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毓麟之禮
2008/05/04 14:32:58瀏覽1574|回應0|推薦1

「毓」有養育、教育的意思,「麟」是麒麟兒的簡稱。

新生命是父母心裏的願望,在一個孩子自母體,自千年大地苦苦孕育中誕生後,他的養育、教育,對父母來說,都是一種新的經驗,新的學習,因此必須要有好的方法,幫助父母培養菩提幼苗的成長。在佛教的人生禮儀中,有所謂「毓麟之禮」,提供給為人父母者來教養子女,其內容包括孕育生命之初的胎教,及至出生後的命名、彌月、寄名、入學、祭祖、拜年等禮儀。

( 一 ) 胎教須知

母親在懷孕時,性情能慈悲、溫和、尊重,常行善事,所謂種善因,得善果,業力不可思議,將來兒女出生,必定能受到母親性格遺傳的影響,這就是胎教。

《雜阿含經》卷三十六云:「我見眾生主懷妊之時,我即教彼,為其子故,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及其生已,復教三歸;及生知見,復教持戒。」可見人生的教育並非始自出生,更非進入學校才開始,在每一刻的孕育中,良好的因緣,都是子女美好未來的好緣份。又我國自古也有胎教之說。根據《新書.胎教雜事》記載:「周后妃妊『成王』於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諠,獨處而不倨,雖怒而不罵,胎教之謂也。」這是說母親懷孕時,言行謹守禮儀,可使胎兒受到良好的影響。

1. 注意飲食起居:母親的健康,與胎兒的成長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飲食起居要正常,三餐要定時定量,不偏食、不抽菸、不喝酒、不吸食毒品等;平時生活作息要規律,不熬夜、不沈迷牌桌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 保持心情平和:母親在懷孕時,由於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往往會有種種的不適,因此孕婦應該放鬆心情,保持心情的平和、愉悅,並長存慈悲心。家中的成員也應該協助營造和樂的家庭氣氛,以孕育慈悲柔和、身心健全的下一代。

3. 擁有修持生活:〈普門品〉云:「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婦女在平時就要有修持生活,懷孕期間,每天尤其要有固定的修持功課,不論是禮佛誦經、持咒念佛等,都能使孩子福德智慧增長,相貌端正,受人喜愛,自小培植善根,播撒菩提種子。

( 二 ) 命名示範

一般父母對於子女的命名都很重視,有的甚至在嬰兒未出生前就已經為他們取好名字,期盼等待新生命的到來。

一般父母為子女命名,男名喜剛強,女名喜柔順。命名方式有依世序取名,即由祖先選定世代序名,每一代男子應依同族世代預排的次序而有一定的字號;有以兒女出生時的干支八字,送請命卜師看命,以八字中所缺五行之一或二為命名;有的因為以前生育之子女不順利,或經算命,認為命運不好,為期望子女養育順利,所以取卑賤者為名,例如:豬屎、狗屎、招弟、罔市、罔腰等;有的依出生時節,或出生地理等而命名;有的以紀念出生當時某種事件而命名,例如:光復、來台等;有的因向神求子,或生子後祈求神明的庇佑而命名,例如:天送、天來、天賜等;有的是父母矚望其子女聰明賢淑而名;有的則依其身體容貌特徵而名,例如:大頭、大目、紅毛等。總之,命名方式不一而足。

在佛教,命名只要雅而不俗,叫起來順口、響亮、不怪異、偏僻,就是好名字。

( 三 ) 彌月之慶

嬰兒出生滿一個月,稱為「彌月」,也就是「滿月」。一般世俗於是日敬神祀祖,或宴請親友以為慶祝。

佛教徒在子女彌月之日,可以帶嬰兒到寺院禮佛,或供佛齋僧,祝禱母親、嬰兒平安,千萬不可殺生祭祀,造業損福。

( 四 ) 寄名禮

過去民風未開,醫學常識不發達,嬰兒死亡率高,因此一般民間時興將孩子寄名給神明,以祈長壽。

現代佛教徒也可以在子女彌月時,為他舉行「寄名禮儀式」──寄託佛祖名下,讓子女從小就與佛祖結下緣份,做為將來進一步認識、信仰三寶的因緣。

( 五 ) 入學禮

過去依儒家的規矩,學童入學的第一天,要先禮拜孔老夫子,行過禮以後方准入學。佛教徒的入學禮,則應禮拜佛陀,次應向祖先、父母頂禮,由父母給予一番叮嚀、囑咐,讓子女體認自己已達學齡期,從今以後應該認真用功讀書。

( 六 ) 祭祖禮

「祭祖禮」是在子女學業告一段落,準備出外就業、就學,或子女升官乃至成就一切榮耀之事時,向祖先稟報的禮儀。祭祖禮的舉行,一者讓子女慎終追遠,飲水思源,了解自己今日的一切,來自祖先的傳承;同時提醒自己今後所行所作,不可有辱祖先,進而要以光宗耀祖、光大門楣自我期許。因此,祭祖禮有培養感恩心與責任感的雙重意義。

( 七 ) 拜年禮

過年是中國人的一大節慶,拜年更是不可免的禮俗。子女除了向父母拜年以外,還要向長輩、親戚、師長拜年。

「拜年」可以培養子女尊敬長上、謙恭有禮的良好習慣,父母應該給予子女正確的觀念教育,千萬不要讓拜年定位在收取壓歲錢的貪求之上。

< 摘自佛教叢書 儀制>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ennyandpi&aid=1838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