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1/15 11:18:11瀏覽399|回應0|推薦1 | |
日前經建會主委管中閔,在接受電子媒體訪問時,一再強調如果臺灣無法加入TPP,進而東協等組織,臺灣之未來恐是越來越不樂觀,台灣對美出口的快速下降,例如台灣對美出口佔全部出口比例,從一九八九年的卅六%降到二○一二年的十%.代表台灣政府觀點的報告反映了決策階層和企業界的焦慮,但當多數國家都已直接進入中國投資和貿易,又積極簽署了雙邊和多邊自由貿易協定,台灣美國商會日前公布「2014年商業景氣調查」,直指外商普遍看好今年全球景氣復甦,卻唯獨看衰台灣.在方興未艾的國際區域經濟整合浪潮中「被邊緣化」已是被公開的談論中.將來也恐成事實.
美國商會認為台灣也應與美國儘速簽訂雙邊投資協議BIA,並強調缺少此一協議,將使外商在台處於不利的地位,同樣的對台灣也不利.在簽署BIA時臺灣最頭痛的,便是美國之農產品之問題,在進入TPP請美國協助,恐是先將BIA問題先要解決,如果未能妥善處理,弄得進退失據,進而在國際間被質疑台灣的可信賴度,影響恐不小.美國商會指出,幾乎所有外商皆認為「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對台灣有好的影響,也認為兩岸服貿協議,將為兩岸創造雙贏局面.外商對ECFA與服貿協議的評價,均有正面之回應.如果只顧民粹到頭來就只會使台灣處處碰壁,自我被邊緣化了.
台灣一直拿韓國當對手,準備加入TPP也以美韓的自由貿易協定為範本,效法韓國之貶值,但匯率貶值對出口確有短期的提振作用,自由貿易協定降低關稅負擔也對外貿有正面意義,但更重要的是台灣有什麼優勢產業?匯率即令大貶與美、歐洽簽自由貿易協定非但無用,反而對總體經濟是有損害的.國際貿易理論經常提到的貿易條件,係以出口物價指數除以進口物價指數來衡量一國的外貿競爭力.其實出口物價的升降正反映出一國產業優勢的消長,沒有創新的技術就不會有優勢的產業實力,沒有優勢的產業實力則不可能有市場訂價的優先權,沒有訂價的優先權則何來外貿競爭力?因此任憑一國匯率再怎麼貶、FTA、BIA、TPP、....簽署加入,也不可能讓經濟峰迴路轉.
年底之選舉將至,每日新聞都是挖人之隱私之記者會,只看到朝野顧選舉爭提名,立法院之委員只顧爭吵,法案一一擱置,朝野都說支持貿易自由化,都承認加入區域經濟整合有急迫性,社論、研究報告,都在談臺灣恐將邊緣化,但是行動者少.新的一年已開始了,世界經濟已開始復甦,但為何許多外商之研究卻不看好臺灣,請官員們努力吧!否則臺灣被邊緣化恐是真的要來到.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