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用年表讀通世界歷史
2015/12/17 02:22:11瀏覽10|回應0|推薦0
不想再看無腦的台灣電視節目把觀眾當白癡耍,也厭倦了網路充斥內容農場標題聳動而毫無根據的文章,還是靜下來好好的閱讀書籍充實自己吧!
今天,在這兒跟各位推薦一本好書:用年表讀通世界歷史!!!




-暢銷書排行榜
本週排行榜第一名:
很多網友都推薦說讚喔!


下面是整理了關於同類書籍的介紹,都是今日的優惠折扣,過了今天價格就會調回原價 趕快點進來撿便宜喔!
點下面的圖片進去, 就可以看到整理的分享!








用年表讀通世界歷史





























    • 優惠時間:2015/10/1 ~ 2015/11/11

      城邦全書系單書79折任選2本75折,滿499贈閃光筆組






















      原價:540元

      超值組合價:

      75
      特價 405










      《用年表讀通世界歷史》




      懂得運用年表,世界歷史一讀就通!

      發揮「年表」的優點──視覺化,時間點清楚,線性發展明白,方便查詢;配合「歷史事件始末敘述」──掌握來龍去脈,瞭解前因後果,置身歷史現場,閱讀趣味高;結合「編年體」與「紀事本末體」兩大特色,相互對照,這是你案頭必備工具書。

      本書特色

      ◎上起遠古,下迄西元二○一二年,依時代分為八章,每章有一總說。

      ◎年表標示西元、地區、時代,繫以世界歷史事件,包括各國的王朝興衰、君王更替、戰役、改革、政爭、動亂、重要人物等;並有中國歷史大事直接對照。

      ◎一百六十餘條世界歷史重要事件始末敘述,標題清楚,敘事明白,與年表呼應。

      ◎以時間為經,事件為緯,一本方便查詢、適合學生與一般大眾閱讀的世界歷史工具書。

      本書有助於:

      1.學生讀者解決世界歷史綜觀學習上的困難,加強歷史的時間概念,同時提供中西歷史對照,是有用的參考工具書,也可以是有助於歷史學習的課外讀物。

      2.歷史愛好者對於重大事件的線性整理與時期範疇歸納。

      3.一般民眾可快速查閱,並中西對照,以解決世界歷史事件時間定位點上模糊不清的困擾。

      4.對世界歷史有興趣的讀者,快速、有效理解重要歷史事件的發展始末。

      5.對世界歷史有興趣並想學好的讀者,藉由視覺化的表現形式,結合「紀年體」與「紀事本末體」的特色,兩相呼應,內化世界歷史常識與概念,是案頭必備工具書。













        大專院校與高中教師一致強力推薦

        商周所出版的《用年表讀通世界歷史》一書,與其先前姐妹作《用年表讀通中國歷史》一樣,都是一本功能性很強的歷史工具書,也是一本可讀性極高的歷史讀物。該書內容分為八大單元,有一百六十多條主題來敘述世界歷史重要事件的始末,其中每個單元又分成兩個主軸,上緣以編年排序的「時間軸」方式來呈現世界歷史的時序,下緣則以「定點標示」的紀事本末體形式,介紹每則世界歷史事件的始末,這樣清晰且具故事性的書寫方式,對於幫助中學學生學習紛亂複雜的世界歷史有相當大的助益。再者,針對世界各個歷史事件的翔實說明與歷史年表的完整記載,不但可以滿足世界歷史愛好者的求知欲,也能當作實用的歷史工具書使用。--桃園壽山高中歷史教師王偲宇

        世界歷史是一門豐富但龐雜的知識,想要清楚掌握相當不容易,《用年表讀通世界歷史》則輕而易舉地解決了這個難題,讓讀者可以輕輕鬆鬆、融會貫通。--清華大學中文兼任講師白百伶

        世界歷史如同大河,諸多支流同時並行,有時交會,有時分離,最終匯流成磅礡奔騰的大河。但在追溯歷史的漫漫長流之際,有時不免被紛歧繁多的支流所困惑,年表如同天際的星光般指引方位,使人得以自由穿梭於歷史長河而不致迷失。--國立花蓮女中歷史教師吳一晉

        歷史是由7D(七個維度)組建而成的,其中的4D是「空間」再加上「時間」,第5D是「故事」(歷史的靈魂),第6D是「探索」(歷史的趣味),第7D是「重現」(歷史的生命與交互作用)。本書的年表涵蓋了空間與時間,其特色是中、西歷史並呈,同學可以相互對照、一目瞭然。在世界歷史的敘述中,作者很用心地將故事、探索與4D相結合。同學在將這些歷史元素融會貫通後,就會在心中「重現」歷史的神奇身影。--國立蘭陽女中歷史教師汪?年



















      • 作者介紹






        翁淑玲

        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畢業,平日喜愛閱讀,並對上網接收資訊有狂熱,喜好閱讀、旅遊、資料分析,座右銘:寵辱不驚,長期參與中文經典一百句寫作。

        陳沛淇

        東華大學中文系研究所畢業。喜歡和文字玩無盡纏繞的遊戲:各種形式的寫作都是一種愉悅。

        許曉倩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學士,英國伯明罕大學古代歷史和考古研究所埃及學碩士。

        取得碩士學位回國後,曾於擔任翻譯社的兼職英文翻譯人員。二○○五至二○一二年間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參與國家科學委員會的數位典藏計畫,於圖書文獻處擔任善本古籍計畫研究助理一職。任職故宮期間於《故宮文物月刊》上先後發表〈古埃及神明的呼喚—神祕的喪葬〉、〈唐土名勝圖會—日本江戶時期的中國旅遊名勝指南〉、〈虎年窺虎—中國古籍中的虎記事〉等文章,並協助國外來台展覽的圖錄

        劉瑋琦

        東吳大學歷史系學士,東吳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目前就讀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專攻魏晉南北朝與隋唐的考古美術。

        曾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協助漢代竹簡的數位化影像查核工作,也曾在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協助軍機及宮中檔案校對和數位化影像查核工作,目前在東吳大學教授大一歷史。



















      用年表讀通世界歷史-目錄導覽說明






      • 1.人類的起源與古老文明的遺產
        人類文明的開始:新舊石器時代的遺跡
        文化的搖籃:大河造就的四大古文明
        崛起兩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文化
        從大祭司印和闐談起:埃及的舊王國時期
        《鳩格米西史詩》的傳頌:蘇美人的創世與永生
        哈拉帕文明:印度河流域的文明發展
        第一部法典《烏爾納姆法典》中的公平與正義
        從《漢摩拉比法典》看見古巴比倫帝國的社會現象
        埃及法老的興衰史:從中王國時期到新王國時期
        種姓制度:古印度文明的階級牢籠
        特洛伊戰爭與地中海愛琴文明的崛起
        亞述帝國:用血腥堆砌出尼尼微城的宏偉
        史上第一次的奧林匹克運動會
        新巴比倫帝國:冒犯上帝的城市
        悉達多王子求道記:釋迦牟尼與佛教的創立
        居魯士大帝:解放猶太人的波斯人

        2.古典時代:希臘文明與古羅馬帝國的興盛
        最早的民主曙光:雅典式的民主政治
        延續五十年的大戰:希波戰爭的始末
        希臘霸權爭奪戰:斯巴達vs.雅典Fight!
        哲學家皇帝亞歷山大的東征與希臘化時代
        古羅馬帝國的崛起:狼孩傳說
        佛光普照:印度史上第一個統一帝國「孔雀王朝」
        帝國形成的前哨戰:三次布匿克戰爭
        羅馬霸權成型:終結希臘化的時代
        羅馬終身獨裁官凱撒:英雄的失敗與偉大
        羅馬的第一位皇帝屋大維:八月的由來
        西元三世紀危機:羅馬帝國的東西分裂
        帝國毀滅:匈奴來了!
        基督教的誕生與轉折:開啟新生機的《米蘭敕令》
        民族大遷徙和日爾曼各民族的建國

        3.中古世紀:騎士精神和歐洲黑暗年代
        中古世紀的歐洲社會:封建制度與莊園制度
        基督教會的保護者:法蘭克國王克洛維
        查士丁尼大帝:羅馬帝國榮耀的曇花一現
        一手可蘭經一手劍:先知穆罕默德和阿拉伯帝國
        中古歐洲的捍衛者:東羅馬帝國的興盛年代
        拯救基督教文明的法蘭克戰士「鐵鎚查理」
        查理大帝(上):羅馬人的皇帝
        查理大帝(下):「上帝之城」
        基督教第一次大分裂:羅馬公教與希臘正教
        以武力加冕的「羅馬皇帝」:鄂圖一世
        征服者威廉的諾曼王朝與「末日審判書」
        敘任權之爭:亨利四世的「卡諾薩悔罪事件」
        吹響十字軍東征的號角:「曼齊刻爾特會戰」
        克勒萊宗教會議的號召:十字與新月的戰爭
        中亞草原的遊牧民族: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興起
        日本幕府政權的建立,揭開武家天下的序幕
        不務正業的獅心理查和簽下《大憲章》的約翰
        東羅馬帝國的淪亡首部曲
        西方世界的震撼彈:蒙古人西征
        聖殿騎士團的末路:腓力四世的「三級會議」
        黑死病:是災難也是重生的開始
        史上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
        轉變中古經濟體系的商業革命:漢薩同盟的出現
        聖女貞德的政治象徵與歷史意義
        商業城市的興起:文藝復興運動的起源
        拜占庭帝國的最終末日
        璀璨帝國阿茲提克的毀滅
        馬雅文明:消逝於叢林中的奇蹟

        4.變革的年代:文藝復興與大航海時代
        文藝復興的發展: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
        玫瑰戰爭:蘭開斯特與約克家族的王位繼承權之爭
        法蘭西的統一,高張王權的路易十一
        西班牙收復失地運動:驅逐異教徒,完成統一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殖民擴張的啟動
        歐洲的殖民擴張: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黃金年代
        開啟日本戰國亂世序幕的應仁之亂
        宗教改革:贖罪券與馬丁路德的「九十五條綱領」
        麥哲倫航行世界:十六世紀橫渡太平洋的航海王
        英國國教成立:為了離婚不惜摃上教皇的亨利八世
        被消滅的印加文明:黃金帝國的太陽之子
        英國「黃金時代」的推手:童貞女王伊莉莎白
        法國的宗教自決:從「胡格諾戰爭」到「南特敕令」
        「聖巴赫特雷大屠殺」與推動法國霸權的亨利四世
        落的開端:無敵艦隊的慘敗
        日本豐臣秀吉攻打朝鮮:明朝出兵救援成功
        海權對經濟和政治實力的影響:東印度公司的成立

        5.轉折的年代:啟蒙運動和民族主義的興起
        文藝復興的反動:華麗的巴洛克登場
        三十年戰爭:從內戰演變成全歐啟動的戰爭
        啟蒙運動:歐洲人破除迷信,進入光明時代
        從君主專制到君主立憲:落實英國議會政治的「權利法案」
        君主專制的巔峰,太陽王路易十四與馬基維利的《君王論》
        印第安人傳說:北美的易洛魁聯盟和蘇族文明
        大不列顛王國誕生:《威爾斯法案》與《聯合法案》
        粗魯的彼得大帝與俄羅斯帝國的西化
        歐洲諸國勢力消長之戰: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波蘭王位繼承戰爭:爾虞我詐的《維也納條約》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不公平的《亞琛和約》
        腓特烈大帝:從易北河邊的小選侯到普魯士王國
        七年戰爭:歐陸海外殖民地的戰爭
        工業革命:影響近代西方文化的重要革新
        三次瓜分波蘭:普魯士、奧地利、俄羅斯的侵占.

        6.革命的年代:近代民主政治的發源
        美國獨立戰爭之始:印花稅與波士頓茶葉事件
        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標榜人權的獨立宣言
        法國大革命之始:財務無底洞與啟蒙運動的推波助瀾
        法國大革命進行曲:從攻陷巴士底監獄到人權宣言
        法國大革命的尾聲:上斷頭台的君王與拿破崙崛起
        革命的背後:民族主義與自由主義的萌生
        拿破崙的火與劍:法蘭西人的皇帝誕生
        拿破崙大帝武力橫掃歐陸:帝國高峰的潛在危機
        普魯士王國的復興:戰火下的改革
        大陸封鎖政策的崩潰,節節敗退的拿破崙軍隊
        美國國歌的誕生:美英第二次獨立戰爭
        拿破崙的輓歌與維也納會議:歐洲政治地圖重整
        法國波旁王朝復辟:路易十八與拿破崙的恩怨糾葛
        美國的「門羅宣言」:英美首次合作插手國際事務
        法國的七月革命與二月革命:中產階級力量的興起
        「恢復古羅馬光榮」:薩丁尼亞王國的崛起
        共產主義的發展:早期共產主義的催生與發展
        法國從第二共和到第二帝國:路易拿破崙的崛起
        路易拿破崙的失敗與第二帝國的終結
        義大利復興運動的大功臣:加富爾與加里波底
        美國南北戰爭和林肯的《解放宣言》
        鐵血宰相俾斯麥與德意志的統一之路
        從普魯士王國到德意志帝國:普奧戰爭的影響
        法國第三共和的巴黎公社:無產階級的理想象徵
        日本實施「明治維新」:幕府時代結束
        祖魯戰爭:英國確認對南非殖民的統治權
        英國十字軍入侵西藏:拉薩城的悲歌
        美國「巨棒外交」時代:覬覦拉丁美洲的老大哥
        美國設立「巴拿馬運河區」:巴拿馬成為美國的附庸

        7.全球大戰:霸權爭奪下的戰爭與和平
        俄國二月革命與十月革命:「血腥星期日」與共產政權建立
        大戰前哨(一):「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的勢力牽制
        大戰前哨(二):日俄戰爭的影響
        大戰前哨(三):殖民地的利益衝突
        大戰前哨(四):歐洲火藥庫的點燃
        第一次世界大戰(一):一觸即發的塞拉耶佛刺殺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戰(二):軍事史詩「阿拉伯的勞倫斯」
        第一次世界大戰(三):美國參戰與俄國退出
        第一次世界大戰(四):同盟國的變天與投降
        國際聯盟成立與華盛頓會議:國際和平社會的失敗
        甘地與不合作運動:印度邁向獨立之路
        義大利法西斯黨獲得執政:墨索里尼的崛起
        希特勒與納粹德國:德意志新帝國主義的極致發展
        日本軍國主義抬頭:「大東亞共榮圈」的推動
        美國的睦鄰政策:為經濟大恐慌找尋出路
        二次大戰前夕(上):英法綏靖政策失敗
        二次大戰前夕(下):俄國的互不侵犯政策與美國的孤立主義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戰爭全面爆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二):德國的閃電戰術
        第二次世界大戰(三):蘇德戰場開打
        第二次世界大戰(四):「諾曼地登陸」,同盟國的反攻
        第二次世界大戰(五):慘烈的南京大屠殺
        第二次世界大戰(六):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七):《波茨坦宣言》與原子彈下的投降
        聯合國的成立與《舊金山和約》

        8.迎向未來:當代社會的危機與轉機
        美國「馬歇爾計畫」:世界經濟秩序的重建,醉翁之意昭然若揭
        毛澤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成立
        「冷戰」的開始與結束:美蘇的對抗與恐怖平衡
        南北韓的「板門店」協議:北緯三十八度停戰線
        越南戰爭:冷戰世界中的美蘇勢力之爭
        以阿戰爭: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家園保衛戰
        古巴飛彈危機:美蘇抗衡下的加勒比海核子風暴
        到底是誰殺了甘□迪?:美國甘□迪總統遇刺事件
        中國文化大革命:毛澤東重新奪回毛氏政權
        美國水門事件:小蝦米扳倒大鯨魚的第四權之戰
        蒙特婁議定書:開始正視環境議題的全球共識
        柏林圍牆的築起與倒塌:東西德的分裂與統一
        中國「六四天安門事件」:坦克車擋不住的民主思潮
        南非首位黑人總統曼德拉:終結種族隔離政策
        兩次波斯灣戰爭:假正義之名行使的石油爭奪戰
        美國「九一一事件」與反恐怖主義戰爭的發動
        大債時代:美國次級房貸引發的金融海嘯危機
        當國家也面臨破產:歐洲主權債務危機
        不願面對的氣候真相:京都議定書的簽訂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19*20
      頁數:320


      出版地:台灣


















      • 作者:翁淑玲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2013/1/31








      • ISBN:9789862723111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用年表讀通世界歷史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life4b07&aid=39128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