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1/16 16:55:08瀏覽11|回應0|推薦0 | |
中國時報【(執筆:謝錦芳)】 來自台灣的林家樑為MIT媒體實驗室博士候選人,大學讀的是建築,後來轉向研發無人電動三輪車,過去2年多來猶如經歷了一場奇幻旅程。他說,「研發過程中碰到重重困難,好幾次睡夢中夢到問題解決了;MIT臥虎藏龍,教授會給大方向,但答案還是要靠自己找。」 林家樑自逢甲大學建築系畢業後,赴MIT媒體實驗室連續唸完二個碩士,分別是建築與都市規畫,著重於都市交通、電動車的設計,其次是媒體藝術與科學,專研可折疊電動摩托車、綠輪。恩師米契爾(William Mitchell)去世後,2010年他返台創業,2012年底在MIT教授藍森力邀下,再度赴媒體實驗室參與無人電動三輪車的研究。 這輛三輪車從發想到最後成形,完全不一樣。研發團隊原先想做一輛可以折疊的無人電動三輪車,鼓勵民眾在自行車道上騎車,可以運動健身,後來林家樑和指導教授藍森多方討論,決定把方向改為多功能輕型無人三輪車。 「Media Lab鼓勵做中學,學中做,也容忍學生犯錯。學生碰到問題時,有很多教授可以諮詢,往往你的問題,他們也沒有答案,但他們會給你方向。」林家樑說,「創新的過程沒有地圖,常是一種火花,你不可能預期結果。」 「創新是一個不斷修正的過程,有一個邏輯會帶你找到答案。我們要找的是未來5~10年的解決方案。」他回想,「好幾次夢見自己的問題解決了,不過,事實上並沒有。」他笑說,這可能是自己一直在找答案,才會連做夢都夢見答案。 儘管創新模索的過程吃盡苦頭,但林家樑說,「我沒把工作當作是工作,其實工作也是樂趣。」參與無人車的研究,終於開花結果,回饋自己生長的地方,這是最令他興奮的。 |
|
( 在地生活|高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