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26 00:09:02瀏覽2824|回應42|推薦215 | |
每一次擁抱,我腦海中就響起:「不要抱!不要抱!」的聲音。 2009年,妹妹鼻咽癌末期,每次去香港探望她,離別時刻,我走向她,她就先嚷著:「不要抱!不要抱!」我們都心知肚明,擁抱的結果。 可是怎能不抱?我已經緊緊抱住她,她立刻哭得嗚嗚咽咽,我則淚如雨下。 擁抱,有一種巨大的力量,就像牽引機觸動了兩顆心靈最深處的閘門,這門一開啟,所有鬱結的情緒都被釋放,傷悲、不捨、無助、疼惜、愛憐,總是被大量淚水沖出來。 那年,D在msn上告訴我,他的父親如何在他懷裡嚥下最後一口氣,我問他:「你哭了嗎?」他回答我說:「Almost....」。 Almost?我覺得男人真是不可思議,連哭的能力都沒有了? ● 耶誕節過後,2011年即將結束。我還有些未竟之事,拖欠林兮和飛天的一篇序文也還未動筆。可是我覺得應該先寫下這一篇,以感謝關心著我的朋友們。 我要感謝這段時日每天打電話、傳簡訊、留言、寫信或轉寄醫療資料給我的朋友們。這一切有聲或無聲的鼓勵安慰,都帶給我很特別的感動和力量。 我是這樣告訴朋友們:「因為我和媽緣份很深,所以能陪她到最後。請勿為我擔心。」 ● 這段日子,我重讀了羅蘭巴特的《哀悼日記》。 你一定不以為然,在這種時刻為什麼讀這種書?應該去讀一些會帶來快樂的書啊!就像要看一場喜劇電影一樣的意思。 不,你不懂我的心情。在母親重病時刻,我無法快樂起來,我只能盡量讓自己靜下來,或是讀著別人的傷痛,以壓過我的傷痛。 我在年初買這本《哀悼日記》時,當時母親還健康著。我讀著羅蘭巴特在母親死後第二天開始寫的哀悼札記,內心非常非常驚訝。我從沒看過一個男人像巴特這樣的眷戀思念母親,他剩餘的生命,都沈溺在哀悼逝去的母親。〈母親逝世後三年,65歲的巴特也過世了。〉 然後我也開始想像,如果我的母親有一天也走了,我會怎樣?其實,我從小就常有這種想像,每次我只想了一下,整個心就被巨大恐懼擭住,立刻逃開,我不敢想像一個沒有母親的世界。 我一再看到哀悼思念母親的巴特,哀傷、惶恐、糾葛、矛盾。他既渴望孤獨,又需要朋友,他既厭惡世俗,又離不開世俗。在《哀悼日記》中,他寫在小紙片上的札記,完全摘下面具,不再是思路清晰言詞犀利的批評家哲學家,他回到孩童,回到血肉,一句話,一張照片,一個畫面,一些景物,都能讓他淚水潰堤,哭得像個孩子。 巴特當初寫這些札記時,不是為了出版,他過世後三十年,這些札記才被出版。當時引發了很大的爭議,他的老友們譴責這是侵犯了巴特的私密記憶。然而我現在讀這本書,卻要感謝出版商,因為這不是巴特為讀者寫的,而是發自靈魂深處的悲歌。這哀悼之情,是如此純真,如此深刻,他的哀痛安慰了我的哀痛。 1977/11/10 巴特寫著: 「別人祝願你要有勇氣。 但需要勇氣的時期,是在她生病的時候。 我照顧她,看著她的痛苦,她的憂鬱,我得躲起來,不讓她看到我的眼淚。每一分鐘都要承擔一個決定,裝一個樣子,這,才叫勇氣。」 ● 雖然母親常說:「我已經活到90歲了,夠了!也該走了!我不怕,我不在乎。」說得瀟灑,其實我明白她內心的恐懼。我看見她枯朽的身體,我看見她日漸衰退的心智,我無能為力,病痛在她體內,只有她自己承受捱磨。我能做的就是常常擁抱她,珍惜守護陪伴她的每一刻。 ● 歲末年終,藉著Sissel的天籟歌聲,祝福我親愛的朋友們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如常的幸福。我也要給你們一個大大的擁抱!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