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日前才到空軍嘉義基地首度登上進行性能提升的F-16V戰機,做足宣示意義,昨天美國「時代」雜誌卻報導F-16V採購案可能暫緩,消息震驚台灣政壇。到底消息是否為真?如果屬實,又有什麼影響?

台方申購66架F-16V與108輛M1A2戰車,都已完成提出「發價書需求信函」(LOR for LOA)階段。依據美國對外軍售法令,行政部門應於120天之內向國會答覆。所以不至於出現類似過去台方僅能提出無答覆時效性的「報價需求信函」(LOR for P&A),結果被「已讀不回」的情況。

就實務面而言,案子走到發價書需求信函階段,代表雙方私下早已經歷磋商。因此即使向來謹慎保守的台軍方,先前都敢對外釋放軍購有所成就的消息,可知不是八字沒一撇。

目台軍方三種主力戰機中,性能算得上「四代半」者(上一代非匿蹤機體,結合下一代匿蹤戰機部分科技),只有經歷提升後的F-16V。

面對解放軍引進第五代的殲20,或是四代半的Su-35、殲10C,加上幻象機從2027年起就要屆齡汰除,在短期內難以獲得F-35前提下,增購「超級F-16」的確是唯一可行對策。如果計畫生變,台國防部必然充滿「煮熟鴨子飛走」的失望。

美方對台軍售的尺度大開,川普政府的行事風格當然是關鍵因素。然而,川普政府固然毫不避諱大打「以台制中」招式,但是一旦兩強之間的貿易糾紛得到解決,直接把先前作為「催化劑」的台灣晾到一旁,恐怕也比以往的華府政客更不避諱。

也因為如此,在北京日益崛起、兩大強權持續碰撞的前提下,即使美方此次當真暫緩對台軍售,也不代表從此沒有機會;但下次再與北京齟齬,可能又會祭出對台軍售牌。

長遠來看,台軍方新武器完全落空的機會不大,但暫時耽擱卻不無可能。更重要的是,台灣政治菁英應該頭腦清醒些,必須面對現實:比起過去任何一位美國總統,川普絕非「十字軍」,絕對不比較愛台灣,甚至更不介意將台灣籌碼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