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6/27 10:00:40瀏覽502|回應1|推薦4 | |
![]() ![]() ![]() 吳垠慧、湯斌/綜合報導 中國時報【吳垠慧、湯斌/綜合報導】 中國著名畫家吳冠中,廿五日晚間十一點五十七分在北京醫院因肺癌病逝,享年九十一歲。吳冠中學貫中西,創作上致力於中國畫現代化的追求,在國際間享有盛名,千禧年更被選為法蘭西學院藝術院通訊院士。不僅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中國籍藝術家,也是法蘭西學院成立兩百年來,第一位亞洲人獲此職位。 ![]() 吳冠中一九一九年生於江蘇宜興縣農村。年輕時懷有「工業救國」的夢想,考進省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機電科。之後因緣際會,結識當時在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就讀的朱德群。 在朱德群的引領下,吳冠中參觀了杭州藝專,隨即被眼前的圖畫和雕塑給震撼住,自此拜倒在「藝術」與「美」的跟腳下。一九三六年考進杭州藝專,師從林風眠、潘天壽、吳大羽等名家。 一九四六年,吳冠中考取全國公費留學繪畫第一名,隔年遠赴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就讀。一九五○年,吳冠中返回大陸,在北京中央美院任教,不久即因藝術觀點不同,被斥為「資產階級形式主義的堡壘」,文革時又被下放農村勞動。當時畫具不足,他只好買農村寫毛語錄的小黑板製作畫板,用農家柳條編成的糞筐作畫架,一度被戲稱為「糞筐畫家」。 吳冠中一生獲得不少肯定,一九九一年法國文化部授予他「法國文藝最高勛位」。一九九二年,大英博物館打破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慣例,首次為在世畫家舉辦「吳冠中:廿世紀的中國畫家」展覽,並收藏吳冠中的巨幅彩墨畫作《小鳥天堂》。 吳冠中的創作以油畫和彩墨為主,主題多半是風景畫,擅長表現江南水鄉景色,如薄薄的霧靄、水邊村社、黑瓦白牆等。無論是油畫或彩墨,他都能融貫中西方藝術特色,將西方油畫的豐富細膩,與中國傳統審美逸趣加以結合,曾提出「筆墨等於零」、「風箏不斷線」等創作觀點。 吳冠中自我要求甚嚴,一九九一年他曾把不滿意的幾百幅畫作全毀掉,外人稱之為「燒豪華房子」的行徑,但他的目的是「保留讓明天的行家挑不出毛病的畫!」 吳冠中的畫作備受市場追捧,屢屢創下高價,如《交河故城》二○○七年五月在北京保利以新台幣近一億八千萬拍出。據統計,二○○○年以來,其各類作品總交易額逾人民幣十七億八千萬元(約合八十五億四千萬元台幣),在中國古今所有畫家中,僅遜於齊白石。 然而這樣一位作品屢屢拍出天價的畫家,卻過著相當簡樸的生活。吳冠中的書房不到五平方公尺,除裝滿畫冊和書籍的書架外,只有一張小書桌和一張椅子,椅子拉開幾乎就頂到書架。 吳冠中本人對藝術市場的炒作深不以為然,多次大方將作品捐贈給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香港藝術館等。他的得意之作《一九七四.長江》則捐給北京故宮。 據悉,北京清華大學已成立治喪工作小組,遵照吳冠中遺願,將不辦理告別式,僅在近期舉行追思會。 ![]() |
|
( 創作|繪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