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9/05 09:23:42瀏覽1195|回應0|推薦2 | |
文:林嘉文 彭厝社區,一般俗稱彭阿厝。根據在大眾爺祠出土的陰陽石,鑿刻有清光緒辛己年(西元1881年)碑文,足證在清朝時代及早已存在。最始祖先居民皆為閩籍,來自大清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安溪厝。渡海來台時,最初於鳳山縣下淡水江西中里(今彭厝段861號附近)占地墾居。再於1859年-1860年遷至今高大牧場東北角今彭厝段810號附近集中居住,稱為舊庄,亦叫舊彭厝。又於1899年,因恐懼原住民的掠殺、及隨時帶來水患,逐漸遷移現址。台灣割讓日本後,即改稱高雄州屏東郡塩埔庄彭厝。番地。光復後則為現在的屏東縣塩埔鄉彭厝村。名為彭厝,村內卻無彭姓族親,村名由來成為一大謎題,有待更加深入追考探究。 村內由於住民移住的先後,分成四大部落:即庄內、口堤、清水港、高園。在社區內耆老的傳述中:庄內先有吳姓、陳姓兩大家族。口堤先有柯姓一大家族。清水港先有林姓、蕭姓、蘇姓、李姓、康姓住戶。高園住戶則最後定居。各家各戶零零落落穿插在田野間。後來又有在彭厝農場謀生的人口移入,發展成為現在的社區規模。 在彭厝國小西邊稱為「七份仔」居民均屬於客籍,本亦屬於彭厝村的一部落。後來為行政方便改編列入洛陽村,對外之交通往鹽埔的稱鹽埔路,往新圍的稱新庄路,往七份到洛陽的稱七份路。而耕作往返與運送;現在的長壽路稱舊庄路。在長壽路福德祠旁延伸往彭厝農場的稱農場路,在民族街尾,福德祠旁的農路稱口埔路;鹽埔路出庄左轉通往彭厝農場稱仕絨溪路。而現在耕地、除了部分地主持有外,在民國四十年實施公地放領,大部分由台糖土地放領。民國四十二年實施耕者有其田、則大部由里港鄉曾經擔任偽滿州國中將的藍家精兄弟名下獲得。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