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MY COMIC】地方食奸共同體
2012/12/03 01:59:33瀏覽679|回應1|推薦28

盤踞地方 貧均分貪大撈災難財的禿鷹 到底要到民國幾年才能蕩平???? 

中華民國治下的台閩地區只有二十二位縣市長,一日之內竟有兩名縣長因貪腐案涉訟;一因採購弊案被起訴,一因工程索賄弊案遭收押,還牽拖出一票公務員、學者專家、親戚同陷訟累。納稅人看著這些平日衣冠楚楚的權貴人物,暗室交易時竟如此沆瀣一氣,豈能不對現有法制失望,甚至對好貪的人性悲觀,又豈能不亟思有以救治。

台灣實施地方自治六十年,縣市層級早已實現政黨輪政,體制內有議會制衡,體制外有活躍的媒體、關心公眾事務的知識分子、各種公益團體及機動性高的自救型利益團體,均能監督制衡政府;行政權既受如此制約,掌權的縣市長和機關主管理應難以勾串貪墨。可是細察地方自治實務,卻發現制衡空洞、監督失焦,政經利益共生體仍常無視法紀而為所欲為。

體制面,縣市議會應是監督制衡政府最有力的機構,議會手握預算審查權,可防止行政濫權和浪費,能揭發政府顢頇,代表納稅人問政,行符合公益之事。但實際操作下來,原有制衡功能設計,竟變成議會各種利益次團體分贓的憑藉;縣市政府為求行事便宜,用分配工程預算、釋放政策利多、接受遊說關說等工具妥協,使依附議會主流勢力的商人有糖吃;反之,未附從的公司行號很難有公平競標機會。以致議會制衡空洞化,幾成秀場。

體制外,媒體原是縣市公民的眼睛,可代位監看政府運作,扮演地方公共事務論壇角色。可是網路崛起後,充斥免費信息,傳媒原有的營運利基流失,乃縮減版面,放棄若干嚴肅內容。今天縣市議會審查預算,已少見記者株守聽審,媒體上幾乎看不到相關訊息。公民或團體若不進議場旁聽,亦無從得知公部門預算科目、經費與實質內容,陽光照不到的地方,最容易成為地方政經特權組合的俎上肉。

政府確實頒行了採購法,一定金額以上標案都要上網公開,重大標案開標時會錄音錄影。可是網站設計以參與競標廠商為對象,非為一般公民能輕鬆讀懂而設想;開標現場的錄音錄影,只是備用檔案,並不公開,難謂透明。從務實的觀點而言,有愈多雙眼睛看,便愈有制約的力量,開標影音若上網轉播實況,不特定公民能即時觀察,會比政風室主任臨場坐鎮,更有震懾威力。

現代數位科技進步,民主先進國家已在運用數位技術開放政府和工商界所蒐集的龐大數據,推動公開透明的陽光政府機制。台灣各級政府用公帑蒐集的各類原始數據,理應盡可能公開,方便所有納稅人使用;譬如環保數據公布得愈多,民間公益團體、環保達人必更能發揚才智,共維生態安全。警察局公開的治安、交通數據愈多,縣市公民會更懂得趨吉避凶。

當下的縣市長既站在面對民意的第一線,當然要有融入群眾的親和力;又置身於議會派系、利益團體、抬轎樁腳、政治金主、投票選民的包圍下,故而,很多決策都伴隨風險。縣市長如能借助網路,大量公開行政數據,用透明化導入公民監督機制,雖可能妨礙自己施展,但背靠廣大公民,必能有力約束欲行險謀求特權者的脅制;也就是說,公開透明的機制,比僅憑一己之力周旋於狼群間,安全得多。

不景氣的時候,政府是市場最大宗生意來源,現行把標案公開上網,只是一小步;網路時代,需加速加大公開透明的步伐,凡承做政府標案的廠商均應公開其負責人資料,公布得標件數金額,公開歷來對政黨和民選公職人員的捐獻。唯有公開原始數據,讓這些數據接受與縣市長、縣市議員公布的政治獻金等其他數據交叉比對,才能規範市場公平競爭秩序。

地方政府業務不外基層建設、庶民生活,幾無保密必要,只讓信息在小範圍內公開,反成貪腐淵藪。防貪鐵律就是公開透明,讓陽光當防腐劑;網路陽光,則是數位科技提供的最佳光源。政府應考慮盡量公開各項數據資料,在網路上實況轉播開標,公開審標人員名單,公開得標廠商負責人名字,公開縣市長、議員政治獻金名單,讓縣市公民都能上網檢視。總而言之,愈多眼睛看到的事,愈禁得起公正考驗。

【2012/12/09 聯合報】

藍綠兩縣長接連涉貪。南投縣長李朝卿收取回扣遭收押,國民黨立即給予停權處分;而嘉義縣長張花冠涉貪被起訴,民進黨卻宣稱「沒有黨紀問題」,張花冠更反控遭「政治打壓」。

根據兩黨黨章,公職人員須經一審判決確定有罪才予停權。由此看來,國民黨處分李朝卿是以高標準從嚴處理;相形之下,民進黨對張花冠涉案一副無關緊要的姿態,便讓人不解。何況,中央政權歷經兩次政黨輪替,民進黨曾執政八年,如今仍任意祭出「司法迫害」、「政治打壓」的指控,真是今夕何夕!

看檢方公布偵辦李朝卿和張花冠的涉案過程,地方官商學勾結應對之花樣繁多,貪贓黑手伸入公共領域之既深且遠,在在讓人怵目驚心。以李朝卿案為例,他夥同縣府工務官員一起吞食縣內災後重建工程款,一方面以指定承攬向廠商索賄,一方面以不實驗收協助蒙混。試想,如此「官商交相賊」的公共工程,豈能不破漏百出?中央撥款八千萬興建的神木村聯外道路,六月通車,八月就被洪水沖垮;外表看似天災,內裡藏的其實盡是人禍。而這種不恤人民疾苦、罔顧國家建設的地方首長,能不查辦嗎?

再看張花冠所涉案件,她是利用其妹張瑛姬為白手套,在環保勞務採購、工業區開發案中一再向廠商索賄,並以洩漏評審委員名單為交換,協助業者取得標案。與李朝卿相比,張花冠在個別案件上的索賄金額較少,但涉案數量高達十八件,有過之而無不及,且已演成「系統化」、「制度化」的作業模式。最可議的是,這些案件透過不肖學者的居間操作,將政府的招標審議制度鑿出一個大洞,不肖學者論件販賣審查報告,輕鬆放水。官商勾結原不稀奇,但張花冠透過層層勾串,將學者捲進共犯結構,不僅敗壞學界公信,更讓環保審查制度形同虛設。

這兩大案件,由於犯案的官商學者都發展出獨特的規避手法,包括通聯時使用暗號、代碼示意,收賄時利用茶葉罐或多重帳戶掩護,偵辦難度極高。若非檢方長期跟監布線搜證,突破關鍵人物心防,乃至取得「窩裡反」廠商的側錄證據,要查出全盤真相並不容易。亦即,在這樣「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鬥法中,政治人物若還動輒無的放矢,指控偵辦行動是「政治迫害」,只會使司法愈陷於動輒得咎的泥沼。

李朝卿遭到停權,無論國民黨是否過度反應超越了黨章,至少它對本黨地方首長的操守表示了羞愧及自省之意。而張花冠已經遭到起訴,多位學者也坦承涉案,而民進黨卻仍一副事不干己的模樣,蘇貞昌甚至以「檢調常擺烏龍」一語任意推託,這豈是一個明廉知恥的黨主席應有的語言?

陳水扁二○○八年十一月入獄至今整整四年,讓人好奇的是:四年過去,民進黨在「反貪」這一課中學到了什麼?當年陳水扁的國務機要費案爆發時,民進黨上下一致的態度就是為「挺扁」而否認到底;直到後來洗錢案、龍潭案等四大案真相大白,民進黨至今仍不曾有過一句道歉。再看,蔡英文的宇昌案最後雖以「查無不法」簽結,但案中越權、徇私的重重疑點,在民進黨自呼「清白」聲中,亦未聞黨內對權力與私利的分際有過任何反省。這種消極態度,讓人憂心民進黨為了袒護黨內同志,忘了反貪是朝野必須共同努力的責任。

不論李朝卿和張花冠的施政成績,他們相繼涉貪,說明「權力使人腐化」的定律並不因政黨的顏色而改變。但重要的是,政黨堅持反貪的態度,不僅可作為司法肅貪清圩的後盾,也有助形成黨內清廉的風氣和規範;這點,是民進黨必須釐清與修正的視野。只要在野黨還在利用「司法迫害」的指控來逃避責任,台灣的民主就會活在陰影底下;只要政治人物還在對個人案件進行群眾動員,司法的獨立性就會受到威脅。

【2012/12/02 聯合報】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key&aid=7093778

 回應文章

不信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懷念吳稚暉
2012/12/03 10:18
今日還能找到: 提明燈,照亮民心的吳稚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