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懺公請廣欽老和尚為眾開示
2013/12/14 04:39:53瀏覽577|回應0|推薦0

【懺雲法師簡介】

懺公法名成空,法號上懺下雲。民國四年生於東北安東省與韓國交界處的小鎮上,二十四歲皈依學佛,二十六歲受五戒,三十歲在北平出家,於廣濟寺受具足戒。並進入北平中國佛教學院求學四年。懺公三十歲出家後,即「過中不食」,至今已六十五年,無一間日。民國三十七年至福州親近慈舟老法師,三十八年渡海來臺,四十五年於埔里觀音山搭建「印弘茅蓬」,後因八七水災土石崩落,遂於民國五十二年攜弟子性因法師至蓮因寺現址開山建寺,民國五十五年開始籌辦大專學生齋戒學會,平日持戒甚嚴,「禮佛」與「放蒙山」為每日功課,訓練弟子如上師馬爾巴教化密勒日巴訓練弟子有異曲同工之妙。

(資料來源:蓮因寺全球網路念佛共修)

 


【懺公請廣欽老和尚為眾開示】

日期:民國681016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八十八歲

承天寺正值懺雲老法師主持打佛七,上午,老和尚在大殿對參加佛七大眾開示:「婆娑世界是我們客居的地方,一切皆幻化不實,如戲夢一場,到頭總是空,不要貪戀婆娑世界的一切,放下萬緣,念佛求生西方,阿彌陀佛才是我們究竟歸依處,是我們的故鄉。」「一心念佛,吃苦修苦行,修行不要在形式上裝飾我相。」




日期:民國681022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八十八歲

上午,懺雲老法師請老和尚到大殿為大眾開示,老和尚到大殿後,懺雲老法師對眾人說:「你們有問題,可以請問老和尚。」問:「如何得一心不亂?」下面有人發問。答:「要得一心不亂,必先無慳貪,無罣礙,無散亂心才可,這個出家眾比較容易做得到,在家眾則種種俗務牽掛,放不下,較不易辦到。出家人身、口、意、三業清淨,都攝六根,便能得一心不亂。」

「打七念佛,為的是要得正念或開智慧,是要去除色、聲、香、味、觸、法,得六根清淨。出家人也是在打六根清淨,而不是在打吃得好或什麼。」

「出家人要修戒、定、慧,俗家人則修不妄語等五戒。經、律、論三藏亦很重要,一面看,一面行,智慧開得比較快。經藏的智慧,在吾人心中,這個無量無邊如海的智慧,不是用開示或講經可以開出來的,這是一種般若智,由自心中自然流露。而世俗的智慧則是一種凡夫智,是在迷幻境中不自覺,如大學生的智慧,在佛門中仍是小學生。」

問:「修行過程中有許多難關,要如何打破?」答:「我們現在雖然出家,但是仍帶有無始以來所造的罪業劫數、怨親債主,這些都會來討,我們要念佛,靠念佛的力量,一關一關的打破。」




日期:民國681023日  

地點:承天禪寺 年齡:八十八歲

下午,懺雲老法師與大眾在客堂,請老和尚開示,老和尚說:「我們念佛就是要念到花開見佛,什麼叫花開見佛?就是凡事要去火性,要忍耐,和顏悅色以道理行之,對人要親切和藹,不可一副冷峻的霜臉,令人望之卻步,當法師的也要如此才能度眾。凡是照道理來,就事論事,不可用煩惱心去應付,對人不論是善人或惡人,都是和氣的平等對待,不要去看別人的過錯,這樣別人對我們印象好,我們心也清爽,照這樣做去,心無煩惱,便是花開見佛。」

 
 
思念阿彌陀佛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ccer1689&aid=9911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