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2/06 19:36:59瀏覽1596|回應0|推薦1 | |
Oliver 薛醫師 : 誰發明了毒品? 這是個有意思的問題。現在社會上充斥著各式各樣戕害人們身心的毒品,它們究竟是怎麼出現的呢?翻閱一下醫學藥物發展歷史,答案就很清楚了。 以安非他命為例子,它被研發出來後,在1930年代被當作抗憂鬱劑使用並且推廣到社會名流階層。精神科醫師大量地使用安非他命注射來「治療」各式情緒問題,並宣傳「無嚴重副作用」,美其名為「神奇新藥」。即使當時已經有非常多嚴重上癮的醫學個案報告,這些危險事實仍被忽略掩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英日各國政府聽從精神專家的建議,在軍隊中對士兵大量給予安非他命,引發全球性的安非他命流行風潮。醫學界與政府直到1960年代才開始發現安非他命是一種強效毒品並予以限制。但是許多精神科醫師仍大量地以注射安非他命來「治療」海洛因或古柯鹼毒癮者,當然這種以毒換毒的方式後來被證明是徹底失敗的錯誤。荒謬的是,現在精神科戒毒雖然不再用安非他命,卻採用另外一種合法毒品「美沙酮」,這無異只是讓毒癮者換種毒品而已。 更可怕的是,安非他命現在被用於治療過動兒童。精神科醫師最常開立治療過動症狀的藥物「利他林」就是安非他命類的藥物。國際上已經有很多的醫學專家在大聲疾呼禁止對兒童們施予這項毒品,因為已經有太多的毒品成癮與傷亡的案例報告了。 迷幻藥LSD(一粒沙、搖腳丸)當初在1950年代也被精神科醫師拿來當作治療聖品,稱做「娛樂性」的精神藥物。有位叫奧斯卡詹尼格的精神科醫師提倡鼓吹LSD能夠提昇「藝術審美能力與創造力」,誘惑了數百位作家、音樂家、演員和電影導演開始吸食LSD成癮,因而使LSD在藝術界與演藝界成為流行風潮,但也毀了這些人的人生。後來大家才警覺到這是一種毒品。 搖頭丸是在二十世紀初由德國發展出來的,當初目的是要當作食慾抑制劑但不成功,後來被用於做心理治療。今日它成為最氾濫的毒品之一。強姦藥片FM2也是類似的情形,當初被精神科醫師宣傳為「最沒有副作用的安眠鎮定藥」,今日卻成為社會犯罪的工具。 美國著名人道學者與作家L.羅恩賀伯特在經過長期研究與觀察之後提出嚴正的警告,他指出精神治療藥物對於腦中樞神經系統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與損害,並往往會使服用者成癮,而之後可能成為新一代的毒品。 這種情況是非常值得我們深思的,現在有多少藥物是在假「幫助」之名行傷害之實的呢?而且還被有心人士與利益團體掩蓋住真相呢? 文章來源:Oliver薛醫師的部落格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