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3/03/05 21:52:30瀏覽266|回應0|推薦0 | |
新聞 根據中外媒體報導絕不造假,隨時更新
選材 與股、匯、債、油、金等有關政經時事 眉批 為個人觀點,力求客觀、但不刻意平衡 (瀏覽計數器故障無法同步及自動,反映多次未果,網站技術有待加強!) 230311(週六) <美盤後/週六政經> 道瓊-1.07%、那指-1.76%、標普-1.45%、費半-1.90%、台積電ADR-1.83%;美元104.64-0.61%、台幣清晨美收盤時報收30.843貶值-0.06%;布蘭特原油82.64+1.32%、黃金1872.70+2.02%。 非農遠超預期但失業攀升 最新公布的二月份非農新增就業31.1萬人,遠超市場預期的20.5萬人,但失業攀升且薪資成長放緩,失業率自一月的 3.4%攀升至 3.6%,數據憂喜參半,但未能解除投資人對 Fed 加快緊縮步調的擔憂。 矽谷銀行遭停牌由FDIC接管 市場焦點已從非農影響轉向美國銀行業的消息面,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繼週四崩跌-60%後,週五盤前再跌逾-60%遭到暫時停牌,但風波正蔓延至其他金融公司。恐慌指數 VIX一度飆高至 29,資金湧向債券避險,銀行股續崩。 眉批: 矽谷銀行週四被迫賤賣手中債券來籌措現金,巨虧18億美元,目前已由FDIC接管,FDIC則創建"聖克拉拉存款保險國家銀行",負責管理受保存款。外媒整理出還有十家銀行也顯示出類似的危險訊號。 事實上該銀行經營得並不差,在美國銀行業排名第四十,但股價卻是前十左右,只是過度保守,將超過50%的資金投資在債券,而非一般銀行做的融資及原本主營的風投,當 Fed不斷升息,短期市場利率走高,利息成本提高的速度比營運資產所產生之收益更快時,造成淨利差縮小,如能熬到債券到期的話仍可能會賺錢的,因為購債時一定有折價,所以不但有價差利益還有利息差的收入。不過,這案子也說明有時太保守不一定是好策略,遇到大環境改變就難以因應,其實我們也常犯同樣錯誤。 矽谷銀行倒閉無系統性風險 矽谷銀行揭露鉅額虧損且增資失敗後,短短 48小時內就宣告倒閉。外界擔憂矽谷銀行倒閉將成為下一個金融危機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財政部長葉倫週五強調美國銀行系統仍然充滿韌性,同時華爾街分析師也淡化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 沙伊恢復邦交 在中國居間斡旋下,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兩國高階官員在北京舉行為期四天的未公開談話。根據三方聲明,兩國同意恢復外交關係,在兩個月內重啟大使館和使節團,以及重啟 20 多年前簽署的安全和合作協議。 沙國持續知會美國在北京的會談過程,但美國沒有直接參與。白宮國家安全局發言人柯比表示,華府支持雙方關係進展,以促進葉門戰爭結束,但伊朗是否會履行義務還有待觀察。 柯比還說:"這與中國無關。我們支持所有緩和該地區緊張局勢的努力,我們認為這符合我們的利益,也是我們透過威懾和外交有效結合的努力。" 眉批: 很酸! 230310(週五) <美盤後/台盤前及盤中> 美股大崩盤 非農就業報告發布前,市場避險情緒濃烈,許多投資人擔憂即將到來的報告可能促使聯準會鷹派升息回歸,美股主指週四開高走低。 銀行股血崩,Silvergate暴跌逾-42%,SVB Financial則狂跌超過-60%,創1998年來最大跌幅。 拜登公布始於今年十月 1 日的2024財年預算,總規模達 6.9兆美元。 美國一至二月企業裁員數創2009年來新高,其中科技業佔全部被裁員人數18萬多人的三分之一以上。 加拿大央行週三將關鍵隔夜利率維持在4.50%,成為第一家因通膨放緩而暫停緊縮政策的主要央行。 道瓊-0.18%、那指-2.05%、標普-1.18%、費半-2.00%、台積電ADR-2.15%;美元105.28-0.36%、台幣清晨美收盤時報收30.825貶值-0.27%;布蘭特原油81.56-1.04% 連續第三日下跌、黃金1835.55+0.93%。 日元在日本銀行總裁黑田東彥任內最後一場會議前上揚,終止連三貶,升值+0.34%。 期指-148點以15618開盤,有點壓力。上行先看15673,再看15695;下行先看15594,再看15576~517。 台股今日在開跌-41.37點後,爆量下殺直洩-200點,今天不妙。下週金管會例會,我看國安基金現是想退都難了,我一直說過度政治考量,反而失去國安基金護盤的功能;操盤手阮清華本是資深且能力不錯的,這次恐怕得替政策背黑鍋了。 期指破15517,如再破507,將看499~475;如再破,今天很有可能,那就看460~422,應不致需看379才對。 習近平順利連任 中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今天上午表決選出新一屆國家領袖,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以 2952 票贊成、0 票反對,順利連任國家主席和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成為共產黨 1949 年建政以來,首位三度延續"三位一體"(總書記、國家主席、軍委主席)的中國領導人,這意味著習近平將可無限期續任國家主席。 同時,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也以全票當選國家副主席,中共政治局常委趙樂際則當選為人大委員長。 中國通過機構改革方案 中國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全體第三次會議,10日表決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草案。其中,贊成票共有2951票,反對 1 票,無人棄權。這些改革將延續習近平的全局戰略,鞏固他自己和擁有近9700萬黨員的共產黨在中國社會的中心地位。 <台股期/陸港股盤後> 亞股今日全面跳水,台股也失守5、10日線及月線,重挫-244.46點或-1.55%,收在15526.2點。三大法人合計賣超-298.65億元,其中外資連三賣重砍-215億元,而不出意外只投信力挺台股,買超+18.32億元,寫下連15買紀錄,本週累計下跌-82.22點。 期指最高最高15624、最低15452、收15481,暴跌-1.81%。 陸、港股低開低走,全日窄幅震盪。上證指數跌-1.4%,深成指數跌-1.19%、創業板指數跌-0.1%; 恒生跌-605點,恆生科技跌-3.8%。 台積電二月營收-18.4% 受終端需求持續疲弱,及客戶進一步庫存調整影響,台積電今日公告二月營收1631.74億元,月減-18.4%,年增+11.1%,為近一年低點,但仍為歷年同期新高。 新加坡加入購金行列 隨著美元近幾個月走軟,全球各國央行一直在增持黃金,而散戶買家也加大了購買力度,以抵禦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和通膨加劇的影響。 新加坡金管局發言人表示,截至一月底,金管局的黃金儲備490萬盎司增加到640萬金衡盎司,即199噸,總價值為45億美元。 官股護盤金額創今年來最高 台股今天帶量下挫暴跌,官股券商連續三天進場護盤,且買超金額天天增加,短短三天內已砸約102億元穩盤,僅今日即斥資約70億元,買超金額創今年以來單日之冠。 眉批: 很好奇國安基金在其中出力多少?如果今晚的非農又爆表,不知下週還會護盤嗎? 230309(週四) (今天的<美盤後/台盤前及盤中>又不見了,正聯繫客服中) <美盤後/台盤前及盤中> 道瓊-0.18%、那指+0.40%、標普+0.14%、費半+2.67%、台積電ADR+2.23%;美元105.66+0.04%、台幣清晨美收盤時報收30.742升值+0.03%;布蘭特原油82.42-0.83%、黃金1818.70+0.04%。 明天的非農就業數據以及下週公布的通膨數據將成為升息幅度的關鍵。 <台股期/陸港股盤後> 市場聚焦週五的非農就業數據,多頭陷入觀望,台股今日開高走低,但跌勢有限,加權指數終場下跌-47.54點或-0.30%,收在最低15770.66點,險守5日線,成交值2520.71億元;外資連兩日提款逾百億,累計賣超近283億元。 期指最高15862、最低15751、收15766,-0.12%;但外資留倉僅少-340口、散戶看多從2.12%增加至7.65%(反指標)。 荷蘭政府準備限制部分晶片製造設備出口,阻止中國獲得關鍵半導體技術。滬指跌-0.22%、深成指跌-0.16%、創業板指跌-0.21%;恒生跌-0.63%,恒生科技大跌-1.46%。 非美貨幣互有升貶 新台幣兌美元台北盤匯率歷經昨天重貶後,今日持續走疲,摜破30.8元關卡,以30.81元作收,貶值-2分或-0.06%,為連三貶,續創三個多月以來新低。亞幣互有升貶,日元強彈+0.49%、人民幣也小幅走貶-0.16%;歐元升值+0.12%。 陸委會恢復大陸十個城市航線 陸委會今日宣布,在兩岸疫情風險可控下,規劃開放十個定期航班航點,分別為深圳、廣州、南京、重慶、杭州、福州、青島、武漢、寧波、鄭州,三月十日起實施。 初領失業金人數增加 美國勞工部公布最新失業金數據,上週經調整後初領失業金人數報 21.1萬人,高於市場預期的 19.5萬人,較前值 19萬人增加 2.1萬人,創去年十二月以來新高。與此同時,上週續領失業金人數也攀升,數據表明吃緊的勞動力市場有所鬆動。 儘管初領失業金人數激增,但就業市場依然強勁。 230308(週三) (本想改變版面順序,竟遺失週日、週一的內容) <美盤後/台盤前及盤中> 鮑爾在聽證會上警示鷹式升息可能回歸,銀行股慘崩,大型科技股哀鴻遍野,美股主指週二一路下探;兩年期美債殖利率自2007年來首度升破 5%,十年期美債殖利率比兩年期美債殖利率低約103.50個基點,為 1981 年九月22日以來首次跌穿-100個基點整數位心理關口。 華盛頓郵報引述三位美國官員說法報導,美國最快將在本週五取消對中國旅客的新冠檢測要求,這項決定是在中國病例數下滑的情況下所做出。 道瓊-1.72%、那指-1.25%、標普-1.53%、費半-1.08%、台積電ADR-0.81%;美元105.62+1.28%、台幣清晨美收盤時報收30.750貶值-0.52%;布蘭特原油83.11-3.65%、黃金1818.05-1.78%。 今日台股必然開低,果然期指-148點以15725開盤,鮑爾放鷹固是主要因素,但前幾天分析15850上方壓力也是原因。預估向上先看15779,再看15802~819,如破再看884;向下先看15699~682,再看622。 今天週選結算,因為跳空開低,結算在750~850間還是有機會。 鮑爾暗示三月升息兩碼 聯準會主席鮑爾3/7~3/8一連兩天出席國會聽證會,他在首日聽證會中表示:"目前的趨勢表明聯準會抗通膨工作尚未結束,如果整體數據顯示央行有必要加快緊縮政策,將準備加快升息步伐。" 並暗示三月升息兩碼成聯準會考慮的選項,而且終點利率可能高於先前預期。 高盛上修終點利率預測至5.50-5.75%、貝萊德估達 6%。 眉批: 還需持續關注今天鮑爾講話,這禮拜還有非農數據,不平靜。 油價六天來首次收低 由於中國進口數據疲弱,以及鮑爾的講話提高更積極升息的可能性,原油期貨價格週二六天來首次收低。 更高的能源價格意味著更高的通膨,而更高的通膨意味著貨幣政策將更收緊,反過來會提高全球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因此對油價構成壓力。 美債殖利率曲線惡化 鮑爾週二警告終點利率可能高於預期之後,美債殖利率曲線惡化,兩年期和十年期美債殖利率差距擴大至103.5個基點,這個關鍵經濟衰退警鐘發出逾四十年最響亮的警告。 中國不再保留銀保監會 備受各界關注的"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週二(7日)出爐,改革內容包括中國將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化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證監會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統籌推進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改革、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加強金融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統一規範管理;把央行對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團的日常監管職責、有關金融消費者保護職責,以及證監會的投資者保護職責,劃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 <台股期/陸港股盤後> (內容遺失) 230307(週二) <美盤後/台盤前及盤中> 美國公布規模約 520億美元的"晶片法案"補助細節,商務部長雷蒙多週一稱,放棄股票回購五年的企業將優先獲得補助。 外媒報導,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計劃四月初在加州會晤蔡英文,而不是台北,避免刺激北京。 投資人等待今晚台灣時間約 23:00鮑爾的國會證詞以及就業數據,美債殖利率回升,市場漲勢遇阻, 道瓊+0.12%、那指-0.11%、標普+0.07%、費半+0.11%、台積電ADR-0.23%;美元104.29-0.32%、台幣清晨美收盤時報收30.590貶值-0.08%;布蘭特原油86.26+0.50%、黃金1850.95-0.36%。 期指+14點15786開盤,綜合各項數據,外資多單減少、反指標稍升,但P/C R.達131.29%,今天應是高檔震盪收小紅或小黑的走勢,但開盤的最高僅為開盤+4,預示下行空間很大,除非9:30以前補回來則將上漲。預估上行先看15825~831,如破再看15856;向下先看15745,再看675~658。 <台股期/陸港股盤後> 台股續創近9個月新高 台股今日多方攻勢再起,台積電、聯發科、台達電聯袂拉動攻擊,加權股價指數上漲+94.38點或+0.6%。 期指比預期強很多,或因受大盤影響。最高15894、最低15750、收15873,+0.64%。 陸港股同步下跌 中國出口持續下降,顯示國際市場貨物需求疲弱衝擊,三大指數同步大跌,滬指跌-1.11%,失守3300點關卡;深成指重挫-1.98%、創業板指重摔-1.97%。 恒生指數跌-0.33%,恒生科技指數跌-1.31%。 <國內外政經> Libor升破5% 15年來首見 全球主要放貸指標三個月期倫敦美元同業拆借利率(Libor)週一(6日)升破 5%大關,為逾 15 年來首見。Libor上漲+2.4個基點至 5.008%,為2007年十二月以來最高。 主因是交易員預期 Fed 最終利率會升至更高水平,而且 Fed 將維持該水平的時間會比之前預期的要來得更長。 眉批: 大多數貨幣的Libor已在2021年底結束,但監管機構決定將一些以美元計價的參考利率有效期再延長 18個月,直到今年六月三十日,未來以有擔保隔夜融資利率(SOFR)接替以美元計價的 Libor。 五區國稅局女力當家 財政部今(7)日宣布賦稅體系高層人事調整,在台北國稅局局長宋秀玲升任賦稅署署長後,其遺缺改由中區國稅局局長吳蓮英升任,中區國稅局局長則由樓美鐘升任;加上北區國稅局局長蔡碧珍、南區國稅局局長盧貞秀、高雄國稅局局長李怡慧,全由女性掌理。 李強將擔任國務院總理 現年63歲的李強預計接管李克強的職務,擔任中國國務院新任總理。 據路透社報導,去年在李強成為高層二號人物之後,習近平開始將防疫工作交給擔任中央防疫領導小組組長的李強,並由他主導了十一月11日所宣布的新防疫政策,快速鬆綁限制。 在調任北京之前,李強是上海市委書記,並主導了殘酷的上海封城而遭受民間指責,但並未妨礙他成為政治局二號人物。 領導層觀察人士說,李強與習近平的親近既是一種優勢,也是一種弱點,雖然他得到了習近平的信任,但也可能因此受限,不得不依賴習近平的權威來管理國務院。 (本想改變版面順序,竟遺失週日、週一的內容)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