻嗎?不,很剛好而已。客觀的政治能力是以實際執行績效來分析的,花了錢投資,若能科學的排除掉環境與景氣等外在因素的話,絕大多數的政治執行是沒有正面成效的,因為這些人大概不是以政策有好的效果為目標,要不是行規避責任的守法公務員作風,再來就是為自己利益最大化打算的一般政客了。反正藉口多得很,短期對自己方便的辦法多得是,犯不著為了國家資源運用的更有效率,而以吃力不討好的長遠眼光認真看待事情。那些個產官學界的專家們,給傻蛋的印象就是像在打電動般十分便宜行事,幻想自己的政治力還不差,但其約當政治力根本是廢柴的一群混帳。 以上論述,是個人的臆測,都是傻蛋自己的推論而已。是以什麼觀點,傻蛋將這些個專家都當成廢柴一般看待呢?其實這些個政策的每句話,每個觀念都可以仔細的檢驗,這個專家提出的方法,動機是什麼,這樣實行大致的效果又是如何,是否會激發生產性的反應,抑或只是單純的做利益的重分配而已。這些判斷都是主觀的,傻蛋的判斷方式是靠經驗,分析一件事,做出自己的判斷,事後再依結果明白後再自行修正自己分析的方式,是的,沒有做繁文縟節的科學化記錄或統計(又不是吃飽太閒),準不準自己心裡有底,反正就專業的角度來說也稱不上科學,要像西方人為了一個科學的原則而花大錢做研究來解釋一項事情,大多數的情況下是不值得的。話說如此,還是用科學一點的方法來審判傻蛋這個分析的方式,是否有問題吧。 傻蛋這方面的訊息,是來自前一陣子看中時的社論,以及今天下午五點時看中視那個會討論政策問題的節目得來的。大致上給傻蛋的認知就是,我們有文創的人才,業者,但是這些人需要政府的幫助才能成長茁壯,因為他們號稱懂得製作產品,但不懂得籌資與行銷,需要政府協助。另外也在熱烈的討論應該用什麼樣的手段來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是用稅負的優惠,還是對業者的直接補貼,抑或是像之前消費券般的文化體驗券方式,來促進我們文創產業的蓬勃發展。這些個專業的言論,聽得傻蛋無名火起。如果施行這樣的政策產業就能發展起來的話,那還真像是打電動一般的輕鬆啊,只要錢丟下去成果就出來了。這些人有想過,他們想扶植的文創產業,本質到底是什麼嗎?要做到創意兩字是不難的,大家互相稱讚彼此的創意,這真的超簡單,這種創意其實到處都是,沒什麼稀奇。但是創意要有讓人掏出口袋的錢來消費的價值,這樣的創意才有辦法形成事業,才具有商業價值,才能提升國家競爭力,這和前面提的那種膚淺層次的創意是雲泥之別的。傻蛋認為那些高喊創意者,大多是屬於前者,那種輕鬆,只要稍微靈機一動,大家互相捧捧的無價值創意。判斷方式是這樣的,一個作法如果要創造價值,那就要看它是想以什麼道理來創造價值,如果創造價值的那些個道理全是錯的,這個作法就不可能因之創造價值出來。事情總是交錯複雜,我們往往很難能確認所有預想創造價值的道理會全部無效,我們不可能知道得那麼多,只能憑大概的感覺而已,但是,如果連個像樣的道理都沒有的話,那創造不了價值就是顯而易見的結果了。像樣的道理,像是提供改善的誘因,或促使良性競爭,抑或是解決利益衝突造成的限制之類的,就蠻實在的了,如果是因為有補助所以產業會提升這種狗屁邏輯,那唬人的成分大些。之所以把這群專家通通當成混蛋,就是這個緣故,只會談及一些技術性上的議題,但從哪裡創造價值呢?我看唯一一個可能的答案大概就是,這些執政的傢伙還有那一群學者專家們,把自己當成是神的使者,會有絕對的好運幫助他們完成他們的偉大抱負吧,一群做白日夢的傢伙。 只是單純的罵,就淪為政治口水文了。傻蛋不寫政治口水文,這裡就來分析這些文化創意產業,到底應該怎麼振興法。 先定義好這裡要提的文化創意產業範圍。舉凡電影,戲劇,動漫,音樂,傳統民俗文化的表演等等都包含在內,我想這也是政府所針對的主要對象吧。那些學者對遊戲產業應該是沒太大好感,這裡就將其排除於範為之外吧。來,這些產業,要產生價值,道理何在?為了某些人所謂的藝術文化,而讓另一群不感興趣的人要去進行消費,這是絕對不合理的,如果要談藝術的話,如何欣賞藝術,應該交由人們自己去判斷,為了少數喜歡歌劇或古典音樂的人把大量國家資源投入補助相關業者,這是違反公平正義的,交由市場決定才是有經濟效率的辦法。所以,藝術兩個字,當成藉口很好用,但要拿來做為分析評估的依據的話,只會產生純然偏頗的結果。要當成產業,就必須要考慮,需求如何自然的產生。拿成功的外國產業來看好了,Hollywood的電影,日劇韓劇,還有日本的動漫產業,這些都是成功打入世界的文創產業吧。台灣若要在這些產業與這些領導者一較高下(與其花錢培植沒有外銷實力的產業,還不如拿去發消費券算了),需要什麼條件?要有好的劇本,好的故事,說到底,能吸引人的小說作品必須要先出來,沒有好的故事,花再多錢搞些自戀的號稱藝術作品來,也不會有人買單的。要製造能外銷的故事,要不就是小說的水準夠國際級,翻譯成外文版本一樣有本事能賣得嚇嚇叫,這應該要靠天才吧,要不就是要深入瞭解其他國家的人民的想法,充分鑽研國際市場喜好,放棄所謂絕對藝術的堅持,以國際級的通俗化角度,採高度專業分工的方式,來製造所謂的故事內容。前者可遇不可求,是不需要扶植的,而後者與台灣的國情不合。台灣目前似乎不具備發展文創產業的條件,新的思想,看外國人吧,什麼都要等外國人搞出來以後,我們才在後面跟著學,自己不愛思考,老喜歡等別人給答案,這樣的社會風氣要用文化創作行銷世界是癡人說夢的。隨隨便便就想要人花錢買單,這是只有政府官員的豆腐渣腦袋才想得出來的主意,雖然這樣批評是很不爽啦,但既然傻蛋自己說這不是政治口水文,那就以逆天為前提,想想如果非要扶植這個產業,應該要從哪裡著手吧。 先從簡單一點的來看吧。傳統文化,諸如歌仔戲之流的產業,如果要登上國際舞台,成為產業支柱,應該怎麼扶植。企業化的管理是可以考慮的。首先,編劇的部分,必須更加提高專業度,像是歷史類的戲劇的話,細節必須更加講究。深入研究歷史是可以創造話題的,也可以豐富傳統戲劇的內涵。而這個行業的領導人物,也應該要多多瞭解外國文化,如此,才知道要用什麼角度把中國文化介紹出去,對方比較容易接受。如果只有一個明華園的話,稱不上產業的。總之,精緻化與專業化的程度必須有更加突破性的進展,或許國內需要更多好的場地吧,以百老匯那樣專業的歌劇為目標的話,可以再提升的地方相信還有不少,產業規模是有機會可以擴張的。對傳統文化內容產業來說,中國文化就是很好的宣傳了,專業的經營管理的欠缺或許才是這個產業凋零的主因,或許,問題就在對傳統太過固執的關係吧。可以從歷史上找答案,整合歷史的專業,這個行業的方向還算容易推的了,只不過,已經萎縮掉的產業如何再擴大,這才是問題的所在吧。 真正一流的國際級創作也是一條路。創作可以帶動戲劇,電影,甚至是我們很想學的日本的動漫業。真正一流的小說,是一切的基礎。靠天才的出現,固然是可遇不可求,但是製造容易孕育創作人才的環境,卻是可以努力的。首先先來談談,什麼是好的,一流的小說吧。有一種角度是,得諾貝爾獎的那種很藝術的作品,另一種角度則是,能得到一線書評大為讚賞的好作品。逛逛亞馬遜的網站,答案其實不難找的。好的小說,背後必定有深刻的哲學性想法支撐著,運用故作藝術的手法,例如順序錯綜的敘述手法之流,那只是風格,如果背後探討的主題沒有辦法讓人覺得佩服的話,那就只是耍花腔的垃圾作品而已,而擁有想法深刻而能夠觸動人心的主題,就算布局手法通俗,也無損其價值。偉大的作品,關鍵就在打動人心罷了,就算是暢銷的金庸武俠小說,裡頭也是埋了許多在當時罕有的深刻想法在裡面的,所以少年讀金庸只會在那比誰強誰強的,年紀稍長再讀一次的話,還能讀出些不同的韻味來。現在很少有這樣深度的作品了。這是風氣問題。寫小說,甚至是漫畫的劇情,後面都要有個底子在,這個底子可能是探討某些一般人可能有點認同,又或弄不太清楚,又或會引發強烈共鳴的主題,這個底子就決定了這部戲的深度。台灣戲的問題就是,這個底子的同質性太高,概念簡直可以用陳腐來形容,沒啥內涵的價值觀與態度,只想靠灑狗血和一些技術性的手段提高他人的評價,行不通的。沒有想要表達的深刻想法,整部作品就沒有靈魂,沒有靈魂的作品只是二三流之作,大量扶植只是製造垃圾而已,思想保守,沒有真正高貴純潔的靈魂,空有技術也是徒然的。想要製造適合孕育一流作品的環境,一方面可以鼓勵小說創作,但是這方面的效果是有限的,二流作品,想要多少都有。若真的想要促進文化創意的發展,就必須進行思想的改革。將填鴨教育整個重建,營造鼓勵思考的氛圍,是基本的方法,但是現在的台灣不可行。因為當權者還是骨董腦袋,廣大的菁英份子都是填鴨文化的產物,要人否定自己,推翻自己,然後任由後一代站在自己頭上,這想也是不可能的。去填鴨之毒,要先由成人開始,有了成效,才能普及到整個教育。思考,討論要先形成風氣,一切要從成人教育開始。成人教育,嗯,講到這個好像有點超現實主義了?促進思考的風氣,這壓根部符合腐敗政治的利益,所以才會無法施行的,方法,多得是,寫了太占篇幅啦! 最後一個方案,就是真的把文化創作事業,當成一個產業在經營。某部漫畫的作家,創作出了一個不錯的作品,吸引了大量的讀者,然後呢?繪畫風格是一開始決定的,主要的創作者,主要的職責反而是決定劇情。所以擁有繪畫才能的人,不一定能成為漫畫家,有創作才能的人,也不一定能成為漫畫家,必須要兩種兼具,才能成功。再舉一個範圍外的例子,製作遊戲,要會開發軟體,也要會設計劇情和遊戲的架構,早些年代,一個高手可以搞定一個遊戲,甚至連音樂都包了,好厲害啊!真是個英雄,不是嗎?當成產業在經營的,就不能依賴英雄了,而是要靠分工,盡可能將所有人的長處做最大的發揮,充分運用團隊合作,來進行創作。這得要要打破個人主義。立志成為漫畫家的人,很難將編劇大權交給其他人負責,這是人性,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漫畫產業就起不來的。從已經寫成的小說來發展漫畫,成功率反而比較高,就是這個道理啊。國內的漫畫人口是很多的,但是市場幾乎全被日本佔完了,原因就是人家的東西好,台灣市場小不是藉口,以日式漫畫家為目標的人其實也不少,這個產業該怎麼弄起來呢?編劇是具有專業性的,怎麼樣讓劇情緊湊有其大概的道理,若能設計不同的分工方式,例如漫畫家雖主導劇情的走向,但是劇情的安排則是由專業編劇協助處理,或許能有進展也說不定?第二個以產業的角度來經營的好處是,可以集中資源,達成規模經濟效果。中立的研究機關是可以找到其扮演重要角色的。首先是完善的市場調查,消費者行為研究,不論是小說,漫畫,還是戲劇,瞭解實際運作的情形。規模太小的話,就只能靠直覺了,而人往往容易犯大頭症,妄想一個很美好的樂觀情況,等發現事情不對勁時通常來不及了。文化創作產業如果想要蓬勃發展,甚至連行銷管道都必須要有良好的管理,同樣的,規模經濟就很重要了,太小的獨立業者會因資源不足而不得不粗曠的管理(雖說台灣大多數產業的管理水準都差不多啦),這也影響競爭力甚巨。專業分工與規模經濟,這些都是很簡單的觀念,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共同創作的風氣還不高,產業的專業分工程度也還很有限,輔助性質的專家市場似乎還不存在,建立一個事業就必須要找齊所有必須的人才,這,通常就得開始打馬虎眼了,又哪有產業的高度呢? 最後再罵一句。像傻蛋提的這些想法,基本上都不算是什麼新穎有創意的見解了。文化創意產業必須要有想像力,才有可能創造價值,如果傻蛋提的這些個產業型態都還能讓這些專家學者想像外的話,這些人打算亂花錢進行資源浪費與財富的移轉,而不會有任何正面效果,那就不會意外了。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