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5/07 17:05:51瀏覽1749|回應14|推薦103 | |
曾經在英國時尚與肖像攝影圈,幾乎都是他說了算的大衛‧貝里(David Bailey) 說過這麼一句話: 「好的攝影家需要很多的想像力,哪怕畫家都不需要那麼多, 因為畫家可以為自己憑空創造。而攝影中的一切如此尋常, 我們只有在大量觀看以後,才能看懂這種尋常。」
攝影所需面對的,不僅僅是大量的尋常題材,還有一件事實: 「我們隨時都可能看到大量的照片。」 如果照片內容對我們而言已不再新鮮,我們只會懶得多理。 照片必須擁有某種特質 才能從無窮無盡的照片漩渦中脫穎而出,也才能夠吸引我們。 單就數量而言,「攝影」已遙遙領先其他藝術形式。 儘管其中大多數照片稱不上藝術,但無法抹殺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接觸攝影影像的事實。 攝影者的觀眾本身也拍攝照片,這種前所未有的現象也就注定了照片必須與眾不同。 要耐人尋味的與眾不同、別出心裁的與眾不同,我們才會認為值得一看... 以日常工作為例,攝影師在拍攝結束之後, 攝影師必須從數十或數百張照片中挑選出最精采的一兩張照片來後製、甚至列印輸出。 其他藝術形式就免了這件事... 即便是編輯或寫作之類的文字工作,刪選過程也更為漫長與細緻, 而照片的編輯挑選卻可以在快速一瞥下完成。 因此更要練就「拍照必須主觀、編輯挑選照片必須絕對客觀」的本事。 至於「紀實攝影」作品的深度,則大多可從拍攝者與被攝者的關係是 1.陌生人 2.旁觀者 3.見證者...等角度來觀看。 而「我看到了、我拍下了、我走了。」的陌生人式攝影, 永遠比不上「攝影者本身就是見證者」來得有感染力... 「黑白其實是不存在於現實的顏色」 但為何大多數的紀實攝影,卻幾乎有志一同地偏愛採用黑白影像? 關於這一點,我目前還沒參透.... 或許凡稱之為「紀實」的攝影,也只能做到「記錄當時,而非真實」的緣故吧! 「在一個極其獨特的瞬間,即使你進行的是一個有想法的補捉, 你所拍下的照片,仍然比你所知道的還要多更多...」 下面這張照片「可見的黑暗」(希穆斯‧墨菲2003年六月攝於阿富汗巴米揚省) 是我個人極為喜歡的照片之一,照片中至少能有三個層次的觀看角度: 1.照片表現出了阿富汗戰爭後的結果 (只剩一條腿的傷者,孤獨地穿越阿富汗嚴苛的自然環境) 2.快門時機與形狀造成的驚人巧合 (傷者步履蹣跚且駝背的影像,竟與後方岩壁上的陰影如此一致、不可思議的相對應) 3.這張照片也同時記錄著在阿富汗宗教衝突下的不容異己 (巴米揚佛像在被塔利班政權摧毀之前,就是矗立在此地, 當然,還有那位被奪走一條腿的哈札拉族受害男子) 攝影家的目標,是朝向能使用單張照片來總結每個場合下的故事。 「總結」即使不是新聞攝影中唯一的傳統,卻是最牢固的。 下面這張照片「一位軍人與探親歸去的妻兒告別」(河北圍場 ‧ 馮建新) 我們從其精簡的構圖和瞬間,彷彿看見了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包括士兵的隱忍...↓ 以上照片及部分文字摘錄自「攝影師之魂」一書(Michael Freeman著) 特此聲明 :
|
|
( 興趣嗜好|攝影寫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