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MY COMIC】台灣教育部的歷史還保留什麼??
2007/01/30 00:11:51瀏覽855|回應4|推薦22

台灣獨派人士  刪除了歷史  保留了童話............

弱智低能的「鎖國去化取代」教育  能提升台灣競爭力????

誰曉得這些辦教育的豬頭到底在搞什麼???

-----------------------------------------------------------

中國時報 2007.01.30 
司馬遷也搖頭嘆息…
林泉利/北縣新店(國中教師) 

杜部長糟蹋杜院士

不知道高金素梅等人這次會怎麼想。那些曾激烈抗議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文部省竄改史實的人士,這次面對的是由台灣自己的教育部所主導的大幅改寫教科書事件。竄改歷史的惡行,原來並不只在異族軍國主義者手中發生。

不知道國立編譯館長藍順德是怎麼想的。當他說出「教科書內容一定會隨社會變化而改變」這句話時,他知不知道這次引發軒然大波的是歷史科教本的改寫?歷史的詮釋固然可能因人因時而異,但史實部分豈有隨社會變化而改變的餘地?美國人會因為換黨執政就使華盛頓不再被承認為國父嗎?

當然,我們更不知道杜正勝是怎麼想的。學者出身的杜正勝,難道會不知道學術超然客觀的重要性?難道會不痛恨因政治力而企圖竄改史實的愚蠢?作為中研院院士的杜正勝,治史觀點被納入教科書,應是值得自豪之事;但換一角度看,歷史課本裡竟出現「部長嘉言錄」,難道不是學界應力加撻伐的對象?杜院士的聲譽,糟蹋在杜部長的手裡;杜正勝究竟是怎麼想的?

多數歷史學者如何看待這次教科書事件,其實已毋庸多問。不待儒林大老出言抗議,尋常百姓也深知「政治力操作教育」之不當。但最令人不解的是,那些辯稱「高中生應知分析思考統獨議題」的人是怎麼想的?陳水扁就職總統時親口所說的「四不一沒有」,是否也為史料的一部分呢?未來的歷史學家將如何針砭自兩千年展開的「台灣史」,真是令人好奇的一個題目!

【2007/01/30 聯合報】

杜:我們要多元思考..
【圖/季青】

綠委提案去國父化 國父名詞去官方化

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王淑慧與莊和子等今天表示,台灣人民不必,也不需要再接受中國國民黨黨國思想扭曲教育,已提案建請政府「去國父化」,將「國父」一詞「去官方化」。

中國時報報導,新版高中歷史第二冊將大翻修,「本國史」改稱「中國史」;「我國」、「本國」、「大陸」等用詞改為「中國」;清末革命「起義」,如武昌與廣州起義等,一律改為「起事」,並加入兩岸分合和統獨議題。

王淑慧(台北縣)、莊和子(僑選)、民進黨籍立委蔡同榮(嘉義市)與薛凌(不分區)傍晚發布新聞稿表示,國父是獨裁政權專有稱呼,台灣已民主,民主健全國家不會設定國父。

根據提案內容,「國父遺像」、「國父遺囑」應改為「孫中山遺像」、「孫中山遺囑」;「國父紀念館」改為「孫中山紀念館」或「孫逸仙紀念館」。

提案立委也建議,全民選出的總統陳水扁往後主持重要國家大典,不要再唸「國父遺囑」,以示與國民黨黨國思想區隔,官方不必再搞八股、封建、黨國化程序,應走莊嚴官方典禮活動流程,才符合現狀。

民進黨籍立委林樹山(雲林縣)表示,現在中國與台灣是兩個互不隸屬的主權獨立國家,一九四九年後,中國與台灣只有歷史、文化連結。

他說,雖認同教育部建立國族意識正確認知的做法,但應採較審慎、細膩配套措施,畢竟這牽涉到台灣各政治立場的心理認同,須優先處理情感問題,以免傷及部分信仰中華民國民眾的心。

前民進黨籍立委沈富雄也說,這件事應擺脫政黨意識型態惡鬥,翻修方向雖正確,但手段急促、份量太重,最大受害者是不易適應的學生,他不反對以台灣主體性修改,但不應為難學生準備考試的負擔。

【2007/01/29 中央社】

編譯館:刪尊稱 編審一起討論的

高中歷史教科書第二冊中國史被批評政治力介入審書,有強烈意識形態。國立編譯館館長藍順德中午不以為然的表示,教科書用詞改變,有些是根據課程綱要,有些是審查委員和編者共同討論的結果,歸責審查委員「太不公平」。但是,對為何拿掉國父敬稱,他又推說他沒參加審查,不了解細節。

他舉例,「日據」時代改為「日治」時代,早在兩年前公布95暫綱時,就已經決定。凡是課綱中有統一規定的部分,編者都要按照課綱來撰寫,和審查委員無關。

至於國父孫中山先生一律改為孫中山,舊版本教科書中原有的「國父」和「先生」等尊稱全部不見了,藍順德強調,這是審查委員和編者「共同討論出來的」,不可能編者不同意,審查委員單方面強制要求編者該怎麼寫。他否認審書過程中,曾有使用「國父孫中山先生」文字的書就審不過的說法,一再強調是編者和審查委員的共識。至於為何拿掉「國父」等敬稱,藍順德又推說,他不是歷史專家,也沒參與審查,不知這些細節。

藍順德說,教科書是社會文化的產物,內容會隨著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變動,絕對不是「某一個個人」可以決定或改變的。他強調,社會希望教科書能保持中立、客觀,但任何教科書內容、文字,都只能作到「相對客觀、相對中立」,沒有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絕對點。

【2007/01/29 聯合晚報】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mykey&f_ART_ID=676812

沒有膽量搞台獨,竄改歷史動手腳

誰能治台灣的早衰?

台灣景氣信號出現SARS風暴後首見的藍燈,顯示經濟陷入嚴重衰退。經濟部長勸大家不必悲觀,這是廢話;先前幾個月,政府官員不也說了一堆「前景看好」之類的大話,結果證明他們根本是兩袖空空,回天乏術。

若光憑樂觀,就能醫好台灣經濟的「未老先衰」,那就讓大家一起來阿Q吧!醫改會說,有人膝蓋疼,半年跑了廿次醫院,才找出問題在髖關節;其中原因,就在醫師不把病患的痛苦當一回事。台灣經濟百病叢生,但阿扁光靠一句「拚經濟」的咒語,就混了兩任。他只問自家財富年增幾千萬,哪在乎人民如何過活。

表面上,股市和房市都很熱絡,那是游資氾濫的表徵,也是台灣貧富兩極化的凶兆。投資環境惡化,富者閒錢無處可去,只好玩炒股、炒房的資本遊戲,這絕非正常的經濟生態。當房市炒到天價,有錢人坐擁豪宅,無殼蝸牛則終日困頓,無力翻身。

隨著民進黨漫天正義、福利國口號的消逝,台灣經濟既失了繁榮,又丟了均衡,這真是雙重厄運。

除了高科技業,台灣現在已近乎百業蕭條,原來支撐成長的兩大支柱———出口和工業生產疲弱不振,更是拖垮景氣的元兇。六年來政府開過多少會議、聽過多少建言,會不知道病因何在嗎?問題是,主政者不釋出正確的處方,這個沈疴要怎麼救?

四小龍時代的自豪,已是台灣難以重溫的榮光。但台灣真正失去的,其實不是鬥志,而是經濟的民主。我們把挽救經濟的責任寄望在摧殘經濟者身上,那簡直是請鬼拿藥單。

【2007/01/29 聯合報】

    看到新版高中歷史第二冊《中國史》用詞大翻修!例如把「征討」匈奴,改為「攻擊」匈奴;「秦始皇併滅六國,統一天下」中的「統一天下」刪除。清末具革命正當性意涵的「起義」,如武昌起義、廣州起義等,一律改為中性用語的「起事」,以此類推,歷史上所有弔民伐罪的「革命」都要改「「起事」?這種近乎「顛覆」、「推翻」傳統史學的「價值觀」的做法,相信連史學家司馬遷都會搖頭嘆息!

    看到《本國史》改稱《中國史》,過去慣用的「我國」、「本國」、「大陸」等用詞,全改為「中國」,把過去的中國文明、文化都加諸「中國」二字…忠孝節義不可說這是「我國」傳統倫理道道德?故宮內的東西也不可說成這是「我國」的歷史寶物?台灣「去中國化」結果後,還剩什麼?至於新版教科書明文「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成了「歷史口號」,統獨及兩岸分合議題一併編入教材。當「統一」已明顯被介定為「併滅」的侵略行為後,「獨立」的議題大概是唯一的選項。當我們明顯看到有一隻「意識形態」的黑手企圖藉高中老師、教科書對年輕學子「洗腦」時,我們已預見高中校園會「吵吵鬧鬧」的。當二○○八又見政黨輪替時,是不是歷史教科書又要再改回來?

    既然龍騰版提到「兩岸基於歷史因素與政治現實造成隔離未來『分』或『合』的走向,目前實難預料。不過,無論中國大陸地區或者台灣,若想要維持內部的繁榮安定,並且在全球化中成為要角,和緩的兩岸關係是一個必要條件…」統一或獨立交給下一代去「決定」已是共識,現在硬要來個「去中國化」的對立及洗腦,何其不智呀!

( 時事評論政治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key&aid=697787

 回應文章

鄭嵐奇(MYKE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到底是什麼教育?
2007/02/02 05:08
這到底是什麼教育?

教育部明令不許體罰,有些學校陽奉陰違;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明星學校想打,家長更想打,是家長拜託老師打。如今情勢丕變,不但不能打,罵學生笨或豬都明顯觸犯法令;對教育界來說,這是一顆震撼彈。

有一個學生,因為搶不到錢,砍斷鄰居的手臂。受害者的太太唉唉叫,反問「你們受的到底是什麼教育?」這倒是問到重點了。

自從私塾改成學校教育以後,注重量產,注重知識販賣,品德教育節節敗退。我從事教育工作近三十年,實在也搞不清楚現在實施的到底是什麼教育?

台灣的教育是跟歐美學的,歐美有基督教背景,有尚法精神,自然產生這樣的教育制度。就算走錯了,也容易用他們的方法予以補救。東方有濃厚的尚德傳統,缺乏基督教背景和尚法精神。移植了一套教育制度,卻百孔千瘡、捉襟見肘。

道德早就不見了,還以為學校在從事道德教育。出事,就責問學校教育失敗。老師真要從事道德教育,又往往觸犯人權,家長告老師事件層出不窮,這是當代教育的死結。教育真要商品化,老師可是不管秩序的,遑論品德輔導了!

請正視目前教育是在拼湊尚德與尚知兩個教育系統的問題。癥結沒有打開,其他的判斷都靠不住,各說各話的情況也就難以避免。教育如果是培育優質的國民,那麼老師就要管很多;教育如果是販賣知識,那麼老師就不應管太多。

學生可以評鑑老師嗎?禮聞來學,未聞往教;這是犯上。老師可以和學生談戀愛嗎?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是亂倫。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一樂也;我正為身為靈魂的工程師而沾沾自喜。我的同事卻警告我,顧客永遠是對的,學生是老師的衣食父母。我們兩個就吵起來了,差點打架。誰是誰非?問題何在?請各位評評理。

【2007/02/02 聯合報】



游老老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從石頭裡蹦出來的
2007/01/31 14:13

小時候問大人,我從哪裡來的?

大人就說:從石頭裡蹦出來的.

看起來,以後台灣歷史會告訴大家:台灣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了.

真是敗給他.

阿扁政府太"杜正勝"了!



↙↙↙快快快...按我按我!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腦滿腸肥
2007/01/30 22:24

看杜正勝的臉就知道了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琉璃廠的敗家子
2007/01/30 09:46
只會學阿Q: 胡說八道碎碎唸.

回去跟清朝皇帝磕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