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Google看台灣的〝地震〞
2010/03/05 10:37:00瀏覽1218|回應0|推薦45

 

       台灣的地體構造位置是於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相互擠壓所造成的板塊碰撞活動帶(如上圖)。台灣的地體構造分區可以花東縱谷為界,東為東部海岸山脈(屬於菲律賓海板塊呂宋島弧),西為中央山脈及西部麓山帶(屬於歐亞大陸邊緣)。這個地體構造環境,使得台灣成為世界上著名之研究造山運動及地殼變形的區域。

       這個非常特殊的板塊聚合帶,包含了板塊之間的隱沒作用與碰撞作用,它的特點尚有:(1)此造山運動非常年輕,主要的碰撞作用約從五百萬年前開始,而且至今仍在持續進行中;(2)它所帶來的地殼變動,在垂直上將地層從海水面以下一千公尺深抬升至地表以上三千公尺高,而在水平上則有每年約七公分的縮短量,同時伴隨有極其頻繁之地震;(3)台灣的山脈雖然面積並不算大,但它已表現了地球上山脈造山運動的特點,就如同世界上巨大山脈如喜馬拉雅山脈和阿爾卑斯山脈等。

       台灣位於中國大陸東南約一千六百公里,在日本以南、菲律賓以北,成北北東、南南西走向。台灣島約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從北(北緯二十五度半)到南(北緯二十二度)長約三百八十公里。約有四分之三的面積為山地,佔據了台灣的中部,最高峰玉山可達3952公尺。山脈的西半部從高山逐漸緩降而接至丘陵及平原區,東半部的山勢較陡峭。

       從地體動力學的角度來看,台灣是屬於西太平洋板塊東緣菲律賓海板塊中一系列島弧群島之一。此地體動力的幾何型態以及板塊之間的演變歷史,在地球科學家的研究下,已逐漸為人所了解。台灣造山運動帶,包括了各類沈積岩、火成岩及變質岩,它們記錄了台灣的區域地體構造的演化歷史。

       從新生代以來影響台灣地區的主要地體構造事件包括有:始新世至漸新世的中國南海海洋板塊擴張;始新世至更新世歐亞大陸邊緣上厚層的盆地沈積;上新世更新世呂宋島弧盆地的沈積;以及上新世更新世以來由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相互聚合所造成的碰撞造山作用。

       從板塊的旋轉軸位置及角速度的估算,許多學者分別計算出全球各板塊之間的相對位移量。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的相對位移速度及方向,在台灣附近一帶大約以北130度東方向每年縮短七至八公分。

       在台灣板塊碰撞造山運動帶中,從地震資料的研究,可以了解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邊界位置,即為地震帶的分佈位置;從1973年開始建立的台灣地區地震各地震網所得的資料,可看出在 台灣島的東北及西南海域各有一板塊隱沒帶(在東北方是菲律賓海板塊隱沒至歐亞大陸板塊之下,在西南方則是中國南海海洋板塊隱沒至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互相作用所產生的島弧之下);而在台灣島上則是菲律賓海板塊之島弧仰衝至歐亞大陸板塊之上(板塊界限由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之間約五十度向東南傾斜的花東縱谷逆衝斷層所構成)。

~ 以上文章內容摘自網路資訊 ~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ichuma3570&aid=3826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