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燈籠草(或草莓番茄),英文名稱為Chinese lantern或Strawberry tomato,主要做為觀賞之用,學名為Physalis alkekengi L.依楊恭毅編著之「楊氏園藝植物大名典」則稱為“阿克酸漿”,主要取種名的前兩者音譯而來。其果實為紅色,而宿存萼如燈籠般包裹果實,且色彩鮮麗為紅色或橙黃色,因此做觀賞之用,但其果實也可食用,因此被收錄為蔬菜。本種主要原產歐洲南部,但日本、韓國及中國也原產一種,學名為Physalis alkekengi L. var. francheti Makino forma bunyardii Makino為本種之變種,在中國的本草綱目卷16上,便記載此變種的藥效,依日本講談社出版之園藝大百科事典之記載,燈籠草具有抗菌、催產、強心、利尿、解熱及鎮咳作用,每年7月10日燈籠草盆栽更是應節之節慶盆栽。
二、粘果酸漿或稱之為墨西哥酸漿,英名稱之為Husk tomato或Tomatillo,學名為Physalis ixocarpa,其果實為酸漿類中最大者,且果實表面具有粒液。粘果酸漿原產墨西哥,食用上以未成熟果為主,因此時果實較酸且較具風味,墨西哥的Morelos州便栽培了13,000公頃,主要做為漿汁,稱之為Salsa verde,此外也可混合青辣椒,做成沙拉漿汁。
|
檢視圖片
|
三、小果酸漿或稱之秘魯酸漿(Physalis peruviana):原生於安第斯山,印加帝國時期便被利用做為水果,目前進行商業生產的國家不多。在夏威夷常稱之“Poha”,在熱帶地區的山區海拔500至1,200公尺之間生育良好,若低於海拔500公尺,海拔愈低,果實愈小。台灣也引進栽培,但結果量不高。目前主要栽培地區為澳洲、紐西蘭及南非,紐澳地區並未進行品種改良的工作。但已建立其栽培系統,南非及肯亞山區為主要產地區,肯亞常將秘魯酸漿混合桑椹、番石榴及桃子製成風味獨特的果漿。英文上常稱秘魯酸漿為“Golden berry”(黃金莓),主要其果色金黃,且富含維他命C,而其宿存萼較為革質,將其反轉後與金黃色小果實形成有趣的糕點漿飾,常被利用於高級餐廳。
四、食用酸漿(Physalis pruinosa L.);英文上稱之為矮酸漿(Dwaft cape Gooseberry),與秘魯酸漿類似,但為一年生草本,花小而花色為白色。
五、毛酸漿(Physalis pubescens):英文俗名為地櫻桃(Ground cherry),台灣也引入栽培利用,目前形成野生狀態,果實只有10~15公厘寬,可周年開花結果,與苦蘵(Physalis angulata)的主要差異為宿存萼為5稜,而苦蘵宿存萼為10稜,此外,苦蘵的莖光滑無毛,而毛酸漿顧名思義當然具有明顯的細毛。
除了上述的5類酸漿作物被園藝利用外,其實尚有一種酸漿被忽略了,便是我們常可在鄉間甚至南美的熱帶雨林中發現的苦蘵。最近幾年,苦蘵在世界各國的藥用研究相當多,如國立台灣大學藥學研究所便研究苦蘵成分抗腫瘤活性,發現對5種人類腫瘤細胞株如肝癌、鼻咽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及肺癌均有細胞毒性的反應。苦蘵在台灣山區與民間草葯上,常被利用為青草茶,全草具有清熱、利尿及祛風、止痛、鎮咳、行血、調經及解毒之效。在美國農部的民俗植物資料庫內,酸漿屬共有11種具有醫葯用途,其中苦蘵之療效算是最廣泛的。根據神巫製藥公司統計,世界共有15國家與地區使用苦蘵(表一),而其對人體免疫功能的加強已被證實,但有許多民俗療法的藥用效果在臨床上並未獲得支持。1996年瑞士熱帶研究所(Swiss Tropical Institute)與坦尚尼亞的研究者在民俗葯學期刊(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證實苦蘵的萃出物對引發嗜眠性腦炎之布魯氏錐蟲具殺錐蟲效果。這種寄生蟲是透過非洲一種叫做采采蠅的病媒所傳佈,這種疾病會導致發燒、冷顫和頭痛等症狀,接著便會出現虛弱和異常的嗜睡,有時甚至會造成死亡。苦蘵抗菌效果也極為有效,如巴西一個研究團隊便在2000年的植物醫藥期刊(Phytomedicine)發表苦蘵的萃出物對愛滋病人常感染之肺結核菌有顯著的抗病性,因此,昔日認為不重要的雜草,或許可成為救人的靈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