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夏音藏語今誰解,桃李春風冠集英--《聲韻學會通訊》二十期紀念龔煌城先生專文
2011/10/05 10:49:47瀏覽999|回應0|推薦0
夏音藏語今誰解,桃李春風冠集英

                                                                       聲韻學通訊編輯部 編撰

龔煌城先生1934年生於雲林北港,1957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曾獲傅爾布萊特(Fulbright)獎學金赴美進修半年。1966年獲德國慕尼黑大學哥德學院獎學金,赴德留學。1968年結業後入慕尼黑大學攻讀歷史語言學,1974年獲得慕尼黑大學(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t Munchen)哲學博士學位。1976年返臺任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語言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域涵蓋漢語上古音、漢藏比較語言學及西夏語文。2004年自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退休,續任語言所兼任研究員及學術諮詢委員。
三十多年的學術生涯中,龔先生獲得許多重要的榮譽和獎項,尤其五度獲得國科會傑出獎,這項紀錄目前尚無人能出其右、兩度獲得國科會特約研究、當選為美國語言學會榮譽會員(Honorary membership in 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America, 2001),臺灣語言學者只有丁邦新、龔煌城、李壬癸三位先生獲此殊榮。並在2002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二十四屆院士。
龔先生是一位傑出的語言學家,精通日語、德語、英語,能閱讀法語、荷蘭語及俄語等,亦是第一個精通漢語上古音、藏文、緬甸文、西夏文,並利用這些材料進行漢藏語比較研究的語言學家。他有三個主要專長的研究領域:古漢語、西夏語和漢藏比較語言學。
在漢藏語言研究上,他對共同漢藏語音節的每個部分都做了比較研究,是第一位把漢藏語言比較放在有系統、有堅固基礎上的學者,亦對漢藏語比較研究百年來懸而未決的基礎課題作出重大突破。李壬癸先生認為李方桂先生很欣賞龔先生〈漢藏緬元音比較研究〉這篇論文,且列入在1983年所發表的論文參考書目中,因李方桂先生不輕易引用他人著作,這也表示接受龔先生構擬的古漢藏語元音系統。而龔先生的古漢語音韻系統,也是高本漢、李方桂之後最新、最成功的系統。
西夏語文研究方面,龔先生首度發現西夏語有音韻轉換(phonological alternations)的現象,並有可依循的規律,亦發現這些轉換現象與西夏語的構詞有關聯。但過去研究西夏文的俄國、日本、中國學者,未注意到這些現象。因此,他所構擬的西夏音韻系統為包括俄、日、美、中在內的西夏學代表學者的一致認同與採用。龔先生學術研究的重要論文,多已收入他的兩本論文集中:《漢藏語研究論文集》與《西夏語文研究論文集》。

在學術界裡,龔先生是傑出的語言學家,也是熱心且值得敬佩的同事,如李壬癸先生在〈我衷心敬佩的龔煌城院士〉這篇文章便提到龔先生一語道破盲點的洞察力的幫助,及替李壬癸先生即時解決上古漢語的例字、古漢藏語的同源詞的擬音問題。

於家庭生活,龔夫人曾說:「龔先生對家庭是『很有良心的人』。」夫妻多次至歐洲、北美旅遊,因大女兒住在維也納,兩人也常去住上數週。除此之外,亦遊遍臺灣各地。
就龔先生的學生來說,他乃是一位不曾物議是非或以惡言重語評人的敦厚長者,且提攜呵護後進不遺餘力。如全廣鎮先生的〈追悼業師龔煌城院士〉寫到這位長者對他各方面的深厚關懷,而最令全先生感念在心的一件事,是龔先生為了歡迎自己的學生而強忍病痛,還不願讓學生知情,因此全先生說:「您對我的恩情,叫我此生如何能回報?」
不論在學術成就、治學精神、為人處事,龔先生皆樹立重要的典範,對於這位傑出的語言學家的逝世,各方哀悼。馬總統即致贈輓聯一份, 
本會創辦理事長暨本會榮譽會員陳新雄先生亦寫了輓聯致哀:「猶記華岡初見面,比來尚欲說根源。愛君長處能容眾,傷子離群竟斷魂。西夏哀音誰梋識,南鯤淚氣還渾。相知難得今何覓,流水高山永不存。」並有外國學者送來唁電及追思文,與臺灣各方一起詠懷龔先生。


參考資料
1.本文部分圖文資料,參考中央研究院製作的「追思龔煌城院士網站http://www.ling.sinica.edu.tw/hcgong/im/index.asp」

2.李壬癸:〈我衷心敬佩的龔煌城院士〉(《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2011年1月)

3.全廣鎮:〈追悼業師龔煌城院士〉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honology&aid=5705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