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11 17:45:24瀏覽128|回應0|推薦0 | |
市場呼籲調查標準普爾調降美國債信是否涉及內線交易的聲浪逐漸高漲,而五年前通過的一項少有人知的法律,也確實授予證管會進行調查的權限。 上周五(5日)市場盛傳標普公司當天就會調降美國債信時,當天的某個時點曾爆發巨量與重大賣盤,市場規範觀察家的注意力如今都聚焦在兩者之間的可能關連。因為,標普確實也在當晚就宣布降低美國債信評等。 根據2006年通過的信評機構改革法條款,信評機構如果在調降決策公告之前就洩漏消息,得以吊銷其執照。條款中並且規定,信評機構必須有防範洩密的明確政策與程序。 美國消費者聯盟的羅普說:「如果他們真的在公告決定之前,就先告知避險基金與銀行,那已明顯違反2006年的法律規定。」「信評機構必須有防範評等變動消息在網路上預先洩漏的機制。」 美國證管會(SEC)發言人尼斯特拒絕透露SEC是否已在進行類似調查,財政部官員也不願表示意見。 哥倫比亞法學院的卡菲教授說,監理當局應該調查降級之前意圖放空國庫券的重大交易活動。 他說:「任何時候市場有這類重大動作時,都應該去瞭解消息公布之前,是否有異常的交易活動。」「一旦找出是誰在進行不尋常的巨量交易,就可以進一步瞭解他們是否和標普的任何人士有所關連。」 卡菲說,除了可能有標普人士涉及外,也可能是財政部的官員洩漏出消息。他說,財政部可能告知國會議員或其他人有關即調降債信的消息,以促使他們加緊勸退標普。 他說:「如果是這種狀況,而未涉及個人的財務獲利,就只能算是非正規的行動,不是背信行為。」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