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楊梅輕旅行 ~ 茶山步道、通學古道、鴉片菸潭、埔心故事館 - 生活、印象,輕描淡寫 - udn部落格
生活、印象,輕描淡寫
作家:兩本書
文章分類
    Top
    【桃園】楊梅輕旅行 ~ 茶山步道、通學古道、鴉片菸潭、埔心故事館
    2024/05/08 10:09:09
    瀏覽:558
    迴響:0
    推薦:19
    引用0

    五一勞動節放假,天氣不穩定,考量到隨時會下雨,決定到附近的楊梅走走。楊梅有許多郊山步道,之前走過秀才登山步道、福人登山步道、楊梅保甲古道等步道,都是輕鬆好走的親子健行步道。這次要走的茶山步道,位於埔心車站附近的坡地保育示範茶園(瑞坪里)。該園區就在茶葉改良場旁邊山坡地,由茶改場管理,茶山步道全長約 1.3 公里,沿途有很多導覽解說牌,介紹各種水土保持相關知識,走到終點是圍欄,圍欄外有一大片茶園。

    茶山步道有兩條路線供選擇:之字型緩坡和陡峭階梯,我們選擇上山走陡峭階梯,下山走之字型緩坡(柏油步道)。茶改場管理得很用心,寓教於樂,沿途設有許多解說牌。例如各種植被方式,各種用於水土保持的植物。因此除了健行之外,還能從中學習知識,增廣見聞。

    走完茶山步道後,我們開車前往下一條步道:通學古道,此步道是清末年間的楊梅埔心地區,通往平鎮南勢地區的主要道路之一;到了日治時期,瑞埔國小創校後,這條步道便成為埔心和平鎮的上學道路,經八角塘後上坡至瑞埔國小上課,因此被稱為通學古道。

    古道沿著綠水溪而行,所以又稱為綠水溪生態步道,重新整修後,有清澈潭水、小橋、木棧道,還擺設了古早水車,復古休閒。

    接著來到了八角塘,水塘的面積很大,水質清澈,恬靜如湖泊,與周邊綠油油的稻田相映成趣。

    繼續往前走入鄉間小路,稻田阡陌縱橫,放眼望去美麗的田園風光,又是一幅療癒的風景畫,讓人忘卻煩憂。

    最後一站來到了鴉片菸潭,這並不是真正的水潭,而是大坑崁溪較為寬闊平緩的河段。其名稱源自一個悲劇故事:昔日當地望族的後代因吸食鴉片,最終病痛纏身、家道中落,最後投河自盡。這個地名也因此成了警惕後人遠離鴉片的警鐘。

     走完最後一站後,已經到了午餐時分,我們開車來到埔心車站一帶,先是在「眷村牛肉麵」品嚐牛肉麵,店家雖不起眼,但是火候到位、湯汁濃郁、肉嫩合度、香氣四溢;再到「天下奇冰」冰店消暑解渴。飯後,漫步來到「埔心故事館」。埔心故事館是棟木造日式建築,原為「楊梅茶業改良場宿舍」,日本人為了提升台灣茶葉技術,設立了茶業改良場。這棟房舍建於1907年,至今已有115年歷史,見證了台灣茶葉產業的發展歷程。2014年,茶改場退休場長爭取下,登錄為歷史建築,經市府修復整建後,委託社團法人台灣茶葉學會經營管理,成為埔心故事館。台灣茶葉學會致力於推廣台灣茶葉文化,經常在埔心故事館舉辦各種藝文講座、茶業和品評相關課程,讓民眾深入了解茶葉的知識。

    我們買票的時候,售票小姐好像不要太願意我們直接參觀,反而熱情邀請我們參加茶葉學會的品茗活動;忽指向裡面的房間,說是正在挑選茶葉,要把台灣茶推廣到俄羅斯。我們好奇之餘,欣然接受了邀請。

    一進到茶室,裡面茶友就說來喝壓軸茶:一斤一萬六的東方美人茶。然後拉椅子招呼坐下來。原來這是一場「茶葉武林大會」,幾位茶友昨天臨時呼朋引伴,今天各自帶茶葉來交換泡茶、品茶、評茶。這裡有茶農、茶師、也有同好,有鐵工、藥師,主泡師是台哥大工程師,他們平日經常沒事就來泡茶,假日則比較在家陪伴家人。

    原本以為喝完東方美人茶就結束,結果接著是瑞穗的蜜香紅茶、鹿野的佛手茶、紅烏龍、木柵的鐵觀音,還有林華泰茶行的茶,還有肉桂(茶種名稱),族繁不及備載。原本只是想喝壓軸茶,不知不覺也喝了快兩個小時,好茶不斷,喝到賺到。臨走前,他們說這裡賣的茶不貴,他們都在這裡買,在茶友們推薦下,我們購買了剛才首嚐的「紅烏龍」。售票小姐親切地告訴我們,這款茶是她親手焙火的,所以跟買書一樣,當然要找作者拍照。

    最後還是買票進入「埔心故事館」參觀,這裡擺飾了一些茶葉、茶具,還有改良場長的辦公桌。平時參觀人潮不太多,但是有些學校會定期來此辦學習活動,例如陽光小,傳承長輩們的種茶故事。

     

    「茶葉武林大會」無所不聊,聊的內容都生動有趣,讓我聽得津津有味。重點節錄如下:

    ◎日本人教台灣人種茶,早期楊梅埔心一帶是茶區,從埔心車站一路綿延過來都是茶園。日本人建立茶葉改良場,後來被國民政府接收。因為要安頓外省移民,把其中一大片土地蓋眷村、社會住宅。我們的車剛好就停車在社會住宅旁,而且吃了很好吃的眷村牛肉麵。

    ◎第三任場長陳右人是台大園藝系教授,退休後爭取了這座故事館,也成為這個台灣茶葉學會的基地,經常舉辦很多茶葉專業課程。今天有看到陳右人場長,大概是明天有茶葉考試,今天來看看,這裡經常有學會的人來泡茶聊天。

    ◎藥師是路過被吸引進入學會。今天她帶來一斤一萬六的東方美人茶來讓大家品嚐,她在1990年赴俄羅斯,2014年回台。赴俄羅斯其實是因為旅行社,主要去新西伯利亞。不過期間不斷推廣台灣茶,很多俄羅斯人聞到茶香就走進來,而俄羅斯和東歐年輕人現在正在瘋東方茶道,就像台灣年輕人以咖啡附庸風雅,很多跑去中國學製茶,也學氣功等。目前還跟歐洲人互相交流兩地茶葉。黑海一帶有茶區,即使現在烏俄戰爭,烏克蘭人仍然每天喝茶。

    ◎湖口茶農住在茶香步道附近山頭,靠近南園。茶香步道一帶的茶葉都是商業用茶,賣給飲料商。早期茶葉都是看天吃飯,茶樹如果照顧得好,可以活六十年,如果剪枝太超過,烈日一曬就完了。種茶不怕下雪,因為積雪還可以保護茶葉,最怕的是結霜。茶香步道的茶田,有些把茶樹砍掉,可能是換品種或是種不好。

    ◎製茶師的功力很重要,茶友一直在討論兩位製茶師的作品,分別是南投和峨眉的老師傅,名字忘記了。同樣的茶在不同時間以相同方法製茶,味道都會不同,很多都要憑感覺,所以很難傳承。

    ◎有些茶葉會進行烘焙,嚴格來說是焙火。烘的意義是烘乾,而焙的意義是焙火。

    ◎學到新詞彙:白茶。維基百科:白茶是指一種採摘後,不經過殺青或揉捻,只經過日曬或文火乾燥後所製成的茶葉。今天喝了兩款白茶,其中一個是肉桂。

    ◎澳門茶葉除了普洱外,還有一款茶葉值得品嚐:鴨屎香。

    ◎本日金句:茶葉最怕比較

     

    旅遊資訊:

    茶山步道登山口(坡地保育示範茶園)就位在佛恩寺旁,可以導航佛恩寺

    地址: 326桃園市楊梅區福羚路330

     

    通學古道又稱為綠水溪生態步道,可以導航綠水溪生態步道

    地址: 324桃園市平鎮區鎮庸路

     

    埔心故事館

    地址: 326桃園市楊梅區中興路136

    回應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