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彰化日韓料理模型製作推薦 》食物模型食品模型原味雞蛋仔模型訂做模擬食物模型製作推薦
2023/07/13 20:09:32瀏覽7|回應0|推薦0

臺北甜點模型設計推薦:擬真度最高,值得信賴的製作團隊

視覺上的味覺盛宴

對於美食,我們往往先以眼「饗」為快。一道精緻的料理、一塊質感濃郁的巧克力,它們的吸引力首先來自於視覺的饗宴。

各種繽紛的色彩、豐富的紋理、創新的造型,都是觸動我們味蕾的先鋒。而這正是我們服務的核心所在——將美食的視覺體驗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境地。

3D列印食物模型,重新定義視覺美食

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將3D列印技術與傳統美食藝術相結合,推出了3D列印食物模型服務。

這種全新的技術讓我們可以將各式各樣的美食重新塑造,更精準地捕捉到食物的形狀、顏色、紋理等細節,從而將視覺美食體驗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層次。

不論是一塊酥脆的烤麵包、還是一杯濃郁的拿鐵咖啡,我們的3D列印食物模型都能夠將它們的視覺美味呈現得淋漓盡致。

透過我們專業的設計和精細的列印技術,每一個模型都是一件藝術品,每一個細節都充滿生活的氣息。

在這裡,美食不再只是吃進口裡的享受,而是變成一種可以觀賞、可以收藏、可以分享的視覺藝術。

我們相信,這種新的視覺美食體驗能夠為你帶來全新的樂趣,讓你的生活更加色彩繽紛。

專業的食物模型設計服務

我們致力於創造各式各樣的食物模型,包括但不限於烘焙品、主食、點心、飲品等,滿足您所有的視覺需求。

我們的專業團隊由經驗豐富的設計師和技術人員組成,他們具有深厚的技術功底和獨特的藝術眼光,致力於為每一個模型注入生命。

我們的服務核心在於精確再現食物的形狀、顏色和紋理。

無論是金黃酥脆的麵包皮,還是熱氣騰騰的熱狗,或是冰凍的冰淇淋,我們都能將它們的細節刻畫得栩栩如生。我們的目標不只是創造出形狀相似的模型,更是讓每個模型都能傳達出那種食物所帶來的感官享受。

再加上我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我們能為您提供獨一無二的食物模型設計服務。從初步的設計概念到成品的製作,我們都會與您密切合作,確保我們的模型能準確地捕捉到您的想法和感覺。

食物模型作品案例

美食的視覺藝術

對我們來說,美食不僅僅是為了滿足我們的味蕾,更是一種藝術的展現。每一道菜,每一個食品,都有其獨特的形狀和色彩,都是一種視覺的享受。

我們的目標,就是將這種享受轉化為實體,通過我們的3D列印食物模型,將美食轉化為一種視覺藝術形式。

我們將專業的技術和獨特的藝術視野相結合,致力於創造出能夠傳達美食魅力的模型。我們希望,透過我們的模型,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到美食的魅力,可以欣賞到美食的藝術。

我們不僅僅是在製作模型,更是在創造藝術。我們的3D列印食物模型,就像一個個小型的藝術品,讓您可以隨時隨地欣賞到美食的美,感受到美食的魅力。

感謝您選擇我們的服務,我們期待與您共同創造出更多美食的視覺藝術!讓我們的3D列印食物模型,為您的生活帶來色彩,帶來樂趣,帶來藝術的享受。

需要我們相關3D建模與3D列印服務,請點擊下方按鈕與我們聯繫

 

新北仿真食物模型製作推薦在當今的視覺導向社會裡,食物模型設計成為了極其重要的工具,尤其在飲食業、教育業,甚至於市場營銷方面都有其不可或缺的價值。我們的專業服務,利用最新的3D列印技術,為各種食物創建出栩栩如生的模型。

從烘焙品到主食,從點心到飲品,我們都能將其精確地再現。每一道菜色,每一種食品,無論是形狀、顏色,還是紋理,我們都能捕捉到並賦予模型。這是因為我們的專業團隊具有豐富的經驗與精湛的技術,他們掌握了精確控制3D列印過程的能力,將數位圖像轉化為實體模型。臺北食品拍照道具推薦

這不僅僅是一種新的技術或者服務,更是一種藝術的實踐。透過我們的3D列印食物模型,您可以將美食的視覺饗宴帶入您的生活、您的商業空間,甚至您的教室裡。我們期待著通過我們的服務,將美食的視覺藝術傳遞給更多的人,讓美食的魅力得以延續。新北仿真食物模型設計工廠推薦

初春,氣溫乍暖還寒,最饞人的時令蔬菜莫過于韭。 我幼年居住的小鎮以盛產蔬菜而聞名,家家戶戶都種植韭菜,多則上百畝,少至一兩畦。每年的這個季節,新韭就要上市,田間扎起的韭菜大棚中,菜農們在里面樂此不疲地忙碌著。割韭菜是一項體力活,更是技術活,我曾目睹過母親割韭菜,她左手攏一把韭菜葉,右手隨即下鐮刀,鐮刀的位置不能太高,那樣會導致韭菜留茬過高,菜農于心不忍,畢竟是自己辛苦培育的“孩子”,可如果太接近地面,韭菜根部的味道不好,賣價低。我一度疑惑農人割韭菜為何以“刀”為單位,成年后才從爺爺口中得知,此“刀”即指代“一茬”的意思。 過完元宵節,奶奶清晨早起,喚我與她一起割韭菜,說是春節期間吃的大魚大肉太多,得吃點韭菜促進消化。昨天夜里淅淅瀝瀝下了一陣小雨,韭菜葉子上還沾著些許晶瑩剔透的水珠。奶奶挑選一塊兒長勢不錯的韭菜,用手扶住翡翠色的菜葉,微微一晃,那些水珠就被抖落的無影無蹤。隨后,奶奶動手割了一把韭菜。 中午,奶奶將韭菜用清水沖洗好幾遍,剁碎之后,與肉餡放進盆里,加進鹽、醬油等調味料,攪拌好一陣兒,做成餃子餡。奶奶包餃子,爺爺在灶口燒開水,還不忘跟我拉家常:“現在家里的勞力都外出打工賺錢,就不大規模種韭菜了,稍微栽兩畦,足夠自家吃的就行。想當年,你父親還沒結婚生子的時候,咱家里種了十幾畝韭菜,我一個人騎著自行車,馱著百把斤新鮮韭菜,到城里的蔬菜批發市場里去賣,車子剛停穩,小販都像潮水一般圍過來,爭著搶著要,兩大包韭菜很快就賣完了。”聽完爺爺的話,我幡然醒悟,原來韭菜里不僅富含營養,還蘊藏著爺爺年輕時代拼搏奮斗的流年。爺爺曾經也是一棵蔥郁且具有生機的韭菜,土生土長于家鄉的原野之上,生活賜予他重重考驗,將他所經歷過的事印刻在面龐和胸膛上,甚至他那皸裂的皮膚里…… 餃子放進煮沸的開水中,不一會兒就被煮熟。剛出鍋的餃子,咬上一小口,口腔里立刻充滿濃濃的韭菜味兒…… >>>更多美文:優秀散文

梁實秋:談友誼  朋友居五倫之末,其實朋友是極重要的一倫。所謂友誼實即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良好的關系,其中包括了解、欣賞、信任、容忍、犧牲……諸多美德。如果以友誼作基礎,則其他的各種關系如父子夫婦兄弟之類均可圓滿地建立起來。當然父子兄弟是無可選擇的永久關系,夫婦雖有選擇余地,但一經結合便以不再仳離為原則,而朋友則是有聚有散可合可分的。不過,說穿了,父子夫婦兄弟都是朋友關系,不過形式性質稍有不同罷了。嚴格地講,凡是充分具備一個好朋友的人,他一定也是一個好父親、好兒子、好丈夫、好妻子、好哥哥、好弟弟。反過來亦然。  我們的古圣先賢對于交友一端是甚為注重的。《論語》里面關于交友的話很多。在西方亦是如此。羅馬的西塞羅有一篇著名的《論友誼》。法國的蒙田、英國的培根、美國的愛默生,都有論友誼的文章。我覺得近代的作家在這個題目上似乎不大肯費筆墨了。這是不是叔季之世友誼沒落的象征呢?我不敢說。  古之所謂“刎頸交”,陳義過高,非常人所能企及。如Damon與Pythias,David與Jonathan,怕也只是傳說中的美談吧。就是把友誼的標準降低一些,真正能稱得起朋友的還是很難得。試想一想,如有銀錢經手的事,你信得過的朋友能有幾人?在你蹭蹬失意或疾病患難之中還肯登門拜訪乃至雪中送炭的朋友又有幾人?你出門在外之際對于你的妻室弱媳肯加照顧而又不照顧得太多者又有幾人?再退一步,平素投桃報李,莫逆于心,能維持長久于不墜者,又有幾人?總角之交,如無特別利害關系以為維系,恐怕很難在若干年后不變成為路人。富蘭克林說:“有三個朋友是最忠實可靠的——老妻,老狗和現款。”妙的是這三個朋友都不是朋友。倒是亞里斯多德的一句話最干脆:“我的朋友們啊!世界上根本沒有朋友。”這句話近于憤世嫉俗,事實上世界上還是有朋友的,不過雖然無需打著燈籠去找,卻是像沙里淘金而且還需要長時間地洗煉。一旦真鑄成了友誼,便會金石同堅,永不退轉。  大抵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臭味相投,方能永以為好。交朋友也講究門當戶對,縱不像九品中正那么嚴格,也自然有個界線。“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裘馬自輕肥”,于“自輕肥”之余還能對著往日的舊游而不把眼睛移到眉毛上邊去么?漢光武容許嚴子陵把他的大腿壓在自己的肚子上,固然是雅量可風,但是嚴子陵之毅然決然地歸隱于富春山,則尤為知趣。朱洪武寫信給他的一位朋友說:“朱元璋作了皇帝,朱元璋還是朱元璋……”話自管說得很漂亮,看看他后來之誅戮功臣,也就不免令人心悸。人的身心構造原是一樣的,但是一入宦途,可能發生突變。孔子說,無友不如己者。我想一來只是指品學而言,二來只是說不要結交比自己壞的,并沒有說一定要我們去高攀。友誼需要兩造,假如雙方都想結交比自己好的,那就永遠交不起來。  好像是王爾德說過,“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之間是不可能有友誼存在的。”就一般而論,這話是對的,因為如有深厚的友誼,那友誼容易變質,如果不是心心相印,那又算不得是友誼。過猶不及,那分際是很難把握的。忘年交倒是可能的。彌衡年未二十,孔融年已五十,便相交友,這樣的例子史不絕書。但似乎以同性為限。并且以我所知,忘年交之形成固有賴于興趣之相近與互相之器賞,但年長的一方面多少需要保持一點童心,年幼的一方面多少需要顯著幾分老成。老氣橫秋則令人望而生畏,輕薄儇佻則人且避之若浼。單身的人容易交朋友,因為他的情感無所寄托,漂泊流離之中最需要一個一傾積愫的對象,可是等他有紅袖添香稚子候門的時候,心境就不同了。  “君子之交淡若水”,因為淡所以不膩,才能持久。“與朋友交,久而敬之。”敬就是保持距離,也就是防止過分的親昵。不過“狎而敬之”是很難的。最要注意的是,友誼不可透支,總要保留幾分。MarkTwain說:“神圣的友誼之情,其性質是如此的甜蜜、穩定、忠實、持(www.lz13.cn)久。可以終身不渝,如果不開口向你借錢。”這真是慨而言之。朋友本有通財之誼,但這是何等微妙的一件事!世上最難望的事是借出去的錢,一般人為最倒霉的事幼莫過于還錢。一牽涉到錢,恩怨便很難清算得清楚,多少成長中的友誼都被這阿堵物所戕害!  規勸乃是朋友中間應有之義,但是談何容易。名利場中,沆瀣一氣,自己都難以明辨是非,哪有余力規勸別人?而在對方則又良藥苦口忠言逆耳,誰又愿意別人批他的逆鱗?規勸不可當著第三者的面前行之,以免傷他的顏面,不可在他情緒不寧時行之,以免逢彼之怒。孔子說:“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我總以為勸善規過是友誼的消極的作用。友誼之樂是積極的。只有神仙和野獸才喜歡孤獨,人是要朋友的。“假如一個人獨自升天,看見宇宙的大觀,群星的美麗,他并不能感到快樂,他必要找到一個人向他述說他所見的奇景,他才能快樂。”共享快樂,比共受患難,應該是更正常的友誼中的趣味。 梁實秋作品_梁實秋散文集 梁實秋:雅舍 梁實秋名言名句分頁:123

趙麗宏:新的高度,屬于中國  引子  那根黑白相間的橫桿,又一次緩緩上升了;那根長達四米的橫桿,被擱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升起橫桿的那兩雙手,在微微地顫抖……2.37米!跳高電子計數器的屏幕上,顯示出一個閃閃發亮的數字。巨大的北京工人體育場沸騰了,千萬雙眼睛,緊張地盯著那根高高地架在空中的橫桿,盯著那個準備沖向橫桿的年輕人。鄭鳳榮、倪志欽,這兩位曾經打破世界紀錄的跳高老運動員,也坐在人頭濟濟的看臺上睜大了眼睛……年輕人啊,你,真是那個要把人夢想了多少年的愿望變成現實的人嗎?你,真是那個將以凌空一躍而震驚世界的人嗎?  你還那么年輕啊!  2.37米!是的,這是一個人類至今未能逾越過的高度。對于這個世界上的數以萬計的跳高運動員來說,這是一座未曾有人登臨的珠穆朗瑪,是一個充滿著誘惑卻又冷酷無情的高度,多少次雄心勃勃的沖刺,都隨著橫桿輕輕的抖動、墜落而成為泡影,多少雙藍色的、黃色的、棕色的眼睛,仰望這個高度,一次又一次閃爍出畏懼和沮喪的寒光……2.37米!是的,他,年僅20歲的中國跳高運動員朱建華,準備向這個舉世矚目的高度沖擊了。他穩穩地站在離跳高架二十米遠的地方,沉著地用手捋著披到額頭上的柔軟的頭發,仿佛要理一理決戰前千頭萬緒的思路,要放松一下高度緊張的神經,要捋去所有的怯懦和不安,要聚攏起一切意志和力量……橫桿,像一個大大的驚嘆號,迎接他躍向一個又一個新的高度!  哦,親愛的朋友,請允許我讓這個緊張的場面暫且“定格”吧。在朱建華冷靜地捋著頭發的當兒,讓我們喘一口氣,細細打量他一番。  他,并沒有一般運動員的那種慓悍粗擴,粗粗一看,似乎還有幾分書生的文弱和秀氣,然而,那1.93米的個頭,那碩長靈巧的四肢,那瘦而精干的軀體,那渾身散溢著的虎虎生氣和不可抑制的熱情,令人信服地告訴你:是他,沒錯!就是那個不斷創造著奇跡的“飛人”!  他確實是世界跳高史上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內行的人們也許都知道,跳高運動員想提高一厘米成績,其難度實在不亞于登一座巨峰。從1962年,蘇聯運動員布魯梅爾創造2.26米的世界紀錄;到1980年,民主德國選手韋西格跳過2.36米,漫長的20年,世界跳高紀錄只增長了10厘米,平均每兩年才提高1厘米。而朱建華,從1973年開始跳高,訓練不到十年,成績竟提高了1.23米,平均每年提高10厘米多!  此刻,面對著架在空中的那根超過了世界紀錄的橫桿,朱建華顯得那么沉著,那么冷靜,真有一種“大將風度”。是的,他雖然剛滿20歲,在運動場上,卻已經是一位身經百戰的驍將了。如果回顧一下他所經歷過的拼搏,你就不再會驚訝,你將會明白,他的這種“大將風度”是如何形成的。  好,讓我們把日歷往回翻三年,翻回到1980年6月,讓我們隨著一群群膚色不同的觀眾,再一次走進墨西哥城的奧林匹克中心體育場吧!這里,正在舉行“圣地亞哥·中澤”國際田徑運動會,綠茵場上強手云集,龍爭虎斗。初出茅廬的朱建華,剛剛在意大利舉行的世界中學生運動會上以2.19米的成績贏得了跳高金牌,也風塵仆仆地趕來參戰了。他的腳上還帶著傷,裹著綁帶。可誰也不把這位17歲的中國中學生放在眼里,尤其是奪標呼聲最高的蘇聯運動員穆拉多夫,根本不把朱建華當一回事。  比賽開始后,人們就不得不刮目相看了。穆拉多夫從1.95米起跳,朱建華卻從2.04米起跳,橫桿每次升高,朱建華總是輕松地一躍而過。最后,只剩下穆拉多夫和朱建華兩個人了。2.15米,穆拉多夫跳了三次才過去;2.17米,他跳了兩次:朱建華都是一躍而過。2.19米,兩個人都是一次過桿。橫桿升到2.21米,對朱建華來說,這是一個從未跳過的新高度。穆拉多夫第一次試跳,身體擦到了橫桿,但橫桿只是輕輕抖了一下,沒有掉下來。朱建華跳了兩次,失敗了;第三次,他咬了咬牙,奮力跳了過去。橫桿又上升了二厘米;2.23米,比朱建華剛剛在意大利跳出的最好成績高出四厘米!橫桿,似乎偏袒著穆拉多夫,他第一次試跳時,腳又碰到了橫桿,結果依然像前一次那樣,橫桿只是在空中微微抖動著,卻不肯掉下來。朱建華又連著把橫桿碰下來兩次,穆拉多夫微笑了,他昂著頭,在場子里蹓跶起來,嘴里還輕輕吹著口哨。他似乎確信,金牌一定是屬于他的了。也許這樣蹓跶、吹口哨,還不足以表現他的樂觀,他索性坐下來,解開了鞋帶……朱建華的目光和他相遇時,只感到那一對棕色的眼睛里,似乎射過來兩束寒光。他激動了!周圍的喧囂和狂呼,一下子從耳畔消失,他只聽見自己的心在猛烈地擂著胸膛,擂得他全身熱血沸騰。  一定要跳過去!要為中國人爭一口氣!17歲,在有些人的眼里,還是一個毛孩子哪!  可朱建華那稚氣未脫的臉上,卻早已消失了孩子的天真和稚憨,那緊鎖的眉峰,那炯炯的眼神,那抿得緊緊的嘴唇,都顯示著男子漢的剛毅,顯示著中國青年一代的尊嚴。這時候,朱建華覺得,他不是代表一個人在和對手較量,而是代表著中華民族,代表著祖國!第三次試跳,他風掣電馳般地沖向高高的橫桿,沒有一點猶豫,沒有一絲畏懼——踏跳、騰空、過桿!成功得干凈利落!  好樣的,中國小伙子!墨西哥的觀眾和中國田徑隊的伙伴們拼命地為朱建華鼓掌,歡呼喝彩的聲浪幾乎要淹沒奧林匹克中心體育場……這一下,穆拉多夫的瀟灑和悠閑頃刻溜得無影無蹤,他緊張了,他慌了,他萬萬沒有想到,這個比他年輕的名不見經傳的中國小伙子,竟能征服2.23米。鹿死誰手,現在難講了。  橫桿升到2.25米,穆拉多夫第一次試跳失敗,橫桿不再偏袒他了,從架子上彈下來,飛得遠遠的。朱建華卻仿佛跳神了,第一跳便高高地越過了橫桿。穆拉多夫那雙棕色的眼睛里,悄悄地彌漫起失望的云霧,他再也發揮不出來,后兩次試跳,也都把橫桿碰出老遠……莊嚴的中國國歌響起來了,朱建華胸前掛著金牌,微笑著站在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下,又一次體會到了勝利者的歡欣,體會到了為祖國爭光的幸福。穆拉多夫折服了,主動過來拉住朱建華的手,發出了由衷的祝賀和贊嘆。他怎么也無法想象,這位默默無聞的中國小運動員,怎么能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把自己的成績提高了整整六厘米。這實在是奇跡:……這場比賽,也許只是朱建華跳高生涯中的一支普通的插曲。他已經在經常不斷的拼搏中練出來了,無論比賽如何激烈,無論對手如何高強,他不會緊張,也不會慌亂。他胸懷著崇高的目標,冷靜沉著地注視著上升的橫桿。橫桿,像一個大大的驚嘆號,迎接他躍向一個又一個新的高度!1973年“六一”兒童節,朱建華只能跳過1.10米;1981年,在18歲生日過后不久,他便在日本的一次國際田徑賽上飛躍過2.30米,從此躋身于世界優秀跳高選手的行列;到1982年12月,在新德里舉行的亞運會上,他以輕松優美的凌空一躍,越過了2.33米的橫桿,轟動了亞洲,驚動了世界,成為這一年世界上跳得最高的人。  草窩啊,草窩,中國的鷹是從這里起飛的!  朱建華,你可知道,此時此刻,有多少雙眼睛在看著你嗎?  知道,朱建華當然知道!每次向新的高度沖擊時,他總是能感覺到無數灼熱的注視,這種注視,使得他渾身火燎一般。這個震驚世界體壇的年輕的中國之鷹,他知道,祖國在身后注視著他,他知道,在不可計數的眼睛里,有幾雙深情而又熱切的眼睛,正在一片溫暖的幽暗里執著閃爍著……那是在上海,在一條狹窄嘈雜的小街上,在他的那個十六平方米的家里面,在他睡覺的那個小閣樓下,父親、母親、哥哥和三個姐姐,一定正擠在一起,在電視機或者收音機前面守著,等候著他的消息……是的,這真是一個又小又擠的“草窩”。然而,我們的中國之鷹,我們的世界冠軍,就是從這里飛出來的。1973年的一個春夜,當上海南市區業余體校的跳高教練胡鴻飛走上這條小街,側著魁梧的身體擠進這間小屋時,瘦骨棱棱的朱建華正蜷曲著又細又長的腿,靦腆地坐在角落里。胡鴻飛就是在這里看中他的。  跳高!這孩子能行么!朱建華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里沒有人是搞體育的,父親倒是個體育愛好者,是個球迷,他贊成讓兒子去鍛煉鍛煉,可母親卻不放心。  朱建華從小體弱多病,是醫院的老病號,人長得挺高,就是細腳伶仃的,同學們叫他“羊腳骨”,叫他“綠豆芽”。他喜歡打乒乓,從來沒有跳過高,家里子女多,經濟困難,長到十歲,他還沒有穿過一雙真正的球鞋呢!選他當跳高運動員,能行么?胡教練卻似乎胸有成竹,朱建華修長的身材和那兩條又細又長的腿,一下子把他吸引住了,他知道,這是塊跳高的好材料。然而誰能預料孩子長大后怎么樣呢,當胡鴻飛坐在這間窄小的屋子里,仔細觀察過朱建華的一家子之后,他就放心了。  朱建華父親是個身高1.85米的大個子;哥哥有1.83米;第二個姐姐,竟也有1.75米。  朱建華和這兩個高個兄妹的臉型都像父親。人的體質是可以改變的,而人的遺傳因素難以改變,胡鴻飛深信,這孩子一定能長得高高的,成為一個出色的跳高運動員。  朱建華跟著胡鴻飛,離開他的“草窩”,走進了南市區業余體校。訓練的地方也不大,一間破舊的屋子,只有八十多平方米,屋里沒有一副標準的跳高架,也沒有一塊標準的海綿墊子,連一根測量高度的尺也是用一些廢木片拼接起來的。唉,又是一個“草窩”!然而放開喉嚨在這里喊一聲,回聲倒是挺大的,而且還能嗡嗡地回蕩好一會兒。聽,訓練開始之前,胡教練大聲地說話了:“不要看這里地方小,只要胸懷大志,刻苦訓練,這里一樣能出跳高健將!你們敢下這個決心嗎?——將來有一天,像倪志欽一樣,打破世界紀錄,為中國人爭光!”教練的聲音久久地在屋里回蕩,在朱建華的心里回蕩,怎么也不會消失了……朱建華的跳高生涯,就從這里開始了,他穿上新的球鞋,連鞋帶還不會系呢。  胡教練走過來,教會了他第一個動作——把兩根長長的鞋帶,系成一個漂亮的蝴蝶結……朱建華聽人說過,日本有個排球教練,叫大松博文,可厲害了,非得把運動員們練得死去活來不可,運動員叫他“魔鬼大松”,胡教練會不會像“魔鬼大松”呢?  胡鴻飛是一個嚴格的教練,和小運動員們在一起的時候,他的表情總是嚴肅的,他的眼睛可厲害了,誰不用心,誰偷懶,誰畏畏縮縮,他目光一掃就知道了。朱建華開始有點怕他,一開始訓練,他就不再怕了。胡鴻飛起初只是讓朱建華看大同學們的訓練,讓他在一邊玩耍,并且常常帶他去看跳高比賽,提高他的興趣。有人建議,用負重訓練把朱建華的“羊腳骨”壓粗,胡鴻飛斷然拒絕了。一個瘦弱的孩子,怎么能承受得了在鈴的重壓呢!他的訓練方法與眾不同,“花樣經”可多了,一會兒跑,一會兒跳,跑里面有發令跑、行進間跑、彎道跑、計時跑;跳里面又有縱跳、單足跳、蛙跳、助跑跳,還有跳橡皮筋、跳竹竿、跳凳子、跳臺階、跳跳箱……真是常練常新,翻不盡的花樣。  有時練累了,還做游戲呢,大家一起“奪堡壘”,訓練的勞累,會在輕松的笑聲里悄然消散……胡鴻飛和“魔鬼大松”完全是兩碼事!  如果母親知道教練都像“魔鬼大松”的話,她大概怎么也不肯讓兒子當運動員了。可她還是放心不下。一天,瞞著家人,她偷偷地到業余體校去看兒子訓練。體校門關著,她只能站在籬笆外透過縫隙朝里看。朱建華正好在練習過桿動作,看著兒子一次又一次從高處跌落在地,母親心疼了。朱建華回到家里,母親一把將他摟在懷里,含著眼淚說:“你今天跌痛了吧?以后不要再去了!”朱建華笑起來:  “今天我哪里跌過跤,運動員嘛,不運動還行!”當朱建華參加小學生運動會,捧回來一張花花綠綠的獎狀時,全家人都樂壞了。當他們明白,這個曾經那么瘦弱的小弟弟,真是一個有希望的跳高運動員時,父母兄妹圍在一起開了一個家庭會議,并且作出一條不成文的“決議”:要想盡一切辦法,保證讓他吃好,休息好,學習好。全家人節衣縮食,給朱建華買各種各樣的營養品……在“草窩”里,朱建華迅速成長起來。四五年以后,那個瘦弱多病的“羊腳骨”  不見了。一個身體結實、動作矯健的高個子運動員,出現在運動場上,凡是有跳高比賽,他總是能甩下所有和他年齡相仿的對手,用超群出眾的騰躍,奪得亮晃晃的獎杯。上海冠軍!全國冠軍!亞洲冠軍!世界冠軍!朱建華的名字,像一顆耀眼的星星,升起在中國的體壇。當然,這也是“草窩”的光榮,朱建華的一家人,都成了跳高迷:朱建華在上海比賽時,家里人總要趕到運動場去看;朱建華離家外出比賽時,全家人的心都被他帶走了……草窩里飛出了展翅高飛的雄鷹,雄鷹是不會忘記他的草窩的!  真的,對這個雖然小卻充滿溫情的家,對南市區業余體校那個簡陋的訓練房,朱建華的感情是太深了。從外地、從國外比賽回來,他依然住在這個家里。回家后,他總要搶著做一點家務:洗碗,倒垃圾,早晨為父母買早點……晚上,他依然攀著木梯爬到小閣樓上睡覺。對了,我們來看看他的小閣樓吧,閣樓長二米,寬不到一米,搭在一條兼做廚房的走廊上面,煤球爐子里飄起的油煙,常常透過板縫鉆進來。  閣樓上,連一張最小的單人床也放不下,只能擱一塊用無數小木條釘成的鋪板。小時候,他和哥哥一起擠在閣樓上睡覺,平躺著并排睡不行,只能側著身子睡。現在,哥哥結婚了,朱建華把照顧給他的一間宿舍讓給了哥哥,小閣樓屬于他一個人了。  現在人實在太長,晚上睡覺時,頭和腳總是磕磕碰碰的,他不得不蜷起腿睡。鄰居們有時會笑著打趣:“噢,世界冠軍困小閣樓啰!世界冠軍困小閣樓啰!”朱建華不說什么,只是笑笑。他是在這里長大的,他還是他。既然有許許多多人還擠在閣樓上,世界冠軍睡睡閣樓,大概也不能算什么大驚小怪的事情。  他依然深深地留戀著那個簡陋的訓練房,他還是常常跟著胡鴻飛到那里去訓練。  朱建華覺得,無論條件多么好的訓練場,都無法和那里比,因為,那斑斑駁駁的墻上,那布滿裂縫的地上,印著他和教練的身影和腳印,灑滿了他們的汗水,那潮濕的空間里,回蕩著他的最初的誓言……橫桿下,兩顆心,在同一個節奏中有力地搏動……胡鴻飛教練,此刻,你在想什么呢?在朱建華躍躍欲試的姿態中,在他那閃閃發亮的眼神里,你,看到成功的信息了么?不,胡鴻飛是冷靜的,冷靜得就像一尊雕橡。他永遠不會想入非非,永遠不會用波動的情緒影響朱建華。在千千萬萬觀眾那一片烏黑的頭發中,五十八歲的胡鴻飛那一頭積雪似的白發是引人注目的。朱建華是看著自己教練的頭發一點一點白起來的……也許,世界上很少有一帆風順的成功者。曲折和艱難,使懦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使幼稚的靈魂變得深沉起來。1981年8月,朱建華去羅馬尼亞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本來說好了的,胡鴻飛將一起去,可是,臨出發的時候,代表團的名單里沒有胡鴻飛的名字。對于朱建華來說,這真是一場不走運的比賽。在眾多強手的角逐中,他和美國的一名運動員一起,淘汰了許多對手,一個回合又一個回合地拼過了2.25米。跳2.28米時,朱建華受傷了;左腳腫得老大,痛得無法著地。美國選手也未能越過這個高度。照新規則,兩個人必須重新決賽,朱建華只得棄權。明明他跳得最好,卻只得了個銀牌。朱建華看著又紅又腫的腳,只覺得一肚子窩囊。胡鴻飛常常對他說:跳高運動員的腳最容易受傷,又最怕受傷,一些最優秀的運動員,往往在傷后一蹶不振,葬送了美好前程。平日訓練時,胡鴻飛非常注意保護朱建華的腳,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決不輕易劇烈運運……可自己,偏偏在胡教練不在的時候受傷了!  回國后,朱建華聽到一個消息:他要換教練了。也許,在有的人眼里,指導了他整整八年的胡鴻飛,不過是一個區業余體校的教師,一個半路出家的業余教練。  而朱建華,已經是舉世聞名的跳高名將,兩人之間,似乎“門不當戶不對”了。一向沉默寡言的朱建華發起急來:“不行,我沒有胡指導不行,他最熟悉我,最了解我!”朱建華在北京,胡鴻飛在上海,兩人無法見面,朱建華便一封接著一封給胡鴻飛寫信:親愛的胡指導,您一定不能丟下我不管!我的成績和進步,都凝結著您的心血。請繼續指導我吧,我等著您把新的訓練計劃寄來……真是禍不單行,胡鴻習也病了,他的心臟病復發,病得不輕,住進了醫院。誰也不知道他將在病床上躺多久……朱建華埋頭給胡鴻飛寫信時,往事一幕一幕在眼前浮動,許多小事情,當時平平淡淡地過去了,這時回想起來,卻感到意味深長……那一次,朱建華參加一個田徑賽。比賽開始后,他覺得很興奮,別人比賽時,他就自己在一邊練彈跳,一下,蹦得老高,再一下,又蹦得老高,蹦了一下又一下,他越蹦越來勁。胡鴻飛像往常一樣,坐在看臺上密切注意著朱建華的一舉一動。朱建華在場子里起勁地蹦跶,他在看臺上默默地數:五下,十下,二十下……胡鴻飛的眉心鎖起來了。比賽結束后,胡鴻飛找到朱建華,滿臉嚴峻,明明賽得還可以,這是為什么呢?朱建華正納悶著,胡鴻飛發問了:“你知道,剛才你在場子里蹦了幾下嗎?”幾下?不知道。“三十六下!”胡鴻飛的口氣很重,“還沒有過橫桿,你就這樣白白耗費了這么多精力,這樣還能堅持到最后沖刺?一個最優秀的運動員,必須懂得積聚力量,懂得保存實力,要穩重、沉著,讓所有的信心和力量都到橫桿下爆發出來!”  拿到亮晶晶的獎牌和鮮艷的花束之后,朱建華總是馬上想到要獻給教練。胡鴻飛總是不動聲色,他的嚴肅深沉的目光,分明在說:怎么,得意了?到頭了?不要笑得太早,離開世界紀錄還有距離呢!一次訓練結束后,胡鴻飛手里拿著一把鎯關,一桿尺,還有一根跳高橫桿,把朱建華叫住了:“來,我們做一件事情。”兩人走到訓練房的墻邊,用尺在墻上量出了2.36米的高度,然后爬在凳上釘了兩枚釘子,橫桿便擱在世界紀錄的高度上了,“記住,這才是你的目標!每天看到它,每天想到它——韋西格能跳過去,你也能跳過去,而且要超過他!”  這一切,朱建華怎么可能淡忘呢!有人說,胡鴻飛的訓練方法是不正規的“野路子”,只要能夠出成績,“野路子”有什么不好呢!胡鴻飛搞了這許多年跳高教練,并不是“碰額角頭”才碰到了我朱建華,多少人在他的指導下跳出成績來了——施曉梅,60年代的跳高名將,中國第一個越過1.80米大關的女跳高運動員,不就是他選拔培養的嗎!吳明新,韓健偉,這些十幾歲就跳過二米多的優秀選手,不也是他一手訓練出來的嗎!怎樣才叫有本事的教練?這就是有本事的教練!你們到胡指導家里看看去,體育理論書籍堆得像小山一樣,那可不是擺著做做樣子的,都是他自己掏腰包買來研究的。他決不是一個盲目蠻干的教練,他尊重科學。所有被人們承認了的科學方法,開始不都是“野路子”嗎!朱建華從心底里喜歡胡鴻飛的訓練方法,在教練的指導下,他跑,他跳,他背負著杠鈴蹦跶、下蹲……所有這一切,他從來沒有感到厭倦,感到枯燥,所有形形色色的訓練,看似互不相干,實際上都圍繞著一個中心:提高成績!不是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嗎?實踐已經有力的證明:胡鴻飛的“以速度為中心突破,求得力量和技術的平衡”的訓練方針,是行之有效的!  一回到上海,朱建華就趕到醫院里去看胡鴻飛了。那是1982年剛剛開始的時候,胡鴻飛消瘦的臉上,神色優郁,頭發仿佛白了許多,他擔心著朱建華的腳,擔心著他的未來,朱建華也憂心忡忡,他為教練的心臟擔心,也為自己的前途憂慮,他伯胡鴻飛真的再也不能帶他訓練。  “腳上的傷怎么樣?”胡鴻飛開口就問。  “好了,沒事了。我天天踢足球呢!”  “踢足球!?”胡鴻飛猛地從病床上坐了起來,“還沒有恢復訓練嗎?”  “胡指導,我恐怕不行了,現在連二米也跳不過。”  胡鴻飛眉頭一皺,從床上跳下來,三下兩下脫去病號服,換上便衣,拉起朱建華就往外走。  哪里去?——訓練!  你的心臟行么?——沒問題!  一老一少,悄悄地溜出醫院,坐兩站電車、就到了南市區業余體校,到了那個哺育出雄鷹的“草窩”。  好,一切從頭開始,跌倒了,站起來,讓橫桿再一厘米一厘米升上去!  師徒之間,訂出了新的訓練計劃。胡鴻飛,成了病房里最不遵守制度的病人。  每星期三和星期天下午,他便從醫院里溜出來,朱建華在“草窩”里等著……高高的橫桿下,兩顆心在同一個節奏中有力地搏動……兩個月后,胡鴻飛出院了。他終于名正言順地又成了朱建華的教練。  教練回來了,可朱建華還是心急如焚。半年前,他還能輕松地越過2.30米,可現在,他真的連2米也跳不過。看到橫桿高高地攔在那里,他心里竟生出一種從未有過的害怕,怕跳不過去,丟臉。胡鴻飛卻沉得住氣,他知道,朱建華受傷之后,有一個恢復過程,首先得讓他把信心鼓起來。于是,胡鴻飛一邊抓緊對朱建華進行身體素質鍛煉,一邊千方百計刺激他的信心。一次,上海一所大學開運動會,邀請朱建華作跳高表演,胡鴻飛帶著他去了。2米,朱建華跳過去了!胡鴻飛親手把橫桿升高二厘米,嘴里卻報2.05米,朱建華又跳過去了,胡鴻飛再把橫桿升到2.04米,并宣布這是2.10米,朱建華又一躍而過。這樣一來,朱建華的信心逐漸又樹了起來。  四月份,田徑隊進行春季測驗,那天下著大雨,朱建華冒雨跳過了2.18米。胡鴻飛笑了:“小朱,不必擔憂了,下雨天能跳到這樣,還怕什么!”  朱建華終于徹底恢復過來了。他覺得,隨著成績一分一分地提高,教練的頭發越來越白了。教練啊,請您放心,我會爭氣的,我決不會讓你的頭發白白地染上霜雪!  韋西格:你等著瞧,我要超過你的!  唉,韋西格,此刻,你為什么不在這里呢?如果你在這里,朱建華一定要和你真刀實槍地較量一番的。來,讓那根鐵面無私的橫桿一截一截地往上升,兩個人輪流跳,看看到底誰先把它碰下來?看看到底誰是世界上跳得最高的人?看看到底誰能創造出新的世界紀錄來?唉,韋西格,你真應該到這里來的。  朱建華沒有見過韋西格,然而對這個名字,他是太熟悉了!1980年,在莫斯科舉行的奧運會上,這位民主德國的青年廚師出人意料地跳過了2.36米,把由聯邦德國默根堡創造的世界紀錄提高了一厘米。在世界跳高之王的寶座上,他已經坐了快三年了。這三年里,無論是他自己還是其他人,誰也沒有再能夠跳過這個高度,韋西格的這把交椅,似乎還是穩穩當當的哩。  2.36米,朱建華每天都想著要超過這個高度。一走進訓練房,墻上那根標志著2.36米的橫桿,就像箭一般射進他的眼簾,只要稍稍凝視一會兒,他的血就會沸騰起來,眼睛里就會閃出灼灼的光芒。他看見韋西格了——這個身高二米多的小伙子,就站在那根黑白相間的橫桿前,快活地笑著,兩只手高高地舉過頭頂,就像報紙上登的那張照片一樣。他的笑瞇了的眼睛流露出自得的神情,好像在說:你?你也想跳這么高?  在這種時候,朱建華別無他想,只感到整個身心都被烈火燃燒著,他只想憋足氣力跳、跳,把那個屬于別人的高度甩到自己的身子底下。哦,韋西格:你等著瞧,我要超過你的!是的,我的目標決不僅僅是2.36米,而是要超過你,超過你!  今天,是他第四次向韋西格挑戰了——在1982年一年中,他已經三次向2.37米的高度沖擊。  第一次是1982年6月20日,在北京全國田徑冠軍賽上,他飛身一躍跳過2.31米,把自己創造的亞洲紀錄提高了一厘米,然后便勇敢地向2.37米沖擊。三次試跳,橫桿都被碰下來了,首次沖擊世界紀錄,盡管失敗了,朱建華卻并不灰心——來日方長,還有再顯身手的時候!  42天以后,在上海的“金雀杯”田徑對抗賽中,他飛越過2.32米,再次刷新亞洲紀錄。橫桿,又一次升到2.37米。三次試跳的情況和前一回差不多,還是未能成功。這一天,獎杯、鮮花、掌聲和歡呼當然還是屬于朱建華的,然而他實在不滿足。  他怎么也忘不了,這天剛剛走進體育場,一群青年工人就把他團團圍住了:“朱建華,我們今天是請了假,專門來看你跳高的!”“我們剛剛下了夜班,聽說你在這里跳高,不想睡覺啦!朱健華,今天看你的了!”“朱建華,敢不敢沖世界紀錄?”  “為我們中國人爭一口氣啊!”……他怎么能忘得了那一雙雙充滿期冀的眼睛,怎么能忘得了那一片真誠而又熱切的叮囑和鼓勵!  12月1日下午,在印度新德里尼赫魯體育場,朱建華的跳高形成了運動會的高潮。  他甩下所有的對手,以銳不可擋的氣勢,跳過了2.33米。亞洲的跳高,又有了新的紀錄!尼赫魯體育場為之歡騰。這位看似稚氣未脫的中國小伙子,竟然在半年之內三次刷新亞洲紀錄,這實在不可思議,了不起!熱情的印度觀眾和各種各樣不同膚色的外國人一起拍著巴掌,有節奏地歡呼:“朱建華!中國!”“OK,CHINA!”興奮的朱建華眼睛紅了,放開嘶啞的嗓門大聲向裁判員喊著:“2.37米!”韋西格,又一次面臨著年輕的中國對手強有力的挑戰了。橫桿剛剛升到2.37米,裁判員示意朱建華準備起跳時,場上突然發生了一陣騷動,萬頭攢動的看臺上喊聲四起,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到空蕩蕩的跑道上。朱建華回看去,也不由一愣,跑道上,出現了一個震撼人心的鏡頭:一位運動員用一條腿,獨自在那里一跳一跳地行進,這是一位日本的十項全能運動員,在比賽中傷了一條腿,他正在用驚人的毅力,頑強地完成他的最后一項比賽——一千五百米跑,這樣的運動員,理所當然地會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人們紛紛為他吶喊加油。場子里的騷動還未平息,一分半鐘電子計時器已經開動了,不能再有任何分心和遲疑。朱建華深深地吸一口氣,飛一般奔向橫桿——起跳!他高高地彈起來,彈得那么高,身體過橫桿時,還騰空好大一段。看臺上的觀眾歡呼起來。然而,他剛剛跌落在海綿墊子上,頭上的那根橫桿,也慢慢地跟著飄了下來,就像用高速攝影機拍下的慢鏡頭,場子里的裁判、運動員,看臺上的觀眾,全部傻眼了,明明跳過去了。怎么回事?朱建華猛地拍了一下大腿,唉,是那該死的腳后跟,只是輕輕地在橫桿上擦了一下:輕得連他自己都沒有任何感覺。  橫朽卻毫不客氣地跟著下來了,第二次、第三次試跳,精力已經大不如前,沒能再跳過去。  也許,運動員出成績,有時真要講那么一點兒運氣,除了個人的競技狀態,還得加上天時、地利、人和,哪怕是一星點兒細微的干擾,也可能使唾手可得的成功變成泡影,在通向2.37米的道路上,仿佛總有誰在冥冥之中阻礙著朱建華,在尼赫魯體育場,如果沒有那個受傷的日本運動員出現在跑道上,如果朱建華的腳后跟再抬高0.1厘米……2.37米的橫桿,也許就不會被碰下來……胡鴻飛教練可沒有那么多的“如果”,他從來不抱什么僥幸心理,靠僥幸成功,絕對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名副其實的世界冠軍!他相信實力,相信技術。朱建華的每一次新的沖刺,他都睜圓了眼睛觀察得一清二楚,當人們瘋狂地歡呼,當人們惋惜地嘆息,他,卻總是沉默著,并且不時用筆在隨身帶著的那個小本上記下一點什么,朱建華技術上任何一點小小的漏洞,情緒上任何一點細微的波動,都逃不過他的眼睛,在新德里那次破世界紀錄的沖刺,確實已經成功在望了,胡鴻飛和所有的目擊者一樣,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朱建華身體騰起的高度,比2.37米的橫桿高出好幾厘米!比賽結束后,他像以往一樣,細致而又嚴肅地指出了朱建華技術中不足,詳盡地制訂出新的訓練計劃,馬上開始了更高標準的訓練。朱建華知道,在大洋彼岸,他的對手并沒有躺在冠軍的寶座上睡大覺,韋西格,決不會只是在戈爾德伯格的餐館里舞著菜勺,嚼著他的“韋西格牛排”,他也在拼命地練,他也在想著創造新的世界紀錄。在美國,在蘇聯,在西德,還有幾個聞名世界的“飛人”在盯著他。  是的,還是胡鴻飛的那句老話:“還不到笑的時候!”韋西格,你等著……他果斷地舉起手臂,大聲喊道:2.34米不要了,跳2.37米!  朱建華,你記得嗎,去年評選最佳運動員時,你曾經收到過這樣一張選票,十個空格內,只填了一個名字:朱建華,其余的空白,被一個粗重的數字填滿了:2.  37米!此刻,這張選票的作者,大概也擠在看臺上望著你呢!你的信心如何!  幾個賽事己畢的運動員擠在看臺下面,緊張得捏緊了拳頭。朱建華,昨天傍晚你對我們講的那些話,該不會是夸口吧?……24小時之前,北京工人體育場也是這么寧靜。初夏的微風,掠過綠茵茵的草坪,又輕輕地在空無一人的梯形看臺上緩緩游蕩,仿佛正在悄悄地傳播著第五屆全運會田徑預賽的消息,朱建華和他的幾個隊友從宿舍里走出來,說說笑笑地沿著高高的鐵欄圍墻散步。大賽之前,必須丟掉一切包袱,必須輕輕松松,讓每一塊肌肉,每一根神經都得到充分的休息,這樣,比賽時才能聚精會神,作一陣轟轟烈烈的爆發。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胡鴻飛教練深知這個道理。朱建華在靜悄悄的體育場邊沿慢慢地走著,顯得悠閑自在。血紅的夕陽,把鐵欄桿的影子投在水泥路上,一格一格長長的影子,從墻腳一直伸展到很遠的地方。朱建華一邊走,一邊回想著胡鴻飛剛剛給他看的一份國際田徑情況:美國優秀的黑人跳高選手卡特,已經在向2.40米沖刺了,而且差一點成功!是啊,不僅僅是一個韋西格啊……“哎,小朱,這欄桿的高度,明天你能跳過去么?”一個隊員開玩笑地問了一句。  朱建華抬頭看看,欄桿不過2.20米左右,他笑了:“輕松,沒問題。”  “那么,這水泥柱呢?”欄桿的中間,每隔一段就有一根方水泥柱,高出鐵欄桿好大一截。  朱建華站定不走了。水泥柱,大概快接近2.40米,是超過世界紀錄的高度了!  哎,這高高的柱子,怎么像一個人呢,他高傲地站在那里,兩手合抱在胸前,背脊斜靠在欄桿上,挑戰似地逼視著朱建華。噢,是韋西格?是卡特?……朱建華激動起來:“這柱子,我一定也能跳過去!”  真的,朱建華并不是吹牛,他覺得渾身輕松,身體的每一個部件都感覺良好,想高高地跳起來的欲望,時時刻刻在他的心里沖動。他抬起頭,看了看逐漸暗下來的天空,他擔心明天會下雨,如果下雨,那就糟了。不久前那次不順利的南京國際田徑邀請賽,他還記憶猶新呢。那次比賽時,他的身體和技術素質處于極佳狀態,胡鴻飛和他對創造新成績充滿了信心。誰知比賽那天竟下起雨來,運動員一個個被淋成了落湯雞,誰也無法出成績,朱建華只跳過2.26米,錯過一次非常好的機會。  6月11日,多云,是比賽的好天氣!跳高比賽是下午三點半開始的。在十幾名跳高選手中,朱建華顯得特別沉著冷靜。當橫桿升到2.00米、2.04米時,別的運動員都上場了,只有他,依然靜靜地坐在一邊。2.08米,他一躍而過,輕松得像越過一道門檻。2.12米,他又輕而易舉地過去了,2.16米,他免跳,2.20米,他又是一躍而過。2.22米,他再免跳。他知道,跳第六次至第八次時,是競技狀態最好的時候,他要抓住最好的時機沖擊新的高度。到2.26米時,裁判員換了一根新的橫桿,沒有誰能越過這個高度了,只有朱建華,還是輕輕地凌空一躍,過去了。  橫桿升到2.34米,這將是新的亞洲紀錄,朱建華還沒有征服過這個高度。然而他充滿了信心,他并沒有感到橫桿高不可攀,比起昨天見到的那個水泥柱,還差那么一截呢。他輕輕跳了幾下,閃電般撲向跳高架,噠噠噠噠……起跳!騰空!順利過桿。身體高出橫桿很大一截!可是,當他倒地之后,橫桿卻慢悠悠地飄落下來,像電影里的慢鏡頭。這情形,幾乎和半年前在新德里沖2.37米的情景一模一樣,還是腳跟輕輕擦了一下!  朱建華呼地從海綿墊子上一躍而起,用手掌狠狠地拍了一下大腿。哎,怎么這樣不爭氣!場子里,惋惜的嘆息聲像煙霧一般四處彌漫著……朱建華抬起頭來,朝議論紛紛的看臺上望了一眼。他看見胡鴻飛了,教練穩穩地坐在那里,臉上毫無沮喪的神情,甚至有那么一點兒微笑。朱建華又振奮了,他懂得胡鴻飛的心思,賽前,胡鴻飛曾經提醒過他:跳2.34米時萬一出現類似情況,就說明有實力,不能錯失時機,必須鼓足勇氣再沖!昨天傍晚,在水泥柱前產生的幻覺,仿佛又突然出現在眼前:韋西格、卡特,正高傲地瞧著他……朱建華熱血沸騰了。他大步走到裁判面前,果斷地舉起手臂,大聲喊道:2.34米不要了,跳2.37米!  不是尾聲  現在,我們讓那個“定格”了的激動人心的場面再動起來吧……一分鐘電子計時器開動了。萬籟俱寂,整個世界仿佛暫時沉默了,人們只能聽見自己加快了頻律的心跳……朱建華昂起頭顱,雙目炯炯地向那根高高的橫桿投去莊嚴而又輕蔑的一瞥,他要沖了!  北京工人體育場從來沒有這么靜過。當朱建華踏了幾個碎步,旋風般沖向橫桿時,整個空間只有他的腳步聲在響著——“噠噠噠噠……”像驚心動魄的鼓點,震撼著這個暫時沉默的世界,激動著無數忐忑不安的靈魂。在2.37米的橫桿下,他奮然起跳了,跳得那么高,仿佛要離開大地,竄入云空……朱建華跳過去了,橫桿依然架在空中,紋絲未動!  1983年6月11日十八點零五分,中國人創造了新的跳高世界紀錄!  北京工人體育場地震了!觀眾們發狂似地從看臺上跳下來,歡呼著向朱建華擁來。“朱建華,英雄啊!”“中國萬歲!”……人們忘情地呼喊著,晶瑩的淚花在無數雙眼睛里滾動著。八十高齡的總裁判夏翔老淚縱橫,激動得說不出一句話。倪志欽、鄭鳳榮像年輕人一樣叫(www.lz13.cn)喊著,拼命拍著手,視線也變得一片模糊……朱建華被歡樂的人群高高地拋起來,拋起來……他的腳剛剛著地,便不顧一切地沖向看臺,和泣不成聲的胡鴻飛緊緊地擁抱在一起……是的,2.37米,這是當今跳高的世界之巔,是跳高運動員的珠穆朗瑪。這新的高度,屬于中國!  然而,世界永遠在運動。科學家們說,珠穆朗瑪,每年都在向上升著。跳高世界紀錄,也會往上升的。朱建華的目光,已經離開2.37米,向更高的方向看去。他還年輕,他決不會在攀登道上滯留。有許多重要的世界大賽在等待著他。他的擲地有聲的誓言,正隨著電波傳遍世界:  ……跳過2.37米,已經是過去的事了。  我將從零開始,爭取早日跳過2.40米!  1983年6月22日于上海   趙麗宏作品_趙麗宏散文集 趙麗宏:童年笨事 趙麗宏:《玉屑集》美人之美分頁:123

FOO715VDE5VED


新竹巧克力模型設計推薦
台南中式料理模型設計工廠推薦 》海鮮粉絲模型 海鮮粉絲煲 海鮮粉絲豆腐煲 海鮮粉絲雜菜煲食物模型製作推薦台中店面佈置模型推薦 》荷包蛋模型 煎蛋 炒蛋食物模型製作推薦
( 興趣嗜好偶像追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94gybte97083&aid=179593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