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3/28 23:48:07瀏覽188|回應0|推薦5 | |
寶島一村,一個下一代敘說上一代的故事,那是原鄉與故鄉的烙印羈絆,那是歷史與人生交雜的繁複又簡單的過程,一個許多人童年與大半輩子的故事。 也許在臺灣這塊土地,說來有太多太多說不完的點點滴滴,有些人笑著看待自己的背景,有些人痛著用血淚背負著誰也無法抹滅的歷史,有些人不知不覺的荷著滿肩的家族變遷史,但是是是非非、對對錯錯又豈是語言可以說得盡的呢? 今晚帶著期待的心情在中山堂,我凝神欣賞著「表演工作坊─寶島一村」舞台劇,那既是一齣舞台劇也是大部分人生真實回憶的呈現,聽見演員出來謝幕時如雷的掌聲,那鼓掌到紅腫的雙手是對演員的敬意,也是對自己童年回憶的敬意,笑中帶淚的情緒中我看見許多帶著外省腔調的男男女女,不分大大小小都全神專注的欣賞著這樣記錄自己長一輩或是自己這一輩、下一輩的故事,當故事終有散場的一刻,離開這廣大的廳堂的時候,誰又將帶著自己的生命點滴離開這村莊呢?是你、是我還是他? 散場離開時,表演工作坊細心的為全場上千名觀眾遞上每人一顆溫暖的天津包子,那是故事中來自北平的外省奶奶教給本省媳婦的口味,劇情中即使語言不通,但那牽掛故鄉的心溫暖了每一個人,我拿到那特別準備的溫熱包子,已經是晚上11點散場的時分,夜晚的陣陣寒風吹著散亂的髮絲,我拿著包子剝開它一口又一口的細細品嚐,也許品味咀嚼吞下的是這一夜我第二個原鄉的鄉愁。 我們在長大後,離鄉背井以為自己可以追尋到夢想與所有渴望的人生際遇,但也許尋尋覓覓後總是要回到最初誕生的的土地弔祭著自己的一生,那是化不開的記憶堆疊,那是寫不完的黑髮褪成白髮,那是聽也聽不膩的家鄉小調,那是望也望不盡的故鄉星光,那是不曾淡逝的情懷。 也許我不是眷村長大的孩子,但是我卻藉由這個故事想起自己同樣複雜難以言盡的本省童年回憶,在這寶島成長的每一個孩子,都曾或多或少面臨著認同與不認同的鄉土情感,也曾背負著什麼是家的疑惑成長過,如果永遠都爭不完的話題是沒有答案的,那能不能就讓每個人噬食著自己的答案,不需要誰來下對錯或肯定不肯定? 小時候我的父親用這樣的鄉土情感支撐著他生命的力量,一句又一句重複的叮嚀與滿腔憤慨如夜永不黎明般傳誦到我的腦海,我想抗拒卻又不可抵抗的童年變調曲,不能明白父親充斥血絲的眼中怎麼能夠滿溢出如此深厚的情緒?但是長大後,我卻懂了。 有些片段在離家多年後,我曾慶幸終於可以開始漸漸遺忘,遺忘在那紅磚堆砌的三合院前,拋卻在那稻田翠綠傾浪的遠方,飄散如當年在老家二樓轉角鐵欄杆上紙做的蝴蝶童玩被風吹走的那一刻,我的記憶漸漸分層遺忘、遺忘,又不預期地一幕一幕在今晚的掌聲中被翻閱。 生命何曾如自己預期?何曾簡單……,生命的故事又在誰的歌聲中傳唱?被誰唱著、聽著、說著?原來生命何曾簡單。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