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蘭南路-淡碇四分外三重奏-之一 - 艾新玨羅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艾新玨羅的部落格
作家:艾新玨羅
文章分類
    Top
    淡蘭南路-淡碇四分外三重奏-之一
    2024/05/24 20:09:25
    瀏覽:66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20240509周四,再度參與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踩線團,

    這天走的是「淡蘭南路-淡碇四分外三重奏」。

     

    走進山林間,避暑、避人、避事,與自己靜靜地相處,

    美好開心的一天。

    淡蘭古道是一條承載了百年歲月記憶的道路,往來著淡水廳

    與噶瑪蘭廳間。淡蘭山徑系統何其豐富、複雜,其中糾結、

    蘊藏著先民數百年來的生活史、產業史與開發史。它是古道

    網絡的名詞,主要分為北路、中路與南路共三條。隨著淡蘭

    南路整修益加完整,愈來愈多的美景呈現在大眾的眼前。

    南路又稱為「茶路」,運載著重要經濟作物-茶與民生物資。

    這天走訪位於石碇區境內的淡蘭古道,串接了三條不同景緻的

    古道,感受先人運送物資時的沿途風景與石碇的人文風情。

     

    車停淡蘭外按段,入口是一座嶄新、吸睛的大紅色「淡蘭吊橋」,

    去年因為颱風毀損而整修了半年多,今年五月甫重新開通。

     

    淡蘭古道石碇段,接起楓子林與石碇這兩個南路上重要聚落的

    角色。

    導覽老師吳雲天說,「外按古道」(2.3km)最為人所知

    好走,腳程快的人四十分鐘就走得完,一般人一小時至一個半

    小時可走完。

     延著石碇溪走在古道上,潺潺水聲中欣賞山水美景,偶有陣陣

    涼風,是適合健行的天氣。

     

    從景美捷運站、或木柵捷運站,都可以搭公車666

    直接抵達石碇,交通很方便。

    第二段-----走進石碇巷弄裡,會遇到石碇國小,過去石碇在

    挖煤礦時所居住的人群甚多,從寬闊校園就可看得出以前

    盛況,可目前總學生數不到100人。

     

    從石碇國小下面開始,一路都是烏塗窟步道(2.3km)

    上圖是季節限定、四五月才得見、花朵小小卻帶清香的酸藤花,

    它是爬藤類,偶爾整個山頭都覆蓋著粉紅絨布,就是此花了。

    整條“烏塗溪步道”沿著烏塗溪而建。河水清澈有好多魚兒,

    有很大隻、也有極多小條的魚,偌大石塊矗立於溪流中,

    景色奇特。

     

    進入步道前會經過烏塗溪上一座小橋,橋旁一側是刻意保留

    下來昔日運煤橋的遺跡-一位礦工推著運煤台車的塑像,

    是後來加上的,讓人憶起此地過去煤礦興盛的榮耀時代。

     

    再向前走,高大牆上可以看到石碇區著名藝術家楊敏郎先生

    「龍蟠巨石護河川」的巨幅作品,栩栩如生的飛龍靈巧地

    穿越石壁,一旁並題有「龍穿雲霄麟光閃閃.石碇山城聞

    蛟聲.門跨蒼穹流水潺潺.烏塗溪畔指鯉影」的詩句,

    為此地增添些許文藝氣息。

    然后,橋下的整條步道都可見斑蝶飛舞,陽光照射下,

    寶藍色的翅膀拍呀拍,真美,數量多到有點嚇人,

    吳雲天老師說這就是「蝶道」。

     

    喜歡吳老師的說法,他說「淡蘭古道最迷人之處就是,

    就是一路上都有潺潺流水聲陪伴著」。

    這條也是好走輕鬆的步道,完全不累。

    第三段---從烏塗溪步道到四份子古道有遊覽車接駁,

    讓我們少走了一點多公里。

     

    「四份子古道」(2.4km)是過去新北市四份子通往

    月扇湖的山路,古道入口位於蛇舌子 10 號的民宅旁。

     

    古道一路上,可探尋多處的歷史遺跡,像進入古道

    不遠處的古井潭,潭水的形成是因岩壁上二條百尺高

    的飛瀑直瀉而下,注入面積約像水井般大小的潭內,

    故而得名古井潭。潭邊是早年挑伕們中途休息飲水、

    談天說地閒聊的地方,古井潭的水更溢出形成了小溪,

    1922年於溪上建造「烏塗窟長壽橋」,是一座百年

    古石橋,橋邊立有記念石碑。

    四份子古道的山徑石階雖然佈滿了雜草樹葉,

    更顯古樸味道。

     

    古井潭旁有一棟石砌大宅,是茶農大戶的家,

    以人字形和工字形的工法,手工鑿石打石,在當時

    算是豪宅(現在更是好宅!看起來就覺得是涼快

    的房子)。

     #今天走了18000多步消耗熱量400多大卡還好而已

    回應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