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十三少【唯有相信,陽光依舊】
2024/10/14 19:32:11瀏覽12|回應0|推薦0

1978年,我隨父母下放在農村,住的是泥墻草房。 1988年,我調到省農科院。住進了宿舍區的平房。 清楚記得第一次走進農科院的感受。那年5月,我從縣城乘坐三個多小時的汽車,一路顛簸抵達合肥,后經轉幾趟公交車至亳州路(當年叫鋼鐵大樓),再沿一條土公路步行半個多小時,才找到偏遠的農科院。 當時,大院外是連片的稻田和菜地,大院內是一排排平房居住區。一路走,看家家門前圍著竹籬笆,里面或種菜,或養雞喂兔,那一刻,我怔怔地發呆,感覺又回到了鄉下農村。一直走,找到第三排第六間。家的概念,初始于單位這不足20平米的一間平房。就這樣,在那低矮陰暗的平房,一住六七年。可那時,能享受單位的住房,有一屋以避身,已相當滿足。 與鄉下生活所不同的,是每天在屋廊走道生煤球爐,每月用一張張糧油票、肉票、雞蛋票、豆腐票來計劃生活。那時,能增加蘋果雞蛋的營養,早晨能喝到牧場送奶員搖撥浪鼓送來的鮮牛奶,便知足幸福。逢年過節,若還能分到水產所的魚,畜牧所的豬牛肉,水稻所的大米……心中則盈滿溫暖。 記得那時的農科院,南接梁郢村,西臨五里拐,東鄰一條無名河道,北面延伸至吳郢及桃花社區。整個大院四周被村舍、農田、荒堆與河道擠占或環繞,與周邊郊區邊界不清。如果不是看見田間地頭插著的小牌子,很難分清哪是實驗田,哪是農戶的自留地。如果不是那棟九層樓高的科研大樓矗立院中,也很難知曉這里竟是全省最大的農業科研機構所在地。 當年連接農科院和市區的,只一條雨天泥濘旱天飛土的農科南路。那時出行多有不便。除了每天上下班四趟單位交通車,外出就得騎車了。一輛永久牌自行車,周末馱著一家三口去鋼鐵大樓,去市府廣場,去逍遙津公園,買菜購物逛公園,是每周的向往亦是最美的精神享受。 1995年,我們終于搬進大院新建的3號樓,住進期盼多年的帶衛生間廚房的兩居室,雖是集資房,卻也無限感恩單位的超級福利。 1998年,孩子去城里讀中學,因路途遠,我們去城區買房,陪讀,住進了三室一廳的明亮套房。生活的內容已從柴米油鹽,過渡到電腦空調。每天乘坐單位車上班奔波。再后來孩子外出讀大學、讀研讀博。完成培養任務的我們,復又搬回,住進更大更寬敞的樓房。而這時的農科南路和大院,早已伴隨著合肥大建設的步伐,變了模樣。當年與農科南路接壤的鄉村田園,早已規整集中,新型的城市化建設,縮短了城鄉差距。周邊的住宅小區,如雨后春筍,拔地而起。當年的村民們,早都分到幾房幾室,住進了高樓大廈。 農科院周邊道路變遷,也歷歷在目。四里河立交橋,臨泉路,銀杉路,金桔路,縱橫架構的道路,四通八達。隨著地鐵3號線即將運行,城市的道路更寬更靚,范圍不斷擴展。曾經偏遠的農科南路,區劃為市中心廬陽區域。曾經的郊區四里河,成為緊鄰廬陽區政府的重要樞紐。 如今的農科院,北接明發廣場商業圈,東邊與四里河濱水公園接壤,向西步行幾百米,就是最美的廬州公園,正大門一條清香四溢的農科南路,直通臨泉路。路那端高樓林立,市井喧囂;路這邊,稻麥瓜果飄香四野。獨守城市一隅的農科大院,鬧中取靜。坐擁水田菜地植物園林等實驗地,依然葆有鄉村田園的曠遠和遼闊,猶都市里的村莊安然寧靜。風景這邊獨好。居住于此,對于有鄉村情結的我來說,真是悅目賞心。 一個城市的成長有諸多指標,高樓林立怕是不可或缺的。“小康不小康,關鍵看住房”。一個小家的變遷,也折射出合肥日新月異的變化和發展。 回憶過去,才知道自己走了有多遠。從第一腳踏進農科院,搬來挪去,幾易其家。時間在一次次“挪窩”中留下了年輪,記憶因一次次搬家而清晰。驀然回首,原來姹紫嫣紅開遍,改革開放的東風早吹得春色滿園。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 興趣嗜好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nn59aa23n&aid=18117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