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素養(世界日報家園版) - 金大俠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金大俠的部落格
作家:金大俠
文章分類
    Top
    數位素養(世界日報家園版)
    2024/11/14 11:07:45
    瀏覽:209
    迴響:0
    推薦:14
    引用0

    數位素養(世界日報家園版)

    慶松

    這學期我在維吉尼亞州的某一所大學兼職教了兩門課,其中一門是「當代社會的數位素養」(Digital Literacy in Contemporary Society)。一門科技進步下即新穎又極其必要的課,我也是邊教邊學、教學相長。

     

    這是一門虛實共呈(hybrid)的課,7080%是網上上課,閲讀指定的章節、筆談討論、交作業皆在網上舉行;2030%是到學校教室內面對面上課,虛擬網路的方便性,實體交流的必要性,兼具了。

     

    多數學生是年輕的國際留學生,生活、學習又打工,著實不易;也有不少是美國的退伍軍人,工作之餘來學校修些課,進修技能。多數時間是在網上交流,只見其名及其發言討論,學校上課時,終於可以將名字及其以往的言論逐步與面前的人做個連結。疫情、科技對人、對教育的影響,至關重大。

     

    「數位素養」的主要目標是更加批判性地思考自己是如何使用媒體?了解其他人如何使用數位媒體?

    探索最近的相關話題,未來會是怎樣?

     

    有一週我出了一道作業:「請連續五天紀錄您的數位煤體使用情況:『數位媒體日誌』。日誌要包括使用的數位媒體、開始和結束時間以及持續時間。在最後一天,放棄或減少使用某些數位媒體。記錄結束時,寫下您的反思。」

     

    二十位學生的回答應有盡有,反思反響極佳,對我也是自省反思。

     

    有同學寫到,藉由數位媒體日誌,我注意到我在沒有要事時,會不自覺地流轉於各式的數位媒體間。 最後一天強迫自己遠離數位媒體,既具挑戰、又有啟發。 這促使我必須尋找其他活動,例如,閱讀實體書、或花更多時間在戶外。 這次經驗凸顯了我對數位媒體的依賴性和上癮程度。 以後我得更好地平衡我的數位和現實世界的互動。

     

    也有同學提到,社群媒體曾經把我拖入低谷,所以主動退出了十多個社交媒體,目前只剩下必須的Instagram Snapchat。數位媒體、社交網站真是有一股魔力,人性「害怕錯過」(Fear of missing outFOMO )是如此真實。透過減少我的媒體數目與上線時間,我能更專注於我房子的工作,完成我沒有時間完成的專案。

     

    另一位提到,最後一天我刻意將我的手機放在保險櫃內一整天,起初的三、四小時,我的感覺就像我在努力戒煙的時候,一模一樣。

     

    一位近四十歲的退伍軍人說到,我並沒有任何數位媒體,只使用電腦、手機,就是為了工作。我反對任何數位媒體,人類社會就該回去公司上班、到學校上課、在咖啡間與同事喝咖啡、聊八卦,那往日的美好時光(Good old days)似乎難再。

     

    西方有一句古諺:「只工作不玩耍讓傑克變成一個遲鈍的男孩。」(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在數位科技主導的社會中,只有虛擬而沒有實體(all virtual and no physical),會讓人變得遲鈍、無趣,甚至失去生活的重心和平衡。通過這門課程,我和我的學生們都深刻體會到,平衡數位和現實世界的互動是多麼重要。希望未來我們能夠在科技進步的同時,不忘真實世界中的交流與體驗。

     

    11/7/2024刊載在世界日報家園版)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52/8344344?from=wj_catelistnews

     

     

     

     

    【作業內容】:

    Keep track of your technology use for five consecutive days - a digital media log. Log should include digital media used, beginning and ending time, and time duration.

    Give up some forms of media technology for the last day.

    Write done any reflections at the end of the five days of log-keeping.

     

    【以下是一些學生的回答】:

    =====

    每天網路上海量的訊息

    穿夾著

    真真假假的刻意

    虛虛實實的攻防

    習慣性地略過

    自覺性不理會

    實乃最佳的數位策略呀👍🤗👏

    ⋯⋯

    在數位世界的懷抱中,我發現自己在螢幕的光芒和連結的嗡嗡聲的引導下穿越了熟悉的和未探索過的風景。 然而,當我反思我的旅程時,我意識到我的數位習慣對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微妙的影響。 在最後一天放棄社群媒體揭示了我對數位連結的依賴程度,但也提供了清晰和專注的時刻。

    ⋯⋯

     

    在這五天裡,我注意到一種反映在工作相關和休閒任務上的數位消費模式。 例如,我廣泛使用訊息應用程式進行工作溝通,每天在此類平台上花費約 2 4 小時。 除了每天分配的時間外,在休息時間瀏覽 InstagramLinkedIn Twitter 等社交媒體平台,還沉迷於 YouTube Amazon prime 等串流服務,平均每天 1 - 2 小時用於娛樂目的。 總體而言,數位媒體日誌為我的技術習慣提供了寶貴的見解,同時考慮了可能優化我的時間並優先考慮有意義的活動的領域。

     

    在數位媒體的最後一天,我有意識地計劃放棄串流媒體服務中的社交媒體平台,透過不參與這些形式的媒體技術,我的目標是減少破壞,從而節省寶貴的時間來提高生產力並專注於充實的活動。 這種有意地脫離社群媒體平台使我能夠培養一種與當前運動和正念活動重新聯繫的感覺,優先考慮那些滋養我的健康和個人成長的活動。

     

    3. 在五天的日誌記錄結束時寫下任何反思。

    經過五天的數位媒體使用記錄,我對我的科技習慣對日常生活活動的影響有了寶貴的見解,並反思了我認識到數位媒體為娛樂目的提供有價值的工具的經驗,其次是通訊平台上的信息和可訪問性最終導致分心和不知所措的感覺(Parry, et al., 2021)。 除了這項技術之外,我還注意到,我對真實結構的看法表明了一種拖延的方式,它提高了人們對數位媒體在生活中的作用的認識,並反映了設定界限的重要性,以維持平衡、健康的生活和履行與科技的關係。

    ⋯⋯

     

    在這五天裡,我發現工作、娛樂和交流完全依賴虛擬媒體,尤其是在我的電腦和手機上。 顯然,這些技術在我的現實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對我來說意義重大。 我決定在最後一天減少使用手機和電腦,並減少看電視的時間。 我能夠擺脫一些虛擬媒體體驗並恢復離線愛好,例如閱讀、散步和家庭時光。 它提醒人們定期拔掉顯示器對身心健康的好處,以及適度和平衡地使用科技的必要性。

     

    ⋯⋯

     

    在這五天裡,我注意到人們一直依賴數位媒體進行工作、娛樂和交流。 很明顯,我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使用各種設備上。 然而,在最後一天,當我放棄某些形式的媒體技術時,我發現自己感覺更加臨在和專注。 我可以將時間分配給其他活動,例如閱讀、運動以及與親人共度美好時光。 該實驗強調了謹慎使用技術的重要性以及偶爾斷開連接對增強整體健康的好處。



     

    回應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杏壇教學
    上一則: 越來越年輕了
    下一則: 九班開學日小記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