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事件後,郭台銘鴻海集團表達有意返台投資意願,台商回流再度成為焦點議題,但某位商界之大佬,卻言如臺商鮭魚回流則必死無疑.他指出以臺灣之勞基法與環保意識,恐是一大難題,再工資問題更是成本一大負擔,臺商不能不考慮的議題.
台商在工資,土地價格等考量之下,離開中國大陸是可能的.但是鮭魚不一定就會返鄉,台商還是有可能選擇越南、泰國、柬埔寨、緬甸等中南半島之國家.雖然中國大陸的工資再高還是比台灣低,並且在大陸工資提升的效應下,台商不是尋求轉型升級,就是再向大陸內陸或其他工資更低廉的地區繼續發展.因為勞力密集產業需要大量便宜的勞力以及廣大土地,許多專家學者判斷,臺商回流台灣的機率其實並不高.
台商鮭魚回流,本質上還是植基於鎖國經濟思維,在世界經濟文明發展史上,鮮見有任何進步社會竟有「根留本國」之思維.全世界國際化發展之後,產業經濟的對外投資發展,一向都被視為是一國經濟版圖的擴張,經濟實力的延伸,或是境外資源與市場之高效率利用.全球化之經濟大國,例如英、荷、德、法、美、日等莫非如此.從這些國家經驗中,越是當其國內經濟遭遇困厄挑戰,越須高效利用海外市場營運之回注支持,特別過去五十年家電、汽車、機械等,以至更近的電子資通產業,在這一方面的功能作用發揮,更為彰顯卓著.美國歐巴馬政府初掌國政之際,亦曾有類似台商鮭魚回流之「投資美國」動議,惟備受國內外各方有識撻伐而胎死腹中.
鮭魚之為何返鄉,在大自然中之定律,是它為返回產卵,在產卵後便死亡.以如此來形容臺商是否適合,再而商者是以利為主,如果政府不能給予臺商更多之利益,在世界各地之臺商,觀察臺灣方面無法給予合理之利潤下,恐仍會尋找有利的所在,而不會選擇返臺.因此政府可以考慮外勞薪資與本地勞工工資予以分隔,為廠商取得土地,降低廠商之成本,方可吸引臺商回流之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