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樂虎娛樂城-yahoo即時比分雙卡互聯已過時,Intel為何又「拾」了起來?
2020/10/20 15:57:28瀏覽7|回應0|推薦0

你對雙顯卡方案知道多少?

最初這是3dfx公司推出的超前技術,時間是上個世紀末期,由於電腦圖形處理能力比較孱弱,3D遊戲畫面慘不忍睹,就算購買最頂級的3D加速卡也不能勝任高解析度遊戲。對了,那時候的高解析度是800x600,因為640x320在某些場合都顯得奢侈了。

大名鼎鼎的《仙劍奇俠傳》的解析度是320x240,對於今天的玩家來說實在是難以理解。

既然一塊3D加速卡不夠,那就兩塊並聯怎麼樣?3dfx的第二代產品,支持雙卡並聯的Voodoo 2在1998年前後成為全球電腦玩家爭相購買的寶貝,熱度絲毫不亞於iPhone手機——當然前提同樣是不差錢。

後來3dfx被英偉達(NVIDIA)收購,雙卡並聯(SLI)技術也被後者收入囊中,之後的十幾年裡雙卡並聯平台一直是頂級玩家的摯愛,雙卡還不夠,所以變成了多卡。

收購了ATi的AMD成為NVIDIA在顯卡領域的唯一競爭對手,不甘示弱地推出了屬於自己的雙卡並聯方案,名曰交火(CrossFire)。

時至今日,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不論是兩塊獨立顯卡,還是集成顯卡加獨立顯卡(這種方案相當彆扭實際效果相當令人失望),或者一塊雙芯顯卡(貴得出奇),AMD和NVIDIA兩家似乎都已經不感興趣了,漸漸地從硬體到軟體不再提供任何支持。

樂虎娛樂城-yahoo即時比分

為什麼會這樣呢?

樂虎娛樂城-yahoo即時比分從1997年誕生的Voodoo 2開始,雙卡並聯功能的出現,主要是為了應對頂級顯卡也不夠用的場合。經過了二十多年的發展與變遷,這一最最基本的精神依舊沒有動搖。這樣一來,如果不是最頂級的顯卡如RTX 3090,其他顯卡根本沒有組建並聯的必要。

也許有人會說,兩塊次高端顯卡加起來可能比一塊頂級顯卡便宜,而每塊顯卡的理論性能又超過了頂級顯卡一半。沒錯,沒錯,以RTX 30系列為例,RTX 3090的價格是3080的兩倍,但性能卻遠不及兩倍。

然而,大家可別忘了SLI是有損耗的,實際性能遠不及翻番,甚至能提高30%就不錯了,奔著性價比去組建SLI,從而避開昂貴的高端旗艦卡,這種想法其實是比較幼稚的。

再者,多顯卡系統大幅增加了DIY的難度,提升了空間需求和整機功耗,還降低了兼容性,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事倍功半的做法。

頂級顯卡的銷量本來就不算大,而且今年的頂級雙卡平台明年又會過時,換新成本也要翻倍,所以這種方案對於玩家來說其實也是吃力不討好,NVIDIA和AMD都看清了這種趨勢,所以雙雙決定淡出該領域也是合情合理。

但是,重新進軍獨立顯卡的英特爾看起來對這種技術很有興趣,原因很簡單也很殘酷,既然性能落後,就得數量來湊。

近日SiSoftware的資料庫里,赫然出現了兩款全新的Intel Xe顯卡,其中一塊包含128個執行單元和1024個流處理器,這是迄今為止已出現的Intel Xe顯卡的最高規格。

作為對比,Tiger Lake中集成的DG1獨立顯卡應該是96個執行單元和768個流處理器。樂虎娛樂城-yahoo即時比分看到這裏你發現了什麼?雖然是獨立顯卡,似乎沒什麼明顯的優勢啊,這還怎麼玩?

新卡的核心頻率創下新高達到了1.4GHz,同時擁有1MB的二級緩存和3GB的顯存。

毫無疑問,這樣的新顯卡對於英特爾自己來說是個進步,拿到市場上和AMD或NVIDIA正面剛是不現實的。

SiSoftware里的另一個顯卡性能更強一些,包含192個執行單元和1536個流處理器,但意外的是檢測顯示這是一塊雙卡,很可能是96單元核顯與96單元獨顯的組合。

再往下看,2MB的二級緩存和6GB的顯存,明顯也是對應雙GPU而存在的。至於這是單卡雙芯還是雙卡並聯,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平心而論,老玩家們對Intel出新獨立顯卡這件事,已經有些審美疲勞了。

上個世紀的i740勉強在中低端領域佔領了一席之地,之後英特爾就只能做集顯或核芯顯卡了,整整二十年的空白是很難補上的。十幾年前,英特爾就大張旗鼓地想做Larrabee,結果雷聲大雨點小,產品失敗不了了之。這些年英特爾從未放棄過進軍獨立顯卡的渴望,卻又一直沒有突破性的進展。更雪上加霜的是,ARM不斷侵蝕英特爾的基業,NVIDIA收購ARM進一步加大了威脅,AMD在CPU領域已經保持了兩年以上的領先優勢——這在之前英特爾與AMD的競爭歷史中是從未有過的,英特爾面臨著格羅夫時代以來最嚴峻的局面,顧此失彼是難免的。

樂虎娛樂城-yahoo即時比分內憂外患之下,英特爾的獨立顯卡還有未來嗎?

yahoo即時比分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otirertjiff&aid=151808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