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死,都說是網路霸凌? - 王尚智的雙城心事 - udn部落格
王尚智的雙城心事
作家:王尚智
文章分類
    Top
    她的死,都說是網路霸凌?
    2015/04/23 21:15:27
    瀏覽:8719
    迴響:4
    推薦:29
    引用0
    一個年輕女生輕易的自殺了,誰的責任?
    她活在一個怎樣的世界?然後在她的世界裡結束生命。
    是深思熟慮?一時衝動?還是肆意而為、隨心所欲?
    歷來已經有無數年輕人,包括許多官員名人的兒女,因為感情、課業、因為工作,乃至同儕或者甚至任何隨時隨意的壓力,而輕易尋死。
    為什麼這些「蠢到不能再蠢」的自殺蠢事,始終還在繼續發生?
    而每次自殺事件一旦被媒體報導引發討論,這個社會的無數人們又要進入一回回的「集體偽善」。
    .
    同情著死者、悲憐著父母,留言「一路好走、RIP」。
    彷彿這樣,亡者就能輕易安息上天堂,所有人都能迅速遺忘繼續過日子。
    但明明台灣年輕族群的生存與追尋,出現的不只是現實層面的艱難;特別是家庭與社會的價值結構,都有明顯與巨大的破洞。
    這些都反覆從許多各自的年輕心靈裡,去輕易吞噬一個個生命的全部支撐。
    因此,倘若沒有真正的斥責、真正的思索,特別是父母家人朋友沒有努力弄懂那些「看似正常開心過生活」的年輕孩子們的現實和虛擬世界,那要如何能夠去真正的洞悉、真正的防禦?
    今後動輒又將是另一條命,以各種突然又奇怪的方式不見了!
    .
    所謂「網路霸凌」,其實也是一個「似是而非」的說法。
    這和身體與精神上,主客體一方致使另一方遭遇具體的「暴力對待」不同。
    網路再怎麼無所不在,每一個人始終可以去選擇「不看」「關機」,或者「無感」!
    而即使確實有人透過網路,達到「騷擾、誹謗」的地步,只要構成犯罪,每個人也都可以訴求法律層面尋求保護或處置。
    因為遭遇了「網路霸凌」,這和在學校遭遇同學霸凌其實完全不同層次,背後真正的關鍵,往往更多是當事人自己「網路成癮」所致!
    這和那些整日以繼夜打電玩,最後突然猝死的人有若干相同。
    一旦某一個人將網路虛擬的「自我人格」及「人際關係」,看待成天大地大的成就或毀滅,本質上是來自一種「自我耽溺」!從而若是最後造就而成一場自我滅絕。

    .
    沒有人能消滅網路霸凌,因為這一切來自如今的「網路社群」,就是一群以時間進行著「虛擬身份」的共同存在,在其中獲取滿足及傷痛。
    許多人每天迷戀著自己有多少「粉絲」,在意著每天發圖文有多少人「按讚」。
    每天的現實生活,彷彿只是為了「找可以PO文」的材料,縱使需要裸體露胸或無聊瞎掰,都在所不惜。
    事實上,所謂網路的「虛擬」本質,當然包括了「多變、失焦」。
    網路社群中的「人性善良」,雖說偶爾也因此有了些不同過往的點滴擴散,但最嚴重的還是各種「人性醜陋」!網路讓很多人內心的各種惡念,到處張狂流竄,並藉此獲得了某種巨大的爽快。
    網路上的那個「虛擬自己」,經歷著快樂或傷痛,慢慢的都回過頭來扭曲或侵蝕了原本的現實自己!
    這種無所覺察的「病態」,如今是集體性的。
    .
    如今的網路社群中,彷彿是清晨的「紐約巴士總站」附近,角落中充滿了各種身影徘徊、眼神不善的黑暗掠奪者,來回在身邊蹭步圍繞。
    每個人都想看看你「有什麼」、靠近一下、嗅一下、碰一下。
    倘若你是一名了然於心的傢伙,能夠無畏,甚至像是「華青幫」還有能力「回瞪兩眼」!這樣遇見網路上的惡人惡言,縱使遇見的是更多兇惡殘暴,也拿你沒輒。
    但假如你自己或你的兒女,根本就是內心脆弱且在意,為了尋找虛無的認同感,每日追逐著網友的掌聲稱讚,最終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取悅或裝飾「其它無數虛擬人們」的目光,那將是如何將自身置於巨大的晃動風險之中!
    .
    但這就是如今,台灣絕大多數年輕族群的一種「集體生命狀態」!
    在現實生活中無力且委靡,逐流在浮華虛幻的「虛擬群體」價值之中,無知且蒼白的任令自我意識,被虛擬世界裡牽動、擺佈。
    台灣年輕人幾乎所有言行,習慣追求著各種「破碎的歡愉」,集體流動著各種逸樂和消費,不在乎結構、不建立支撐。
    時間與空間的意義慢慢消失,直到隨便遇上了一些來自網路莫名其妙的流竄惡言!竟然也莫名其妙的為此「傷了心、生了病」!最終更是莫名其妙的為此「失了魂、奪了命」!
    .
    面對這種網路的「巨大吞噬」已經形成「慣性常態」的模式,我們如何可以不去用力斥責、不去努力警醒?
    這個時代再度發生全面戰爭的機會不高了,但年輕世代仍然會因為各種機會方式「falling like flies」!像蒼蠅一般墜落。
    年輕世代並沒有因為和平,而「真正安全」。網路正在像是抓蒼蠅般,無情捕捉著他們脆弱的生命。但絕大多數的父母,壓根都沒有察覺這一點!
    面對著每天從早到晚「活生生」甚至「漂漂亮亮」的兒女,渾然不知眼前的這位摯愛親人的面容之下,內心早已經被啃蝕到殘破不堪。
    然後最多只是以為兒女「心情不好」甚至「憂鬱症」,所以反倒以為「不驚擾、不打攪,多尊重」才是正確之道。
    殊不知,每當他們繼續多看一眼手機畫面、多盯一陣子電腦螢幕,那就是「分分秒秒的繼續著意識與靈魂的流失」!直到最終一個閃進的「尋死」念頭,並且就這麼輕易的如願得逞。
    那是無論再多家人朋友的「愛」與「善」,全部加起來再也擋不了、攔不住的最後一場自我吞噬!
    來自年輕人自己日以繼夜所「打造出的內心黑洞」,平日在其中反覆的自我薰陶滿足,最後在其中自我深陷於無盡的困頓。
    .
    一如此刻所見,那些網路上各種矯情且偽善的同情和可憐,同樣只是令人深感噁心。
    那些後來湧現的悲憫,同樣來自於網路社群中的一種集體吞噬,實際上正在「享用著另一個年輕生命悲劇」。
    許多人透過自己鍵盤輸入時,略有三秒鐘的傷感,義正辭嚴的彷彿捍衛,實際上表達的是「自己依然還活著的優越」。
    縱使是認識亡者的朋友,之所以流淚難過,大半也是為了擺脫自己內心的「罪惡感」。
    此起彼落的寫著「一路好走、RIP」的留言,然後因為必須要繼續過自己的人生,所以轉身就向手機上line的好友群族,發出週末去唱KTV的信息了!
    信息上寫著:「她一定不希望看到我們太難過,所以我們要大聲歡唱、喝醉大哭一場,為她送行」!
    .
    這就是如今年輕族群現實中與網路上的「友情」!噁不噁心?
    朋友當中和她訕笑了自殺、放大了她的憤怒悲傷,乃至提供她自殺的工具;如今有誰,認真去思考過,死去的朋友,「如今她的魂魄現在在哪裡」?
    對於那一個因為無知抉擇而不幸死亡的靈魂,朋友親人之間想過,「真正應該做些什麼」,才有助於她的痛苦解脫?
    亡者本身,成為徹底被更多淺薄同情所肢解,而再也無法透過集體反省而修補召喚的飄零者。
    有多少人真正衷心呼喚,嘗試向那些因為自殺所反覆困住的靈魂伸手搭救?
    .
    特別是那些寫著的噁心傢伙:「你受的苦,我都懂」,實際上懂個屁!
    那些網路上生前不洞悉陪伴、死後不思考反省的無聊感慨和廉價哀傷,只是一塊塊磚瓦,成為繼續困住那一名年輕亡靈的高牆而已。
    朋友生也好、死也好,同樣那一群台灣的年輕人都是一樣繼續找藉口高歌,找理由買醉,直到下一個悲劇再度反覆發生之前。
    至於哀傷的父母,只要依然不懂今後的網路世界中孩子們如何的耽溺與迷逐,失去摯愛的風險,只是完全不需要理由的一眨眼之間。
    回應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4) :
    4樓. 陸比歐(沈兩津)
    2016/02/08 10:04
    2015年 農曆年 前 最後的封關日,所謂的“祖國”股市 是下跌的啊 ~ 快 服從天意 和 Holland合作!

    我覺得 在網路上 真的要少些霸凌,多些像
    這幾天 新聞 下方的 正面鼓勵。

    引用《蘋果日報》
    令人振奮!受困52小時 生還者曹瑋瓴救出

    教育部字典:瓴 音讀 ㄌ|ㄥˊ
    .

    受困剛好 52 小時,背號 52號 的 寶島黎明
    破土而出!

    引用 >> 百靈來朝 雙羽四足

    先有 德國 百靈牌刀 [姚立明] 出陣,後來
    雙羽 [空軍上將 Holland 陸比歐]。
    (註:雙羽 四足 ,代表 此人 有空、有陸)

    而 【日月麗天 ... 四夷重譯】正是 指 蔡
    英文。所以 國民黨 也不用自我安慰,以為
    派 其它人 就會贏。天意 指示:贏的 一定
    是 蔡英文。

    2014年世足賽 -- 巴西 先是敗給了 德國 姚神
    ,接著 又在 季軍戰 被 荷蘭隊 痛宰。

    我過年晚上 都乖乖 在家睡覺 啊。其實我幾乎
    沒有 守歲 的習慣,很早就呈 大字型 ~呼呼大
    睡了也!

     


    We are at war and we will win it.
    3樓. 陸比歐(沈兩津)
    2015/05/03 09:21
    讓我想起 胡忠信 先生 常說的:「要追求 價值、信仰」

    辜仲諒 回應阿基師事件 斥媒體:你們好壞!
    .

    新聞:
    中信集團入主興國更名「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教育部昨同意興國8月起改為「中信金融管
    理學院」,成為國內 金控透過捐贈方式與大
    學合作經營首例。】

    引用:《聯合報》4月15日 經典社論
    〈聯合/國民黨總統人選的上中下三策〉

    提名程序應該「由下而上」,朱立倫也
    ,王金平也罷,甚至吳敦義、洪秀柱或
    李鴻源,只要是可戰之才,黨內就應採全
    民調或混合式民調...」

    《聯合報》這個論點很好。

    換言之,像 楊志良 這樣的可戰之才,至
    少要 讓他 參加第一階段民調。

    等到 第二階段 黨員 投票時,再要求 參選
    人 繳交 連署書。至於 第一階段 民調,應
    該 將 有意願 的人 都納入 才是。

    大福彩 應 找 楊志良 來代言,增加能見度。


    We are at war and we will win it.
    2樓. 摸 象 或 (不?) 著 木目
    2015/04/24 21:07
    My two cents worth ? !

    花開 花謝 自然法則,

    晚開 早謝 法無定法,

    輪迴 可再投胎 ? !

    戲夢人生。 請別太認真 ?

    生命只要閃爍, 片刻即是永恆. 

    人生 嘛 ~ http://classic-blog.udn.com/mbr8879576/article?f_ART_CATE=446418

    見仁見智 ? !


    懇請不吝賜教?
    1樓. 303101
    2015/04/24 10:06
    楊留言說了什麼

    霸凌不是因為她死了

    而是霸凌這種行為

    楊留言說了什麼

    不能因為"沒有人能消滅網路霸凌"而無所作為

    不能僅僅"選擇「不看」「關機」,或者「無感」!"便裝作霸凌從未發生

    如今楊已關機無感了

    你我心裡難受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