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捕手》(The Catcher in the Rye)
作者:傑洛姆·大衛·沙林傑
《麥田捕手》以主人公胡登·考菲爾德(或譯霍爾、荷頓)以第一人稱口吻講述自己被學校開除後在紐約城遊蕩將近兩晝夜,企圖逃出虛偽的成人世界、去尋求純潔與真理的經歷與感受過程。
該書於1951年出版之後,立刻引起巨大迴響,受到讀者——特別是青年人的熱烈的歡迎,被翻譯為多國語言版,年銷量25萬冊,全球總銷量逾6千5百萬冊。獲得的榮譽不計其數:
《當代文庫》評選百大最佳小說(100 Best Novels)
《時代雜誌》評選百大不朽小說(The All-TIME 100 Greatest Novels)
紐約公共圖書館評選世紀之書(Books of the Century)
一本好書,跨越時空,不管什麼年齡段重讀,都能帶來全新感悟。
我想,還好我國中時沒有看完這本書,不然很可能會受書中主人翁胡登‧柯爾斯都的影響,那麼想逃避一切、那麼憤世嫉俗,我都已經夠憤世嫉俗了!然而,胡登的內在世界,也許不過是世界上千千萬萬個你我他的小縮影,從作者沙林傑對這個中學生內心世界活靈活現的描述,都可以反射出每個人年少時期、甚至是成年後的負面想法,精準到令人驚歎!
每個人對自我的概念不同,但相信大部分的人很難逃脫自我中心的想法。我們習慣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身邊的人事物,並為自己提供一套合理的解釋。我們自以為客觀的看待他人的優點與缺點,決定自己的好惡,卻不知道這種主觀有時候就是妨礙自己與他人推心置腹的藩籬。我們可以選擇總是說自己的話,但是別人卻沒有一定要應該接受的義務,不管面對你喜歡或不喜歡的人,都一樣。
近來頗流行一句話:「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倒是非常可以用本書來解釋,一個人的人格養成,往往決定於年齡很小的時候。
要放大事情的黑暗面與任何其他人的缺點是相當輕而易舉的,根本這世界上的偽善事件和偽君子多如牛毛,說不得,自己都可能是其中一員。真小人與偽君子,哪個更可惡?各人心中一把尺。我們可以選擇看什麼都不順眼,然後試圖照自己的規則來過自己想要的人生。然而,「人生就像一場球賽,而你就必須依照球賽的規則去比賽。」當自我的規則和人生的規則相牴觸的時候,該如何取得平衡點,就是種考驗。
胡登的主觀阻絕了他當一個「正常孩子」的機會,使他往逃避一途慢慢靠近。就我來看胡登,絕對不是個壞孩子,至少他極富於自我反省的精神,他看得到自己的缺點,其實知道自己在幹些什麼,老師、朋友們說的話他也都聽得懂,只可惜他拒絕妥協與溝通。他的例子是為人父母師長者很好的借鏡,如此聰明卻難以突破心防,就有如在麥田裡玩耍卻逐步逼近懸崖的孩子,要怎麼像捕手般將他拉回來,沙林傑提供了很開放的思考方向。
很喜歡書中胡登每每遇見什麼人、事、物,就會在腦子裡大抓狂,恨不得如何如何做,可是最後終歸於自己的懦弱而只敢想想而已的種種描寫,大部分的人不都是這樣嗎?或許懦弱是可恨的,然而懦弱也給了我們凡事退一步多想想的機會,避免掉一時衝動下衝撞出的遺憾,沒什麼不好的。就像書中有段話很好:「不成熟的人的特徵是他會為一個動機慷慨的去死,而成熟的人的特徵是他要為一個動機卑微地活下去。」很無奈,卻無疑是血淋淋的事實。
誰不曾年少輕狂過?輕狂的程度不一罷了。胡登這一段逃家的小小歷程,足以反映出許多人的年少心態,當成長後再回首,或許十分可笑,但也不失為美好的人生回憶。這本書裡寫的,也許還會是某些人的回憶,誰知道?那不知道是誰的故事了。
PS:那個,同學,作業要自己寫,不要問我可不可以借你當老師出的讀書心得報告,我的答案是,咿——不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