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攸關國家安全與經濟利益的選戰
2011/11/16 20:43:41瀏覽34|回應0|推薦0
趙春山:攸關國家安全與經濟利益的選戰

紐約時報日前刊出一篇讀者投書,建議歐巴馬政府與北京閉門協商,拿終止對台軍事及軍事協助,交換中共一筆勾銷美國的鉅額債務。美國學界出現類似的「棄台論」已非首次。雖然美國政府官員公開駁斥這樣的論點「天真又危險」,但無風不起浪,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美國對兩岸政策的主流意見,應該是國務卿希拉蕊在夏威夷發表演講時所說:美國採行「一個中國」政策,致力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美國把台灣視為重要的安全及經濟夥伴,與台灣有堅實的關係;美國歡迎過去三年兩岸之間的關係進展,期待兩岸關係繼續改善,讓雙方歧見能獲得和平解決。

希拉蕊的上述談話,只是重申美國兩岸政策的一貫立場,但符合當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利益。事實上,當歐巴馬總統宣布,結束美在伊拉克內戰行動後,希拉蕊即提出美國「重返亞洲」的說法。「重返亞洲」是因應中國大陸「和平崛起」的現實,美國必須重新調整它的亞太安全戰略,藉以鞏固美國在此地區的領導地位。

為了達成這項戰略目標,除了穩固與傳統盟邦的關係、尋找新的夥伴關係、積極參與區域多邊舞台外,就是如希拉蕊所強調:致力與大陸發展正面、合作的關係,擴展雙方的共同利益,並把現有的戰略及經濟對話,擴大到其它方面的敏感議題。

除了美國之外,所有亞太地區國家,都必須面對中國大陸和平崛起的現實。其中有挑戰,也有機會。如何應付挑戰和把握機會,是各國調整對外政策的一個重要戰略思考。

從這個角度看,馬政府上台後採取「和陸、親美、友日」的政策,不但符合台灣的戰略利益,也與美國的戰略構想不謀而合。馬總統把「兩岸和解的制度化」作為台灣安全戰略的「第一道防線」,就是希望建立各種規範和程序,讓雙方的期望能有交集。

透過這樣的交集,在兩岸關係中產生可預測性與信任感,進而達成台海永續和平,和促進區域穩定發展。

馬總統重提「和平協議」的主張,就是希望讓這個制度化的過程,取得一個具體的成果。和平何罪?難道為了公投,就把「和平協議」汙名化?

外界高度關切台灣這次的總統選舉。因為選舉結果,不但影響兩岸關係的發展,也影響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例如,中共不可能坐視它所疑慮的「台獨」主張,會因台灣選舉結果而得到「合法化」或「合理化」的來源。如果否定「九二共識」,兩岸將無從協商,更乏任何機制來避免錯估或誤判。

此外,中共明年將舉行「十八大」,台灣政情出現任何變化,都會成為中共領導權力轉移的關注議題。中共現行維持兩岸和平與發展關係的主觀意願,也可能隨選後台灣內部客觀形勢的變化,而有所轉移。

中共對台政策的任何改變,都會影響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布局。美國希望台灣成為地區和平穩定的「資產」而非「負債」,不願為「台灣問題」而與對岸交惡,影響它和中共之間的建設性戰略伙伴關係。

由此觀之,「棄台論」雖有嚴重站不住腳的地方;但其中點出「如果獨派決定宣布獨立,或北京鷹派對兩岸統合等得不耐煩而武力犯台」的危險狀況,也值得我們嚴肅面對。

選舉進入倒數計時,民眾應該認識到手中握有的一票,將決定台灣是否繼續擁有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讓我們在保有既得的經濟利益之外,還足以應付可能的國際金融危機。因此,「安全」和「經濟」,理應成為決定大選投票取向的兩個關鍵因素。

(作者為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





【專家見解】






美國對兩岸政策的主流意見,應該是國務卿希拉蕊在夏威夷發表演講時所說:美



國採行「一個中國」政策,致力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美國把台灣視為重要的安全



及經濟夥伴,與台灣有堅實的關係;美國歡迎過去三年兩岸之間的關係進展,期



待兩岸關係繼續改善,讓雙方歧見能獲得和平解決。

如果否定「九二共識」,兩岸將無從協商,更乏任何機制來避免錯估或誤判。

由此觀之,「棄台論」雖有嚴重站不住腳的地方;但其中點出「如果獨派決定宣



布獨立,或北京鷹派對兩岸統合等得不耐煩而武力犯台」的危險狀況,也值得我



們嚴肅面對。


:蔡英文<和而不同,和而求同>不如馬英九的<一中各表,92共識>,<一中各表,92



共識>不如呂秀蓮的<一個中國,96共識>。


以上三者的中國政策,都必須有高為邦的<外勞政策鬆綁,本外勞基本工資脫



鉤,鮭魚返鄉政策>做堅實的基礎,「安全」和「經濟」才能實現。
黃金10年,10年政綱都看不出「安全」和「經濟」的願景,宋林配則尚未出菜。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rlin678&aid=584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